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爱武 广东省阳西县程村学校 529821
摘 要:德育是对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初中德育目标模糊、内容陈旧、方法单一、评价片面。在德育工作中,要明确德育目标、完善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创新评价机制,提升初中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 德育 实效性 策略
一、初中德育的现状分析
1.德育目标模糊。学校的德育工作常会出现德育目标不明确、主次不分的状况,德育的实效性仍存在难以量化的现象。虽然德育被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没有真正实践以德为先,只是片面地重视良好道德水平的塑造,没有身体力行的实施,德育流于形式。现阶段的初中德育过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目标制定上对理想性的要求较多,在具体的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初中德育的时效性必然无法得到提升。
2.德育内容陈旧。当前初中德育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个体发展和实际需求相脱离,在某种程度上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不相符,德育内容空泛化和预见性缺失,严重滞后于实际生活。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初中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不同的社会层面,德育的需求日趋于多元化、碎片化,传统的德育理念未能及时反映社会的变化,教材中的价值观与现实出入较大,许多理论阐述难以让人信服,不能针对当前初中德育出现的新情况合理地开展教育。
3.德育方法单一。在初中德育的实践中,不能有效地运用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多以教师采用单一灌输式的德育方法,让学生接受既定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当前我国在德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灵活度不高的问题,仍停留于片面理解德育知识的层面上,存在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一些不当行为没有实行正确的引导。
4.德育评价片面。德育评价往往会陷于两种极端:一是表面性评价过多;二是模糊性过强。传统德育课评价常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学期的终结性的评价,这种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只考虑学习的结果的评价方式显然是片面、不够科学的,忽略了德育的过程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德育的真实情况。
二、提升初中德育的实效性策略
1.明确德育目标。明确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定德育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德育目标要摒弃传统的模式化、单一化,向多元化和层次化转变,才能使德育做到层层推进,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发生。对于初中阶段来说,其德育目标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长期以来,初中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与德育目标不够明确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合理地制定德育的教育规划,必然会限制德育的教育水平。基于此,学校要把握好相关德育的教学文件,作出科学的教育规划,整合与德育有关的内容,以此来保证德育能够有序地开展,从而减小德育的落差。
2.完善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应根据初中生不同发展阶段、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贴近,由易到难地进行内容编排。德育的内容体系要依托于传统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德育内容必须贴近社会实际,满足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有机结合,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德育属于情感生发的一个过程,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够发生质的变化。
3.改进德育方法。德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进德育的方法是推进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为了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注意把握德育方法的开放性、综合性、隐蔽性和渗透性,采用讨论研究模式、逐步推广实践模式等开展德育,构建多位一体的德育形式,彻底改变传统德育呆板、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把一切活动当作德育的有效“载体”,加强隐性教育,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来感染、调控其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品行和价值观。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德育的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于榜样的力量,在班级营造道德学习的良好氛围,并评选出优秀学生,激励他们向表现优异的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借助于实例,给学生一些自由讨论的时间,了解学生的观点,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以完善学生的认知,实现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身去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真正地实现德育教育实施于无形。
4.创新评价机制。基于德育的教学特点,选择成长记录方式进行德育评价是较完备和客观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日常的表现进行观察,收集相关学生德行的资料,并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的数据,以便较全面系统地判断学生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个学校都要结合自身德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有效地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确保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施叶萍 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人生十六七,2017,(11),35。
[2]付瑜君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6,(29),160。
[3]王亚辉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38。
论文作者:柯爱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评价论文; 目标论文; 内容论文; 实效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总第3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