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将来时态”——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耕耘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态论文,示范区论文,中国农业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将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农业畅想曲
7月29日,是新杨凌的第一个奉命年生日。
回看走过的12个年头,杨凌人这样评价自己:尽管初步形成了畜牧养殖、设施农业、苗木花卉、良种繁育等新型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商品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从育种、种植养殖、深加工到运输、销售、服务等产业化链条。
按照规划,杨凌现有的8.3万亩农业用地上将建起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区。
“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万亩小麦良种示范基地、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梁宏贤有几分自豪:“这里将集展示性、效益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为一体,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加工、观光旅游和优质良种等产业。”
“现代农业创新园18个种植示范区,国际合作园30个种植示范区的划分工作已经完成。”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部的办公室,负责人陈团江告诉记者,已经收集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药用植物、花卉果树等新优作物品种475个。农业企业孵化园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已有省内外8家农业科技公司的10个新技术、新产品项目进驻。
“没有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成果的支撑,就种不好杨凌这块国家试验田。”梁宏贤说,“我们要建立吸引和集聚全国农业科技资源、科研成果的机制,全力打造集聚国内外一流农业科技成果、人才和机构的重要平台,构造一个立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
杨凌人雄心勃勃:到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率从目前的47%提高到70%以上,年示范推广效益从目前的60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达到36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达到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两番,达到2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把杨凌示范区建成现代农业领先、创新能力突出、示范效应显著的全国示范辐射高地和产业集群成熟、经济社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科城。”梁宏贤说。
标准化生产
一个小箱子,装两个西瓜;批发五十八,零售六十八。一辆小农用车刚装完,一个大型货车又开了进来,西瓜翠绿个大,装箱的农民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生产的西瓜有自己的身份证明,示范园区官村基地生产的“一品官村”牌西瓜在对外销售时,全部贴上了二维码标志。“一品官村”牌西瓜,以“皮薄籽少、肉细嫩软、甘甜多汁”享誉周边地区。目前160多亩中棚西瓜陆续成熟,供不应求。
按照西瓜“身份证”,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使用3G手机上网或者使用服务电话即可查询西瓜的种植户、种苗来源等产前信息、施肥时间等产中信息,采摘时间、检验销售等产后信息以及西瓜的产地信息等。由于质量上乘,科技含量较高,虽然价格比普通西瓜贵很多,但还是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一开园就很走俏。从5月20日开园到现在,已销售32万公斤。
这也是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第一个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
距离官村不远,是“本香集团生猪示范基地”。
这是一家靠养猪养出了名的企业。创办者叫燕君芳,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如今已经建了好几个养殖基地。这个企业有个奇怪的规定,给她养猪的农民不许把猪带回家养。在基地里,她给农民提供种猪、饲料、防疫技术,并且对每一步都严格控制。最后她把猪全部收回来统一卖。
“她保证农民养一头猪最低赚100元,一个农民可以轻轻松松养个300头,那就是三万块钱,300头猪存栏的猪圈一年出栏三茬,一年就可赚九万块钱。”梁宏贤对这个企业的标准化生产赞不绝口。
“饲料是她的,技术是她的,生产过程管理也是她来做。”梁宏贤说,这说明在“公司+农户”这个链条上产业化模式还有许多文章可以做,完全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使它更紧密地成为一个联合体和产业体。
本香集团已经在示范园区征了1320亩地,作为20万头新的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标准化生产。”梁宏贤说。
前不久,国务院审批同意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杨凌示范区被定位为仅次于西安(咸阳)核心城市的次核心城市。
按照这个规划,杨凌示范区在战略定位上要成为全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梁宏贤信心满怀:“未来的杨凌,将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农业发展示范辐射高地和城乡一体化的表率。”
联系电话:028-8696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