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红 林长波 孟祥菊
黑龙江省密山市牡丹江农管局中心医院 1583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目的:对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进行系统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康复15例,好转43人,未愈8人,死亡4人。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护士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医护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才能护理好患者,保证患者的安全,改善预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高血压目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危险杀手,其中直接致命的当属高血压脑出血[1]。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块性出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底节区为主,其余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因素[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呈显著的趋势[3]。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我科于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70例患者,临床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0例,男49例,女21例;年龄48-84岁,平均60.4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50例、大脑皮层出血13例、脑干及其它部位出血7例;出血量10-40ml。
2护理
2.1监护护理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体温、血压、呼吸等。患者发病后24~48h内要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头部过度充血、水肿[4]。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病人意识障碍加重或出现烦躁不安时,注意是否有再出血、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高热等情况;瞳孔变化对脑出血病人尤为重要,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射情况;观察体温变化并分析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若为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果差,副反应多;观察有无头痛、呕吐及共济失调情况,以及时发现脑疝的先兆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血压的监控护理 患者出血期间血压异常偏高,持续的高血压是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密切观察血压的波动变化,及时妥善的处理,使血压稳定在适当范围,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较为适宜。
2.3心理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由于起病后丧失自理能力,常有焦虑、恐惧、孤独的感觉。由于病程长,患者多有抑郁或烦躁情绪,这些不良因素妨碍病情的康复,护理人员必须怀着深厚的同情心,一方面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热情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另一方面做好解释宣教工作,经常安慰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一切问题,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潜在的力量,使各项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4昏迷患者护理 昏迷的患者咳嗽反射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肺炎及肺不张,加重脑缺氧,应给予吸氧及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方便口腔分泌物向外引流,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昏迷患者应施行留置导尿,定期更换尿管、尿袋,防止引起尿路感染。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住口鼻,防止发生口腔感染。每天用盐水擦洗眼睛,定期给患者剪指甲以防患者自身抓伤。
2.5饮食护理 脑出血的患者发病72h内禁食,静脉维持营养。如不能进食,第3天放置胃管,最初液体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以免加重脑水肿。食物不易过冷、过热,喂食速度不易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进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少量多餐,每次<200ml,间隔为2小时,温度在38℃左右,同时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以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每日摄入食盐以4~5g为宜,摄入胆固醇应少于300g。
2.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6.1褥疮的预防护理 保持患者平卧体位,睡气垫床,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床铺要保持柔软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翻身以30~50°为宜,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护理操作。对身体受压发红部位定时给予温水热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损者局部涂以抗生素。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
2.6.2预防肺部、泌尿系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泌尿系统的预防及护理对于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每4 小时放尿1次,每日更换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会阴,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必要时做尿培养。7~14d后逐渐定时夹管,指导练习排尿的随意性动作,训练其膀胱功能。
2.6.3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是重症脑出血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边缘系统、脑干、丘脑下部的损伤,约25%左右的病人发生胃肠道应激性溃疡,出现呕吐及便血症状,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大小便及呕吐物的颜色和性质,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置。胃肠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的重症患者,应输血、冷却胃部、禁食[5]。
2.6.4预防再出血 保持病人处于安静状态,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防止烦躁而导致脱管或血压升高,引起再出血;控制血压;保持大便通畅,给予缓泻剂,防止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而引起的脑出血;护理过程中注意防范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加重,有无头痛或加剧,有无恶心呕吐。
3讨论
脑出血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护理工作是细致而繁重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脑出血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护理技能,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率,达到患者最佳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玲.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7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7213.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1-300.
[3]苏香丽,武秀丽.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4):152-153.
[4]张洪霞,王辉,张玲,刘萍.脑出血护理健康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08,23:58.
[5]梁仕英.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B):109-111.
论文作者:李红,林长波,孟祥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病人论文; 血压论文; 通畅论文; 脑干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