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规划的创新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城市群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的城市群发展很快,许多省市正在编制城市群规划,出现了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新局面。当前,不少省市领导非常重视对重点地区群进行规划设计(如长三角、珠三角、山东、辽宁等地),继各地城镇体系规划与大都市区(含都市群)的概念规划之后,又掀起了“城市群规划”的新高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统筹规划”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一、城市群发展的本质特征
城市群是当代社会经济高度集聚,同时各大中城市之间发生着紧密联系的一种城市化现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全球化使现代各个城市发展过程和模式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深了全球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的人流和物流使世界主要交通枢纽不断发展。全球化不仅使超大城市的紧密圈、通勤圈不断扩大,而且也使城市群的范围与辐射力不断加强,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加中心化与集聚化。
在一个区域中,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特定功能,它涉及到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各种要素(如资源、人口、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组合与合理配置,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群是一个大系统。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姚士谋,1992,2001)。城市群是一个区域空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无论在区域层次上,还是在相互联系的空间上,均具有网络性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体。从地域空间考虑,城市群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开放性的有机系统,其生产联系的巨大流动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与结合性又表明它是一个充满着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城市群发展本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特征。与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均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特别是群体内各类不同性质的城市,其规模、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例如上海在1952年建城区仅有78.5km[2],而到了2005年却扩大到650km[2]多。
(二)城市群具有区域城市的空间网络结构性。城市群不是城市单体,具有更广泛的空间网络结构性,主要体现在地区内各个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群网的密度以及城市之间组合的形式上。上海与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不仅有铁路、高速公路与水运,与外界联系还有国内、国际的航空网络与海上航线;将来会有快速铁路,轻轨与磁悬浮列车等,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复杂。
(三)城市群具有区域内外的连接性和开放性特点。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但不能脱离区域各个城市的相互连接,而且必须与区域外的地区发生联系,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相互联系的强度越来越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原因,不仅城乡之间区域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随着城市规模变化而拉大。
(四)城市群内的城市具有相互之间的吸引集聚和扩散辐射功能。在特定的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起着核心作用(例如北京、上海),具有较强的吸引功能,随着交通运输网的进一步完善,集聚与扩散规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当然在区域范围内,各个城市(非首位城市)也同样具有集聚和扩散的功能,只不过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其作用力有大有小而已。城市群区内以商品、物资、人员、技术、金融、信息等形式通过经济协作网络和运输通讯体系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并实现集聚效益和扩散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城市群体的整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城市群规划的新理念
城市群区域空间(Urban Agglomeration Space)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集聚与城市扩散的一种组团发育的高级现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完善化,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依靠现代交通运输与信息化的手段,不断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网络群体(Urban Netwrok System)。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来,国家调整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政策,提出以大城市为中心组织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活动,并把广州、武汉、西安、沈阳、南京、成都、大连、青岛、哈尔滨、长春、杭州、深圳、宁波、厦门等14个城市列为计划单列市,并赋予其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又进一步鼓励以大城市为核心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因此出现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区域联系的城市群体。为了引导我国城市群区域向着现代化、市场化的完善协调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采纳了专家与学者的正确建议,在我国沿海许多重要地区,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过程中,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为指导思想,开展了新层次的城市群规划,经过专家学者及行政领导的多次充分论证,提出了一些城市群规划原则的新理念。
(一)统筹规划,明确“有限开发”的新理念。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开发空间范围内,近几年曾有过“100平方公里的化工区”规划(南京北部)、“10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江阴——靖江),在江苏海门、启东市都有过60平方公里,甚至100平方公里多的新区开发区。绍兴到宁波的杭州湾南岸也有几个规模超过上百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工业区,土地浪费严重,造成许多江河海岸线利用不合理。科学的规划必须明确以空间布局框架为载体,对三次产业、基础设施、人口分布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部署,确定一定的资源环境容量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承载力与合理的资源开发,实现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有限开发。这就避免了各县市盲目乱开发,破坏资源环境的恶果,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各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使城市群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成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树立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的新理念。我国各地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群区域性规划中,有些建设单位或经济部门,每项重大规划中,总是过多地强调本部门的利益,强调地方政府的近期效应,对于那些具有重大战略地区或长远性的利益,往往有所忽视,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得不到根本保护。
在长三角环杭州湾城市群区域规划中,建设部与地方规划院的专家多次强调要优化本地区的土地、水、海洋、能源、潮汐资源的保护与配置,环杭州湾的一些重要城市如杭州、绍兴、嘉兴、宁波等地的开发区、工业区不能过多占用杭州湾的海岸线与滩涂、湿地等,应以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提高为目标,保护好区域内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注意核心城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保护,特别是沿钱塘江两岸的保护。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强调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三)发挥中心城市的优势,实现区域地理分工的新视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各中心城市的优势,搞好城市产业转型与专业化分工,提升区域性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健全城市群区域产业发展与要素流动的市场机制,以城市为核心,效率为导向,产业专门化为基础,加强城市群地区内产业在空间布局上重组,整合优势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如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新一轮规划中,就特别注意区域范围内产业重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电站、高速公路等,强调统一规划,优势互补,使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用在刀口上,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规模经济效应与骨干作用。
(四)城市群区的规划应当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新尺度。地理空间尺度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域规划、概念规划等被普遍采用,在许多地区的城市群规划中也受到重视和应用。这里指的地理空间尺度,包括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宏观尺度、中观尺度与微观尺度两个方面。
我国沿海省区或大的河流三角洲的城市群规划中,应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研究复杂的城市与城市群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其指导意义。例如,广东省政府与建设部主持下,许多专家合作研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规划》(2003年),他们对于城市群区域发展的背景,采用了三种视角分析方法:① 全球背景下——看香港、广州、澳门与深圳的发展,即宏观尺度;② 从我国沿海或华南地区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即中观尺度;③ 从珠江三角洲本身城镇密集区——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个性、共性及其相互关系,甚至对每个城市的开发小区与整个城市布局的有机结合;城市高架道路的设计与城市景观一并作详细研究,尽量减少遗憾工程,即微观尺度的视角分析。
对城市群这一复杂的“城市与区域”现象(包含自然、人文与社会内容的综合现象),采用三种地理空间尺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比较全面、比较综合,具有高瞻远瞩的科学视角和内涵丰富的科学价值,对于城市工作者、领导者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几点结论
(一)21世纪是城市化的新时代,全球化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
(二)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群区内,各个城市及其地区的发展构成了互相依存和互相联结的网络,城市群区内的各种要素流越来越复杂。
(三)城市群规划是一种战略性、前瞻性的区域空间布局,这种规划应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精神,规划的最终目标是构建重要地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