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建设中的人文关怀策略_科学论文

科学课程建设中的人文关怀策略_科学论文

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论文,策略论文,课程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不是原有的自然课,也非科技活动课,它是依据科学的本质特点和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而建构的新课程。按照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首先思考在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在我国科学课程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建国后我国的自然科学课程都以原苏联为蓝本,强调“双基”,即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现代科学已经从单一的学术意境变成公民的必备素养,科学课程也从培养数、理、化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发展到现代科学要求每一个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中科学课程的定位并非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发展性学科,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概念,对世界产生完整的认知观念,具备了解科学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概念本身即蕴涵着科学的人文关怀。在1996年美国发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为“科学素养”所下的定义是:“为个人决策、参与市民和文化的事务以及经济生产力所需要的知识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过程。”美国学者还从六个方面概括了科学素养: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及其体系或观念;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侧面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人类早期文化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内在地融为一体的,然而随着文化分工的深化,科学与人文陷入互为异己化的命运,科学至上与人文精神的失落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日益认识到必须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在经历分裂、冲突和对峙之后,又逐渐趋于结合,出现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这种文化观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对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人文也并不排斥科学。它为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完美的人格,应该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各自因素的和谐性上着手,如逻辑与直觉的互补性、认识与情感的互补性、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等等。在科学技术越来越主宰整个世界,特别是“克隆”和“深蓝”技术出现的今天,在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建构中寻求科学和人文结合的可操作模式,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科学人文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对中小学科学课程建构中的人文关怀策略一种初步的探索。

1.拓宽学习空间

在传统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只是要求学生记住定理和公式,而忽视了讨论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人之间的关联。在美国也只有少数教科书谈到把科学放在政治和社会的大背景中研究它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事实和理论,而且是一种研究的过程;科学也不仅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有着重要作用的社会活动。《课程纲要》指出,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放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正是科学课程的实质和追求。新的科学课程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通过现代化科学手段,关注世界、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了解科学在社会中不断变化的角色,休会科学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这样一种开放式课程的学习中,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自然而又和谐,并将以往蕴涵在科学知识中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纳入学习视野,使学生直接经历体验,也有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认识科学。

2.引入价值坐标

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的信仰、观念与政治、经济等因素整合在科学过程中,每个科学家头脑都有不同的模型。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理论的价值盲区和无视信仰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科学本身都是十分危险的,科学和科学家都需要把价值和信仰尺度作为反省自己理论的一个必要前提,每个公民在评价科学的价值问题时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因此在科学课程中,对于科学知识的描述应当重视其价值引导问题,关注科学家的历史文化存在及其在科学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科学家的信仰、人生信念、价值观念在其科学探索中的意义等,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活动本身的价值。

3.挖掘美育因素

科学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资源,例如我国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既是一个科学仪器,又是一种技术装置,同时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牛顿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我觉得自己不过像一个在海滩玩耍的小孩子,为时而拾到一片比平常更为晶莹的卵石,时而拾到一片更为绚丽的贝壳而欢呼雀跃,对于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茫然无知。”科学理论中处处呈现着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科学活动中也处处充满着思维美、技术美、创造美,正是这些美的因素吸引着科学家们不畏劳苦和求知创造。好奇心、对于美感的强烈体验与追求和创造性等优秀品质,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实践中领悟这些美育因子,体会这种审美情怀,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自由想象以及勇于怀疑又乐于探索的精神与能力。

4.导向哲学思考

罗伯特·弗罗斯特曾说,一首诗应该始于欢乐终于智慧。这句话对于包括严谨的科学在内的其他创造思维活动同样适用。“始于欢乐”,科学课程中有趣的科学活动充满了吸引力,让学生乐于钻研;“终于智慧”,科学课程更为重要的教育作用体现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科学是对世间奇迹的探索,这一点学生在孩提时就已经认识得很深刻,在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中应该善抓时机深化他们的思考。在传统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强调让学生掌握定理和公式,但却忽视了对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詹姆斯·卢瑟福说:“科学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一个个现成的事实或一条条定理定律,科学研究是我们放眼看世界并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科学在性质上是一种认识的途径,但并非认识的惟一途径,要注意把科学思考和哲学思考结合起来,并进行科学哲学方面的渗透。新的科学课程要让学生在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觉、顿悟和思维的敏捷性以及思考问题的独特性、创新性等优秀思维品质,在头脑中建立起吸收、整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范式,为他们形成科学哲学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塑造理性质疑与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5.关注科学发展史

真正的科研过程与通常所描述的科学工作往往有许多出入,人们往往略去了研究过程中的许多挫折和错误,而正是这部分才是真正地充满挑战和吸引力、令人兴奋的探索科学之路。科学史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光荣与梦想、失败与挫折作为教育内容,学生能够从中获得这种热爱科学的情感、崇尚真理的价值观、为人类的福祉服务的思想等等。尤其科学家的理想人格和道德责任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它向人们证明了一种可能性,即科学与人文两种精神完全可以在现实的人身上达到完美的统一。作为楷模,优秀科学家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境界足以构成教育素材,使人们树立在科学的理性探索中向善的信心。

6.阅读科学人文经典

教育史上的人文主义课程观追求个性的完满和丰富,重视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关注人类生命、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课程观所追求的这些品质突出而又集中地体现在那些优秀科学家身上,并在他们的著作中得到鲜明和生动的反映。如《爱因斯坦文集》这一数卷科学人文经典,无数的人从中汲取了力量与勇气,成为他们智慧与信念的源泉。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得好:“你可以不做一个文学家,但是不妨碍你欣赏莎士比亚。同样,要欣赏科学,也不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在科学人文经典中欣赏科学,有助于形成学生严谨求是、理智自律、执著求真、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这些优秀品质在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中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科学课程中更为重要的是与人文社会相关的层面,而且这些也都是科学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新课程的建构中我们有必要重视科学课程的人文特性,改变过去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观,注意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个和谐的人,应当是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人。科学家的忠告应成为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标签:;  ;  ;  ;  

科学课程建设中的人文关怀策略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