湖南邵阳市中心医院 CT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颈部CT动脉造影高质量成像运用全程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颈部CT动脉造影检查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程优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CT造影检测结果成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颈部CT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全程优化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图像质量。
【关键词】颈动脉;CT动脉造影;全程优化护理
临床上在诊断颈部血管病变时,颈部CT动脉造影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诊断准确以及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并且其图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密切相关[1]。但是有研究发现,在颈部CT动脉造影检查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降低图像质量。因此,本文研究了全程优化护理运用在颈部CT动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颈部CT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年龄36-79岁,平均(53.1±13.4)岁,其中20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观察组中女性16例、男性19例,年龄37-80岁,平均(53.2±13.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给患者介绍检查流程和设备,帮助患者熟悉检查环境,做好检查准备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全程优化护理:①检查前护理:由专门护士耐心给患者讲解CT检查的工作流程和环境,尤其是CTA检查时的注意事项,通过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对患者担心的问题进行了解,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使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消除。同时,重点给患者介绍CTA检查的操作过程、意义、目的等,并且告知患者注射对比剂时的发热现象和机架旋转噪音均为正常情况,使患者了解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的忧虑减轻,保持良好的心态;②检查时护理: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于身体两边放置双臂,对头颈部进行固定,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轻声与患者进行交谈,安抚和鼓励患者,使其注意力分散,使恐惧、紧张心理减轻。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连接高压注射液,对注射部位进行观察,查看有无回血,运用生理盐水20ml对患者进行快速推注,控制好速度,一般为4.5ml/s,并且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观察,避免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要通过摄像头对注射部位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停止对比剂注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一旦发现荨麻疹、瘙痒、面色潮红等症状,应该运用20mg地塞米松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对于过敏反应严重的情况,及时抢救,并通知麻醉科和急诊科;③检查后护理:结束检查后,对患者进行30min观察,避免出现迟发过敏反应,叮嘱患者多饮水、适当休息,避免对比剂在肾小管内结晶,减少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悸、恶心、呕吐等,并且运用双盲法评估CTA图像:①颈部动脉远侧段:Ⅰ级:具有清晰锐利的轮廓,且与周围组织对比好;Ⅱ级:与周围组织对比尚可,且图像显示清晰;Ⅲ级:与周围对比欠佳,且显示差;②颈部动脉起始段:Ⅰ级:血管具有清晰的轮廓,且远侧段显影略淡或同样强化;Ⅱ级:血管轮廓稍微模糊,且远侧段显影淡;Ⅲ级:起始段显影淡,且硬束伪影使血管边缘节段变窄、呈锯齿状;③注射侧头臂静脉:Ⅰ级:略有强化或无强化;Ⅱ级:出现强化,但是没有合并硬束伪影;Ⅲ级:强化明显,且合并硬束伪影,对动脉起始段显示造成影响[2]。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恶心、1例呕吐,发生率为5.71%,而对照组3例心悸、4例恶心、3例呕吐,发生率为28.57%,组间对比有差异。
2.2两组CT造影检测结果成像对比
观察组的CT造影检测结果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有研究发现,有诸多因素会对CTA图像质量造成影响,其中开始扫描时间、速率的合理匹配以及对比剂剂量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并且护理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全程优化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运用心理学技能和理论,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一切消极影响进行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维持较好的身心状态,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3]。同时,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注射后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对对比剂注射速度和浓度进行调整,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得到缓解,能够使伪影的发生率降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清晰度[4]。由此可见,在颈部血管病变患者的CT动脉造影检查中,运用全程优化护理,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使图像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英华,朱玉洁,张丽花,丁国良. 全程优化护理对颈部CT动脉造影高质量成像的影响及其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06(22):34-36.
[2]陈秀玲. 全程优化护理对颈部CT动脉造影高质量成像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5,17(11):171-172.
[3]蔡奕华,何文娟,刘群芳,李海凤,张婉儿. 全程优化护理对颈部CTA高质量成像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4,09(20):136-137.
[4]孙卫红.王涛.对比剂的不同注射途径对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的影响初探[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54.
论文作者:刘颖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患者论文; 造影论文; 颈部论文; 动脉论文; 全程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