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2017年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引起发热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手术后发热病例明显减少。结论:根据患者的发热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发热情况,控制患者的体温,提升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胃癌;术后发热;相关因素;护理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方法,而术后发热是常见的并发症。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手术后患者由于炎性渗出物及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常可引起正常的吸收热[1]。但患者出现异常发热时则主要与自身体质、术后呼吸道感染、脾窝积液或腹腔感染、左侧胸腔积液或胸腔感染、急性胰腺炎、吻合口漏、导管留置等有关。因此,术后患者的体温观察非常重要。本文对2015年-2017年收治的86例胃癌术后发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胃癌术后发热86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28-76岁,平均57.5岁。有基础疾病者48例,无基础疾病者38例。符合正常手术热标准26例,另60例患者排除术后吸收热,由各种并发症引起。
1.2 方法
通过对86例胃癌术后发热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做好日常健康教育指导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护理干预。
2 结果
26例正常吸收热患者,术后1-3d体温均为37.3 ℃~39.0℃,3-4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术后恢复顺利,无异常发热。60例异常发热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3.1相关因素分析
3.1.1 吸收热是由于外科手术破坏,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局部渗液、渗血吸收后出现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5~1℃,一般不超过38.5℃。常发生在术后1~3天。
3.1.2 自身体质因素:患者体弱、高龄、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等,使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发热的几率增加。
3.1.3 肺部感染:多见于老年人,占0.6%,常发生在术后1-3天,患者咳嗽、气促、体温升高、心动过速、呼吸音减弱或听到支管呼吸音,中性粒细胞增多,胸部X线平片可见肺实变区。多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差、麻醉、受凉、胃管留置、长时间吸烟以及胃手术后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有关。
3.1.4术后留置多种导管:术后大部分患者留置有胃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中心静脉管等多种管道,是细菌、真菌入侵的主要途径。
3.1.5切口感染:手术后3-5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热、痛,缝线处可有脓性渗出液,血细胞分析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3.1.6 吻合口瘘:多发生于术后3-7天,因患者营养状态及吻合口血运差而导致。
3.1.7 脾窝积液或腹腔感染:多发生在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者,术中胰腺周围几乎完全剥离后胰液漏出或淋巴液渗出。而腹腔感染则与上述原因形成局限性胰腺炎并继发腹腔感染及腹腔冲洗遗留积液继发感染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8 胸腔积液或胸腔感染:与术后切口疼痛限制腹肌的运动,术后膈下局部压力及全腹内压升高有关[2]。同时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少、营养状态差而导致反应性胸腔积液,患者发热并多伴有胸闷、胸痛、咳嗽。
3.1.9 急性胰腺炎:胃癌根治术时胰包膜剥离致胰液漏出,术后1-3天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大大高于正常值引起胰腺炎。
3.2 护理干预措施
3.2 .1 一般护理:吸收热的患者会持续出现低热,体温在38.5度左右,大约三四天就会好转。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不需要接受药物降温,可用物理降温法帮助患者降温,用温热适度、湿度适宜的毛巾擦拭患者的腋窝、肘窝、腹骨窝等位置[3]。若是感染性发热则需要寻找原因,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并严格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保证患者意识清楚。
3.2 .2 针对患者的自身体质因素:(1)对年老体弱、高龄、营养不良、肥胖的患者,在入院时就给予营养测评,通过制定合理的营养餐来改善患者术前的体质情况。(2)贫血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术前输血治疗,中度贫血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治疗后复查。(3)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时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遵医嘱应用胰岛素治疗,把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以上因素消除后才安排择期手术。
3.2 .3 肺部感染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肺部功能锻炼。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要切实做好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并尽早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加强口腔护理及胃肠减压管的护理。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进食后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予抗生素治疗。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2 .4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1)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每2h挤压一次。及时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无菌操作。(2)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引流袋位置要保持低于引流管部位,防止逆行感染。(3)患者变换体位时勿压迫、扭曲或折叠引流管,并防止牵拉引流管而脱出。(4)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以判断患者病情发展趋势。(5)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6)根据病情尽早拔管。
3.2 .5 切口感染护理:患者术前30分钟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术后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并保持清洁干燥。如切口处敷料有渗血渗液,立即报告医生予换药等处理。
3.2 .6 吻合口瘘护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腹腔引流情况,术后数日腹腔引流量仍不减、伴有黄绿色胆汁或呈脓性、带臭味,伴腹痛,体温再次上升,应警惕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须及时告知医师协助处理。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对瘘出量多且估计短期内瘘难于愈合的病人,遵医嘱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或肠内、外营养支持及相关护理以促进愈合,并遵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
3.2 .7 脾窝积液或腹腔感染&胸腔积液或胸腔感染的护理:患者取半卧位,加强营养支持,留取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和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脾窝积液或腹腔感染者保持引流通畅,感染局限后予甲硝唑等溶液冲洗,胸腔积液量多予抽胸液后体温正常。
3.2 .8 及时发现和处理急性胰腺炎:术后给患者做血、尿淀粉酶化验,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患者取半坐卧位,持续胃肠减压,并给予抗感染治疗,生长抑素微量泵维持,认真细致做好基础护理。
3.2 .9 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及时掌握和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根据不同发热原因告知患者的预后,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 结论
胃癌术后发热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术后发热的原因,针对其各原因进行有目的的护理,以控制发热进一步发展,减轻发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应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术后发热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文斌,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王大伟.上腹部手术并发胸腔积液17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20,153.
[3]韩碧园,周丽丹.骨折术后发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06(6):783-784.
论文作者:顾月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腹腔论文; 胃癌论文; 胸腔论文; 体温论文; 积液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