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从心肺防治的理论探讨论文_黄衍勋 钱道乾

老年性痴呆从心肺防治的理论探讨论文_黄衍勋 钱道乾

黄衍勋 钱道乾

(山东省嘉祥县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嘉祥 272404)

【摘要】老年性痴呆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思维力、情绪或人格方面的障碍,究其原因,与心肺两脏关系较为密切,根据脏腑功能的特点,尤以心肺生理功能失调是其发病基础和关键。所以,临床施治时要时刻注意心肺的生理功能和其病理变化,以防痴呆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心肺生理功能失调;心肺防治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53-02

老年性痴呆又名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未明。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思维力、情绪或人格方面的障碍,临床症状表现多端,属祖国医学的“郁证”、“善忘”、“文痴”等范畴。由于人到老年,气血渐虚,各脏腑功能亦趋衰弱,气、血、津、精不能上奉于脑,因而导致脑神失养;同时又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理产物停聚于体内,瘀久可化毒,累及脑神则出现一系列神志方面的症状,究其病因,与心肺两脏关系较为密切。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心肺生理病理和其相互关系对脑神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冀抛砖引玉。

1 首先谈谈心与脑对精神意识的主宰所属。

1.1 祖国医学对心的认识

《内经》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因此,不难看出,古人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才能神志清晰,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同时《内经》又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身之血脉。”另《重订严氏济生方? 五脏门》中也说“夫心者……主宰一身,统摄诸脏血脉,灌溉溪谷,内润五脏,外为腠理”。可见,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志,又主血脉。但按现代医学解释,“心主血脉”是其主要生理功能,关于“心者”有“精神之所舍”和“神明出焉”的功能,笔者认为古人所谓的“心主神志”是由于心脏时刻不停地搏动把血液推运到五脏六腑和周身各组织器官以发挥其相应功能的缘故,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认为“神志”由心所主是必然的,因此,不能苛求于古人。

1.2 祖国医学对脑的认识

《内经》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探,精神将夺矣。”《医宗金鉴》说“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者也。”《类经》亦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到了明清时代,对脑的生理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金正希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李时珍也认识到了“脑为元神之府。”从以上可以看出,祖国医学的许多“心主神明”的论述,其实是“元神之府”的功能表现,而“心主血脉”却是我们所熟知和共知的。血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灌注脏腑和濡养周身以使机体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说明心血旺盛则脑血充足,脑血充足人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反应敏捷。综上所述,可以说古人“心主神志”的功能表现,其实就是大脑功能活动的具体表现,而脑的各种功能活动,必须依靠心血的充养。因此,根据古人对脑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生理解剖证实,大脑是人体生命的最高主宰,是人们从事日常各项活动的司令部,所以,应该把“脑”从奇恒之府中提炼出来,列于五脏之首,不应再受“心主神明”思想的束缚了。

2 心与肺的生理关系

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时刻靠气血的濡养才能生生不息。肺主气,心主血,两脏同居上焦而“朝会百脉”。心是“君主之官”,主血和神志;肺是“相傅之官”主气,佐心主治节,气与血是人体生命的基础,是“神明”的源泉。正如《内经》所说“气血者,人之神。”《内经》又云“心藏脉,脉舍神。”说明血与神的关系密切,只有血液时刻上荣于脑,人才能神旺而聪慧。但血的运行,必须靠肺气的推动才能发挥“舍神”的功能。中医关于肺气的论述很多,如《慎斋遗书》中说“肺为五脏之华盖,统摄诸气运行不息,乃至清之分,秋毫难犯。”《华氏中藏经》亦说“肺气,魄之舍,生气之源,是为上将军——乃五脏之华盖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如《类经》又云“肺与心同居膈上,为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辅之官。”肺主气,详言之,即’“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人体的所有的生理之气,包括自然清气,水谷精气,营气,卫气,宗气,元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所以肺气对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的生成及其活动都有支持和调节作用,也就是说,肺气调畅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能“佐心主治节。”以上充分说明了心与肺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人之生命活动须臾离不开气血。心血与肺气,是相互依存的,血为气之母,气是血之帅,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布也需要血的记载,共同行使着气血运行与输布的职责,同时血又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血能养神,所以气血充盛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力充沛。而神又能统御和调节心肺的生理活动。因此,在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时,除注重“心主血,藏神”的生理功能外,更要注重肺气对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的生成以及活动的主持和调节作用。

3 气血不调遂发痴呆

在生理上,肺主气,心主血,气血在周身运行不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病理上,二者亦相互影响。如年老体弱,心血不足或血热上扰清空,常可导致心神的病变,正如《丹溪心法》中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保生秘要》亦云“心为一身之主,统领四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寐不安,……”可见,心血虚少临床往往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虚烦乏力,神志不宁等一系列症状,如肺气虚弱,宗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而致血脉瘀阻,临床可出现胸闷,气短,神疲,声音低怯,自汗怕冷,面白无华,唇青舌紫,脉结代等症;同时肺气虚弱则宣降清肃无权,出现咳嗽,喘息,气短,胸闷,大便不调或泄泻等症。因此认为,虽然“心主血”和“藏神”,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痴呆病的发生是“肺主气”功能失调的结果。

老年痴呆与心肺关系密切。如前所述,祖国医学所谓的“心主神志”主要是血荣于脑而使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客观反映的体现;“心主血脉”是血液在以心脏为中心的脉道流动不息。同时,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以濡养周身各组织器官,又身靠肺气的推动作用,如果肺气不足,推动无力,到达大脑内的血液就相对不足,久则可使脑内相应功能部位发生缺血,变性,萎缩,软化以致功能降低或失去相应功能;同时又因肺气推动无力而致血行缓慢,在肺内不能充分地“吐故纳新”,血液中的秽浊之物不能及时排出,淤积在血脉之内,久则可使脉道凝涩,失养,弹性降低,发生脉道僵硬,脑脉硬化;另外,当一部分秽浊之物随血脉到达脑之内部,瘀阻于脑的脉络神丛之内,进一步加重其负担,严重影响脑神的功能,可遂发痴呆。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对其他脏腑均有统摄调节作用。如对中焦脾胃失去气化调摄之职,可致其运化不佳,营养精微吸收发生障碍,反过来又可导致气血化生不足;如对肾的气化失职,可发生尿液排泄不利,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可直接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造成气机不畅,大便秘结或失禁。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大便秘结,往往数日一行,痛苦难解。如果长此以往,会使肠中的糟粕瘀久蕴毒,沿经循行于脑,扰及脑之脉络神丛,久之可发为痴呆和其他脑病:如肺气虚卫外功能相对低下,腠理不密,易受外邪侵袭,使体内气机(内环境)屡屡被扰,肺气受损致其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使其气化和助心行血功能减退,久之可致机体加速老化,促其痴呆发生;另一方面,因肺气虚弱,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机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升降失司。可致气不化津,聚湿生痰,浊邪内生,气滞血瘀,这些痰饮浊瘀上犯于脑,致脑神失养,日久则发为痴呆。

4 结论

总之,老年痴呆是全身性病理变化发生在脑部的一种疾病。根据脏腑功能的特点,尤以心肺生理功能失调是其发病基础和关键。《内经》云“血气不足,脑为之不满。”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认为,老年性痴呆以肺气不足,心脉失调,脑乏所养为主要病机。所以,临床施治时要时刻注意心肺的生理功能和其病理变化,如心肺功能失调或已经发生痴呆,应及时地予以有效地调治,以免损及其他脏腑功能或加重症状。保持其“舍神”“主血脉”与“主气”,“朝百脉”的正常生理功能,以防痴呆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重订严氏济生方. 五脏门》,又名《严氏济生方》,10 卷,南宋严用和所著。

[2]《医宗金鉴》,清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汉族医学丛书。

[3]、[7]《类经》,医经著作,共32 卷,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

[4]《医学衷中参西录》,近代中医汇通医家张锡纯所著。

[5]《慎斋遗书》,综合性医书,10 卷,明周文干著述。

[6]《华氏中藏经》,又名《中藏经》,东汉华佗所著。

[8]《丹溪心法》,中医综合性著作,原著为元代朱震亨。

[9]《保生秘要》,明代曹士珩所著。

论文作者:黄衍勋 钱道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老年性痴呆从心肺防治的理论探讨论文_黄衍勋 钱道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