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难题的一种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管理学中最难以把握,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个分支就是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探讨。人的行为之所以难以理解和把握,是由于影响行为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从而使行为具有诸如不连贯性、环境依赖性、隐蔽性、应变性、难以描述和度量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行为难题的内容。解决这一难题,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的行为又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前提。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建立起的一些学科,诸如心理学、行为科学、精神病学,以及博弈论、对策论都对这—难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给予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在实践工作中,人们还通过观察、测试、问卷调查以及行为模拟等方法试图搞清人的行为机制。但无论如何,人类对行为难题的研究尚属探索阶段,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以如下假设: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以满足某种需求为前提,提出了价值函数的概念,并以此为立足点来研究行为的产生和运行机制,以期给行为难题一个解释。
二、前提条件的依据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总有一定的动机或意图,没有特定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人的行为是意识支配的结果。而这些目的和意图的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有些目的表面上看是为他人的,但实质上却仍然是为自身。不为自身的目的如果有,也是少之又少。正如古语中的“众生熙熙皆为利来,众生攘攘皆为利往”。
实践中的大量现象也足以证明前提假设的正确性。除了我们因为日常吃、喝需求而引致的行为外,工作是为了赚钱从而满足生理需要;去音乐厅、电影院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搞社会交往是实现社会对自己的承认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爱意或敬意;走后门、拉关系谋求的是升官发财,发财当然能满足人的许多需求,而升官则除了能满足一些物质需求外,还可以满足诸如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便是各种宗教活动,究其本质也是为了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安抚”作用,即一种安慰、友爱、归属感。苦行僧们不辞辛苦地修行传道是为了超越“生死轮回”的凡间规律,以求得永恒的幸福和欢乐,而这种欢乐当然是精神上的。如果人类没有对这种精神需求的追求,各种宗教也许就根本不会产生。由上述种种事实即可使人们认识到,行为的确是需求推动的结果。
三、价值函数的定义与其一般特性
1.价值函数的定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1)生理上的需求;
(2)安全和稳定的需求;
(3)社会的需求;
(4)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
将此分别记为D[,1]、D[,2]、D[,3]、D[,4]、D[,5]。我们用f(D[,1]、D[,2]D[,3]、D[,4]、D[,5])表示一个人的价值函数,简记为f(D),它反映某一特定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我们之所以把价值函数表示成D[,1]至D[,5]的函数,而不只是某个D[,1]或某几个D的函数,是因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较高层次(如D[,3])的要求是以较低层次(D[,1]、D[,2])的需求的基本满足为前提。由于人类的无穷欲望,任何一种需求只能是一定程度的满足,而不是完全的满足。因此当某人的需求层次处于D[,3]时,也即其生理需求与安全与稳定的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时,他将更注重社会的需求,但他仍有对较低层次D[,1]、D[,2]的进一步的要求。因此他的价值函数仍应是D[,1]—D[,5]的函数,其需求层次处于D[,3],表示D[,3]的较小程度的改变,会带来f(D)有较大程度的改变。
2.价值函数的一般特性。(1)价值函数受到诸如性格、气质、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先天教育等大量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结构相当复杂。但特定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的较短时段上是相对稳定的。(2)在生命历程的较长时段上,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变化会使得价值函数的形态发生变化。(3)不同个体的价值函数可以有很大的差异。(4)价值函数关于D[,1]—D[,5]是边际递减的,也即某D[,1]的等幅增长会对价值函数有越来越小的贡献(类似于效用的边际递减规律)。
按照引言中的观点,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反映到价值函数上,即可对此作如下的描述;人的行为是由价值函数f(D[,1],…,D[,5])以及其所处环境决定的,人的行为的目的就是在各种环境下作出适当的行为选择,使其价值函数f(D[,1],…,D[,3])实现最大化。
四、行为难题的内含
由于影响行为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就使得行为难题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就目前对这一难题的认识程度看,它至少应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不连贯性。不连贯性是指人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诸多细小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偏离原有特点的情形。如某个人品高尚、经验丰富、办事一贯可靠的人,会由于晚上没睡好觉,或和某人吵了架等一些琐碎的事,使其行为偏离主流特色,干出错事。而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完全取决于主流、大多数,而是受制于少数特殊的、不受重视的细节。可能正是这些“蚁穴”使管理工作的“大堤”崩溃。所以管理研究和实践要非常重视人的行为的不连贯性。
2.环境依赖性。人的行为的环境依赖是指环境的变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讲,行为的不连贯性也应包含在行为的环境依赖中,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行为的不连贯性更主要地讨论环境中细微的、不确定的、时有时无的一些因素对行为的冲击,使得行为不确定地偏离其主流轨道;而环境的依赖性则强调环境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确定的、持续不变的因索对行为的潜移默化作用。它使行为持续地偏离原有轨道,改变人的主流特色。行为对环境的依赖性反映在如下事实中,即不同的学科领域里有对人的不同假定。如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社会中的社会人,政治研究中的政治人,组织研究中的组织人等假设,其共同特点是从不同的领域、角度看人的不同的特点与倾向。其本质是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如果把这些不同的侧面结合起来,人就变得复杂了,不如称之为“环境人”。即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和行为特点。行为对环境的依赖还可以从如下事实中证实,即与上流社会的人在一起和与下流社会的人如罪犯在一起,其行为特点也会不同,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的组织环境,不同的规章制度,甚至不同的文化传统会造就不同的行为特征。中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行为差异性与南方与北方的文化背景、传统风俗有很大的差异是分不开的。因此,管理研究和实践要注意人的行为的环境依赖性。
3.应变性。应变性指人对环境能动的改造性。它不同于行为的环境依赖性,后者强调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依从性;而应变性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的变更性。行为科学中认为,人会根据其目标、价值观和所处的环境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与行为方式。对自己有利的会充分利用,不利的会设法回避,甚至于变不利为有利。如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绿灯跑着走,黄灯抢着走,红灯绕着走”就是这种行为的生动写照。行为的这种应变性会给政策、规章制度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些好的设想一旦投入实施就和原来计划不一样,不是走形就是难以彻底贯彻,使得一项计划不得不朝令夕改,造成政策上和管理上的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感。现在应付人类自身这种应变性的办法,是事先尽可能地预计到可能发生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博弈论、对策论都试图通过进一步深入地把握人的行为来提高这种预防能力。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出现的情形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无限的创造会使得这些方法的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仍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课题。
4.隐蔽性。隐蔽性是人的真实动机的不可知性。也即观察者通过被观察者的行为而推知其动机与被观察者的真实动机的差异性。因此在观察者的眼中,被观察者的行为与其真实动机是相互脱节的。经济社会活动中,管理监督的难题之——私有信息的存在即是这种隐蔽性的一种表现。人们之所以使其行为对真实动机具有隐蔽性,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行为的这种隐蔽性会给管理带来许多的麻烦。因为从管理的角度讲,管理者期望人们坦诚、信任,是“透明人”,一眼就可以看清各自的想法和打算,从而使各种管理措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但这是不现实的。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管理机制的设计、文化的改善,利用人们对环境的依赖性,来使人们尽可能多地释放私有信息,提高人们从行为认识真实动机的能力,从而使管理活动更易于进行。
5.难以描述和度量。描述和度量人的行为是认识和把握行为的基础。但由于上述的种种特性,使得这一工作步履艰难。虽然有许多学科在设法正确描述和分析人的行为,如心理学、精神病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但到目前为止,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有时还缺乏比较准确的、可以操作的度量方法。对行为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情况下人的行为会发生转折,背离其主流特点?怎样分析度量人的反应过程和规律?什么样的刺激会出现什么样的对策?对任何事情,人们的事前和事后评价都可能会有差异,如何事先预知这些差异?等等,都有待于作出正确的回答。
五、行为难题的解答
用上述观点,我们即可以给行为难题一种解释。我们依照行为难题中包含的几个方面,来对这一难题逐一作出解释。
1.对行为不连贯性的解释。
行为的不连贯性是指人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诸多细小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偏离主流特色的情形。用价值函数的观点即可将这些因素看作是由D[,1]到D[,5]的函数形式表示的关于f(D)的边界,可以表示成g[,1](D[,1],…,D[,5])=0,g[,2](D[,1],…,D[,5])=0,…,g[,k](D[,1],…,D[,5])=0。由于环境改变了,因此为适应环境的行为也就发生了变化。由于这时改变环境的因素是细微的、不确定的,因而如上的一系列的边界条件的存在也就是暂时的、不确定的。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条件就会消失,人的行为特点就会恢复原状,重新回到其主流上来。
2.环境依赖性的解答。
和上面的分析一样,在我们的模型中,环境即是由D[,1]到D[,5]的函数形式构成的边界,可以表示成g[,1](D[,1],…,D[,5])=0,g[,2](D[,1],…,D[,5])=0,…,g[,k](D[,1],…,D[,5])=0环境的更改即是边界条件的更改。由于人的行为是为了使其价值函数f(D)实现最大化,既然环境改变了,也即边界条件改变了。为了追求f(D)的最大化,行为自然也就改变了。
3.应变性的解释。
行为应变性的原因是为了改善边界条件。当人在一定的环境下,追求到的f(D)的最大化并不能充分满足自身的需求,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时候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改变边界条件,即创造有利于自身的环境,从而使f(D)进一步增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是改变环境的例证。
4.隐蔽性的解答。
隐蔽性即私有信息的存在性,是观察者对被观察者而言的。人们不释放自己的私有信息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的动机。用价值函数的概念解释,如果某人在释放出私有信息后,不能使其价值函数增大,他就不会这样做。较仔细的分析可分成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人在释放私有信息后,不能使D[,1]到D[,5]的任何一者增大,就不会使f(D)增大,从而他不会释放信息;另一种情形是虽然他能够使某个D[,1],比如D[,1]增大,但可能使其余的D减小(比如损失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等),最后的总结果是不能使f(D)增大,这样他也就不会释放信息。
六、价值函数的确定
以上我们对行为难题作了解答,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行为,使得在各种条件下诱导的行为符合管理者的意图,因此对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价值函数的确定就很有必要。
然而,影响价值函数的因素很多,我们不可能得知价值函数的精确表达式,但我们可以设法知道其若干特征。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行为难题的本质原因是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价值函数的这样和那样的无知,因此要清楚人的行为必须设法了解其f(D)的性状。而对观察者而言,被观察者的f(D)是一个黑箱,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进入另—个人的脑子里去看看他的思想。但是,如果把行为看作现象,而把支配其行为的价值函数f(D)看作是本质的话,那么f(D)的特性必然就会反映在其行为上。因此要了解f(D),就必须认真分析其行为,以期获得价值函数的信息。具体地,可用如下几种办法:
1.场外观察法:即在行为主体不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比如查阅其历史档案、听取同学、同事的评价、观察其平时的行为表现,来探知其志趣与爱好以及性格与气质,从而对其价值函数有一个总体把握。
2.场内调研法:即通过与行为主体直接接触,比如和其一起工作、娱乐、交谈等方法,使观察者能够与其密切联系,在较广、较深的层次上探知行为的私有信息,把握其需求、偏好以及生活和工作目前所处的境况,了解其困难所在,以期对其价值函数以及影响价值函数的因素有最新的、准确的了解。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不同于场外观察法与场内调研法,它是二者的折衷。它与场外观察法区别在于:问卷调查中有行为主体的直接参于,而场外调查却没有;它与场内调研法的区别在于:在场内调研中,观察者直接介入行为者的生活环境中,而问卷调查法却并不介入,是通过问卷的发放与收取来考察、分析行为者近期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从而确定其价值函数中D[,1]到D[,5]所占的比重,理清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
4.行为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环境,并将被观察者置于该环境下,探知其行为与动机之间的联系与这种联系的强弱程度。也即确定价值函数中各变量作用的大小。
总之,要了解某个体价值函数的性状,就要进行实地调研,有目的地与其接触,并且在可能的前提条件下用试图增大某一D[,1]的方法去尽可能地诱发其行为,并从其反馈行为中探知其f(D)中某D[,1]的比重,或对f(D)的贡献。例如某人在其D[,1]有较小增大的可能时,表现出非常积极地追求满足该种需求的行为,则我们可推知其f(D)中D[,1]的作用是较大的。通过各种诱发其行为的方法,我们就可获得其行为的大量信息,从而通过分析其行为,透过其行为的薄雾看到其价值函数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