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形成;原因;措施
引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使用的愈加广泛。虽然使用频繁,但很多的施工单位其实对混凝土缺乏必要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会造成混凝土裂缝。要真正使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加强对混凝土特性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混凝土自身的缺陷决定了裂缝的产生,这也会给建筑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所以在设计建筑物之初,设计人员就应该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的前提条件和要求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以便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对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有一定的应急预案。待产生裂缝时,设计人员要先分析原因,并找出对策进行补救,只有真正做到这些,建筑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1建筑结构中裂缝产生的危害
1.1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
建筑物产生裂缝之后,就会降低其自身的刚性、剪力强度、拉弯强度等,从而引起裂缝截面位置的中性轴出现上移现象,尤其是裂缝严重的时候,会加剧建筑结构变形的程度,致使建筑物整体性被破坏,支撑抗剪作用的截面面积就会不断缩小,降低了建筑物的抗剪力度。另外,而刚度的下降则会使与其相应的疲劳度也出现下降,致使建筑物的承载力与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相对于受弯构件的楼板来说,尽管受弯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裂缝宽度,然而裂缝对结构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同样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使用者进行装修以及使用的时候会使楼面的荷载力增加,影响其使用寿命。
1.2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建筑物出现裂缝的时候会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首先,影响其安全性。如果防水要求部位砼出现裂缝问题,不但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且会引起严重的渗漏水,特别是没有做防水的位置更为明显。尤其是对于地下建筑结构来说,裂缝会导致建筑物的抗渗能力下降,腐蚀混凝土,引起钢筋生锈,地基下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地基下沉,淹没建筑物,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其次,裂缝会破坏建筑物的气密性。尤其是对于需要高气密性能的建筑物,例如化工厂、医院、制药厂等,假如出现裂缝,就会缩小结构物的气密性,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2防止建筑物出现裂缝的重要性
建筑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裂缝可分为深裂缝、面裂缝和穿透性裂缝3种类型。在建筑工程中,射孔裂缝是最严重的裂缝。建筑物在出现裂缝后,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建筑裂缝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形成原因
3.1温度应力因素
使用建筑物期间,砼结构受外部环境条件下温度变化影响,极易形成热胀冷缩现象,结构变形在受约束作用之后,应力便会形成。如果温度变形,其受相邻结构的约束作用,则属外部约束作用。若梁变形,其会受柱约束作用,楼板变形实际收梁柱约束作用等。温度变形会因其内部不均匀的热量所影响,在其内部质点间形成约束作用,即为内部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导致温度变形缺乏自由性,结构温度的应力超出砼抗拉性强度状况下,砼结构裂缝问题便会出现。外部约束作用力通常形成在严寒或者炎热地区,内部约束作用力则通常形成在日温差相对较大一些山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材料选择因素
建材正确选用,对建筑裂缝问题可起到避免作用,形成建筑裂缝因素极具复杂性,湿度、温度、环境条件等均会对建工质量好坏与否产生直接影响,建材控制,对于裂缝控制可起到防范的作用,以伸缩性、塑限性、环境、温度等为主视角来分析,建材选用,对于建筑裂缝预防作用较为突出,可保证总工程质量。
3.3结构变形因素
结构设计期间,时常不会注意到把刚度较大差异性结构均设到一起,促使协同变形出现,较大刚度结构会拉坏小刚度结构,如框支架、预应力梁等较大高度及梁变形状况,常将梁受压区域侧边的楼板带动着变形,以至于砼结构裂缝状况出现。
4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控制措施
4.1严格原材料的选材程序
从总体而言,原材料的质量是比较好控制的,但出现问题的几率也比较高,很多建筑工程的例子都可以有力的说明这一问题。有的施工单位受到利益驱使,施工的原材料会选择那些价格便宜的,原材料的性能也将大打折扣。还有的施工单位,虽然认识到了原材料的重要性,但受到材料采购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限制,原材料就在这期间出现了问题,很多不合格的原材料就此混入了施工现场,进而造成了施工质量难以合乎标准,所以在设计阶段就要对材料的搭配性及材料规格、品种进行明确,便于材料的选择,还要以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为材料选择根本标准,还要尽量与信誉度高的厂家合作,审核时,必须按照相关程序,严把材料质量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此过程中还能够降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
4.2做好混凝土建筑物的浇筑施工技术控制
设计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及浇筑方法、注意事项,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的发生几率。浇筑施工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的因素也很多,也需要施工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所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上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另外,通过在地下埋设水管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散热方法。浇筑方面钢筋位置的控制,合理地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控制,防止位移,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4.3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建筑结构的裂缝问题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要想避免裂缝的产生,必要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首先,构建完整专业的施工管理体系。深入研究以前历史,归纳项目管理规律,把逻辑方法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特点,预测可能会出现的裂缝,然后和具体施工相互结合,建立完整的项目工程管理体系。具体分析项目工程管理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另外,项目管理体系需要因地制宜,符合相应的环境。其次,做好建筑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案是由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制定的,他们的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保证其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需要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保证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施工。
结语
总之,促使建构设计出现裂缝问题的因素众多,大致可归集为温度应力、材料选择、砼水化热、砼水化热、结构变形与受力、地基变形这些因素。那么,为了能够在今后更好地控制结构裂缝,不仅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还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裂缝形成具体因素,结合实际工况,不断优化及完善设计方案与措施,有效控制建构裂缝,尽最大限度防止这一问题状况出现,保证建构设计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洪亮,李俊.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裂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2]董春玲,李兴凯.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
[3]李广和.论现浇混凝土施工裂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8.
[4]吕旭东.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温度和收缩的裂缝控制初步研究[J].重庆大学,2013.
论文作者:张继超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裂缝论文; 建筑物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作用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