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丽

(三台县中太镇中心小学校,62110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进入了教育界,凭借其特有的形象性与感染力,通过图文、动画、色彩及音响等绝对优势,在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1、用音乐激趣导入。

《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重要的是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我的做法是师生问好之后,片刻,即放《月光曲》乐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深沉地语气说;“一百年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巧妙地点拨,既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行导入。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先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光盘片段,再配上歌颂兴安岭的音乐,使学生仿佛来到了那美丽的小兴安岭,然后自然点题,引出《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

1、选点运用、有效突破重难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使学生通过电脑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学生对作者沿途看到的景象只能凭空想象,似懂非懂,教师经过选辑录像,再制成vcd。学生观赏到了南方的山景,就有了感性认识,因而容易入境,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之后,再让学生观看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配以溪流的声音,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到了溪水状态的变化,听到溪声调子的变化,犹如身临其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看VCD,听VCD声响,读课文,说自己的意见,乐在其中。

2、长文短讲。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由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学生没法体验到,那么对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心情更无法体验到,在讲该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长文短讲的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发展顺序,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充分发挥电教的优势,提前用录像带录下当时大典的盛况,然后制成VCD,在讲大典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当时的原始资料片,毛主席那浓重的乡音和大典的热烈气氛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开国大典的兴奋之中,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三、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总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朗读欣赏、读写结合。

在学《桂林山水》一文,总结时可放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再加上音乐伴奏,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感到如痴如醉,并发出由衷地称赞,教师趁势说:“让我们把这美景深深的印在心里吧!”然后屏显“仿照2、3节的写法,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一短文《我的中心花园真美》”。

2、媒体拓宽、启发创造。

如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讲读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了解超声波的广泛运用,通过录像演示给学生看,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病,潜水艇利用超声波在海底安全行驶,还有更多的运用需要同学们去发现创造,这就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总之,多媒体引入到基础教育势在必行,它必将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新的内涵,只有合理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