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波 王靖
(淮安东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23002)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和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电力系统的新时代发展下,自动化技术将会是未来着重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并展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新应用
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渗透至生产的各个方面,在电力系统上的反映也是尤为显著。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能量管理技术迅速发展,当今的大电网正是利用这些技术成果,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脱胎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配电管理系统(DMS)、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等技术,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输电效率和输配电安全性,改善电力系统人员冗余问题。由此可知,对于电气系统自动化应用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是关系国计民生,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1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1.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是:配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作为调控中心,并以此作为核心来向周围网络系统辐射,围绕这个中心的变电站和发电厂对远程信息可以在数据上达到网络共享,实施监控,从而在空间上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数据库网络覆盖面,形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
1.2中心计算机作为总体调控中心,各种终端设备对线路和设备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测、记录、分析,并将这些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通过信道传到中心计算机,由中心计算机发出命令,对故障区段进行隔离或断路器动作等。通过对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联合,以及控制计算机的终端设备的结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软件在有限的空间内,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深层次的应用。
1.3不同的组织会有不同的区域分工,在控制所、调度站、变电站和发电厂等各个组织的分层间,要做的是按照所管辖的功能对控制功能进行最大效用化的使用,以此来达到电力系统间既能保证合理化的经济预算,又能协调控制各组织完美配合。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产和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是息息相关的。当今世界面临能源枯竭问题、全球变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电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微电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比如提高电能质量,无功补偿、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稳定性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自动调度程度决定着电力行业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不遗余力的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是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催生当前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在城市的用电高峰期,就必须要提高变电站的电压,增大输出功率,保证居民有效用电。当在用电低谷期的时候,要降低变电站的输出功率,节约能耗。作为多层次、宽领域的高效运营的发展模式,必须对其相关信息的数据共享、动态以及多维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提高整合数据的能力,才能实现无缝连接,将空间数据引入到主流计算当中。
在电力系统中,要实现对数据的把控能力,首先要做到强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通过加强数据化的可操作性,利用系统代码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的调整,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实时性的调控。有效完善数据库,利用当下的各种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备份机制和安全机制。
2.2数据共享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电客户与电力系统供电中心需要对数据保持一致性,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电力系统方面的控制对象比较复杂,因此建立特有的空间数据是势在必行的,以此来保证实时通信。在不同部门之间,通过数据的分享基础,切实把握地理实体的几何属性的标准定义和表达,同时涵盖电力系统在空间范围内的物质属性。不仅仅是包含量子物理的结构概念还有各组成部件的物理方面的整体性的多维动态分析。
2.3自动化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用电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必然会带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因此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安全稳定是考虑的重要依据。
2.3.1安全监视功能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无人专注监控的是电力系统的一大缺陷,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安全监视功能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在远方监视、协调和控制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结合馈线自动化技术,实现遥测、遥调、遥信和遥控功能,以此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劳动强度,减小风险系数,提高服务质量。
2.3.2安全保障功能
自动化的安全保障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不出现崩溃的迹象,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确保电力数据能够及时的被存储及恢复,以免数据丢失现象的发生。当然,应用自动化技术安全保障功能可以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节约劳动力,善于利用自动化技术达到经济和数据的最大效用化。
3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1配电管理系统(DMS)的建立
配电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针对配电和用电系统,用于10kv及以下的网络。因此,配电网监控终端、信息采集终端、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电网主站系统和高级应用软件也应该随着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而发展。[3]将具有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功能的变电所加入DMS系统,DMS还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和DSCADA(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等。当前的电气事故的频发,不仅仅引起对电力系统的不信任,还会阻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但是,在DMS系统的协调控制之下,可以建立快速有效的处理机制,使停电时间达到最短,降低对生产设备装置的影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电压、功率、频率、波形等各项数据参数,对电能质量、负荷和各种开关设备的状态监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在这一研讨中成为了新一轮的佼佼者,智能控制主要用来攻克那些用传统手法无法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尤其适于那些具有强非线性、模型不确定性,并且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可以说,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的工程应用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语
当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虽然快速发展,但仍然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弊端,因此,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还是任重道远,需要电力工作者的积极努力,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君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1,12:18-19.
[2]洪秀平.浅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90+94.
[3]李世宏.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2013,07:102.
论文作者:袁春波,王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功能论文; 计算机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