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
(江都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效果更优,并且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减少术后患者病情复发。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91-02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细菌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或者肠道进入胆囊引发胆汁变质,从而形成胆结石。临床常见治疗方式为开腹手术,但该治疗方式有很多不足,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被广泛运用于胆结石治疗中。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恢复[1]。为证实这一观点,本次研究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40~71岁,平均(48.5±3.4)岁;平均病程(12.39±1.34);平均胆结石直径为(13.02±3.27)。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49.5±2.3)岁;平均病程(12.36±1.36);平均胆结石直径为(12.09±3.25)。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抬高头部约15°~30°,向左边倾斜20°~30°。主操作孔选取剑突下10mm处,并从此处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观察孔选取脐下10mm处穿刺点。在患者右腋前线5mm处和右肋缘锁骨5mm处切口并插入辅助套管,通过腹腔镜探查,将粘连的脏器分离,确定好患者肝、胆总管、胆囊管位置,最后解剖三角区结构,夹断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再切除胆囊,用抓取钳取出,最后将腹腔内气体释放,进行常规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后,选择患者右腹直肌或者右肋缘下位置,切开约50mm切口,切开腹部后,探查解剖情况后切除胆囊,将残端胆囊管缝合,随后清理腹腔,留置引流管并进行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腹部感染、出血、胆漏、肠粘连等;统计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胆囊疾病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上升。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胆结石主要致病原因是细菌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或者肠道进入胆囊,造成胆囊炎,促使胆汁浓缩,最终引发胆结石。胆结石患者通常病情发展迅速、病程较长、风险高、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通常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具有操作简单、暴露彻底的优点,但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情易复发[3]。因此,临床认为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为开腹手术作为胆结石常用治疗手段,虽操作简单,暴露良好,但对患者创伤较大,不仅延长住院时间,还极大程度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创伤较小,切口感染可能性较小,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不仅如此,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与王卫公[5]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不良反应少,术后病情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原因主要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时形成气腹,增大腹腔中各个脏器间距离,尽可能降低手术过程中对脏器的损伤。对于不适宜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或体质较弱者,可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效果更优,并且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减少术后患者病情复发。
【参考文献】
[1]曾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8):40-40.
[2]张会明,李艳华,袁志勇.快速康复外科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07):1074-1075.
[3]茹国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临床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9):92-93.
[4]张宏杰.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2):30-31.
[5]王卫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3):295-296.
论文作者:吴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胆囊论文; 胆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切除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