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捧莲[1]2001年在《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是中国美育思想发展的特殊时期,即现代美育的发端期,它力图摆脱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弊病,并对西方美育思想进行有机吸收。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使得有识之士纷纷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救国良药,近代美育也就是他们找到的一个药方。在清末民初,以美育来挽救社会、挽救教育、挽救革命的人和活动可谓比比皆是。从早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到蔡元培、鲁迅、王统照、周玲荪等一大批思想者所提出的美育理论到百资千态的美育实践活动,都生动地再现了美育在当时的流行阵势,给后人留下了丰实的美育经验。 首先,表现在美育的性质和地位上。清末民初教育家们对美育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认识,已突破了以往的理论界限,显示了它重大的理论意义;对美育性质的具体认识也都各有千秋。在当时还存在着几种形式不同的美育救国论,蔡元培则提出了他着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这些理论和学说虽有改革社会的理想和信念,但道路却与历史规律不符。此外,在当时的教育政策、课程编制上已经渗透了相当成份的美育内容,体现了当时美育思想在制度上的影响及其所产生的重大的社会意义。 其次,表现在美育的功能上。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美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心育功能、德育功能以及美育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等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理论阐述。 最后,在美育如何实施上,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理念到实践,清末民初教育家都进行了相当自觉的艰辛探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育普遍化和民众化的实现。 清末民初美育思想为我们现代人武装自己提供了信息资源,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素质教育有着其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谈凤霞[2]2002年在《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进程(1903-1927)》文中提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20世纪初期,这二十多年的现代化成长历程中经历了两种形态:清末民初至“五四”的儿童文学是现代儿童文学的雏形阶段,构成了相对于古代封建蒙养读物的第一次转型;“五四”至革命文学兴起前的儿童文学才逐步确立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大致形态,构成了超越清末民初“准儿童文学”的第二次转型。判别其转型的依据主要是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审美性,包括儿童性与文学性两个层面。本论文论述中国儿童文学在20世纪初期的审美进程,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论述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倡导者的审美观念之构成。从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儿童、对文学的认识经历了由大致的政治认同到本体认同的过程,五四时期的童心崇拜心态更是推波助澜;美育思想对儿童文学也由局部渗透到大力催生,促进了审美性的发展。 第二章论述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形态。从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其内容格调上由少年气的壮美到幼儿味的优美,语言面貌上从文白夹杂到儿童化的单纯,体裁形式上从个别的混沌的摸索走向多种文体的自觉创建。 第叁章论述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困境。一类是偏于“教化”,体现在“未来之民”的儿童观底蕴贯穿、暗含教化的文学观的变相延续这两方面;另一类是偏于“玄美”,表现在“童心主义”所至的玄美和强调“现在”的“儿童世界”的矫枉过正。 第四章论述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整合及其成就。五四时期进行审美整合的努力体现为儿童本位与年龄分期的审美要求、有益和有味的水乳交融这两方面;其成就表现为审美意向的儿童化、审美理想的和谐化、审美范式的现代化。
冯长春[3]2005年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的考察与研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西方音乐传入、新的音乐思潮的发生开始的。20世纪初,西乐东渐与一部分新式知识分子对西方音乐的学习与接受,使得“学习西乐思潮”迅速崛起,学堂乐歌的兴起,是这一思潮的鲜明体现与具体成果;同时,启蒙与救亡的社会思潮也促成了“音乐启民思潮”的形成。世纪之初兴起的这两股音乐新思潮,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此后,20~40年代间,“音乐美育思潮”、“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国乐改进思潮”以及“救亡音乐思潮”陆续登上中国音乐的历史舞台,而“学习西乐思潮”则自“五四”后一直呈现出全面而深入发展的态势,是贯穿整个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的音乐思潮。 音乐美育思潮萌芽于学堂乐歌早期,在“五四”后获得较大发展,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社会音乐生活的丰富以及新音乐的初创,发挥了积极而有力的推动作用。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发端于学堂乐歌中、后期,形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在学习西乐思潮逐步走向深入的背景下而迅速崛起的,反映了一部分中国人热爱传统音乐文化而又拒绝接受西乐影响的“国粹”情怀与矛盾心理。30年代初期救亡音乐思潮的兴起,促使音乐美育思潮逐渐走向式微;抗战全面爆发后,国粹主义音乐思潮也迅速走向衰落。20年代形成的国乐改进思潮则与学习西乐思潮一样,主张学习、借鉴西方音乐的理论与创作技术,改造中国旧有国乐、创造中国新国乐,走中西融合的音乐发展之路。所不同的是,学习西乐思潮主张以西方音乐的形式与技术作为中国新音乐的创作基础,而国乐改进思潮则是主张以旧有国乐的素材作为新国乐的创作基础。这是两种不同的中西音乐交融观,都对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重要贡献。“九·一八”事变后兴起的救亡音乐思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激动人心的一股音乐思潮,它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伟大意志在音乐上的反映。这一思潮下成长起来的新音乐运动,以及此间形成的新音乐思想及其创作,成为救亡音乐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40年代末逐渐发展为占据主流与权威地位的权力话语,其中既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为建国后新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思潮,无不与“新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音乐上的中西关系、古今关系、雅俗关系和主附关系等主要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这些矛盾关系同样在不同程度上贯穿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因而,考察与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的发展及其特点,不仅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的根本性质与总体特征,也有助于我们能够更为清醒地审视整个20世纪中国音乐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更为深刻地理解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诸多深层问题。 深入地了解历史,深刻地理解历史,在历史的回顾中学习历史,在时代的发展中超越历史,是一切历史研究,包括本文在内的根本目的。
姜殿坤[4]2016年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严婷[5]2011年在《清末民初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教育价值观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对音乐教学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音乐教育价值观具有一定历史演进规律,通过研究特定阶段音乐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有助于为改进当代音乐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以清末民初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分析政府音乐教育指导思想以及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教育家、学者的音乐教育思想,归纳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在现代教育创设初期的基本内涵和特点。进而从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叁个维度,分析和总结我国音乐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完善当代音乐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
李海鸥[6]2017年在《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主题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产生,与其对中国传统儒家"乐教"精神的重新认识有关,而从更直接的客观原因上说,则是与近代以来深重的民族灾难及其所带来的求变、求富强、求革新的意识相连。正是出于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现实需要,古老儒家注重音乐外在社会功用的观念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乐教"精神才在新的时代环境中重新凸显并获得新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晚清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改革,尤其是《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也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由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产生于灾难深重的近代社会,因而民族的独立与发展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所面临的第一个时代要求。在此前提下,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又形成了几个阶段性的主题观念:首先是"新民",即通过音乐教育来改造国民性,将音乐教育纳入启蒙的范围,这具体地体现为音乐教育对"尚武"精神的宣扬,进而表现为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其中以"学堂乐歌"为主要的教育载体。在"五四"前后及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随着时代精神的转换,以直接的政治功利性为主导的"新民"主题逐渐被更为深沉且更具文化改造内涵的"立人"主题所替代,对人的情感的完善、审美的陶冶成为音乐教育观念的主导,音乐审美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这一新的主题观念鲜明地体现在当时的音乐教育制度及其实践中,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渗透到以《壬子·癸丑学制》为代表的音乐教育政策之中,同时以"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为代表的普通音乐教育与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代表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在美育的旗帜下进行着自身的"立人"构建。在抗战时期,原有的"启蒙"、"新民"、"立人"等时代话语都纷纷隐退到时代边缘,让位于"救亡"这个新的时代主题,通过音乐教育鼓舞民众,使其投入到对敌斗争中,实现救亡图存的民族任务,成为音乐教育观念的主流,以音乐大众化为基本形式的社会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合唱成为实现音乐教育"救亡"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与此同时,在主流的社会音乐教育之外,仍然存在着坚守音乐教育独立性的音乐审美教育模式,它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强化音乐教育的审美特性的前提下诠释着音乐教育的"救亡"主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晚清以来确立起的民族独立、民族发展的时代任务大部分得以实现,因而音乐教育的"民族"主题逐渐退守到次要地位,代之而起的时代要求则是新获取政权的执政党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加强和巩固革命成果,同时也需要从各个层面上建设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国家"观念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音乐教育展开了自身的阶级性、民族性建设。在推动国家建设的总体要求下,这一时期的社会音乐教育继续发展,合唱依然是其主导的音乐教育形式,但与抗战时期的音乐教育不同,这一时期的社会音乐教育加入了很多阶级性的要素,在维护红色政权的前提下强化音乐的阶级属性,并且对各种非革命性的音乐形式进行批判,成为社会音乐教育观念的主导。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同样把美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加以倡导,但与以往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建立在阶级性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属性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在经历了极左思潮的冲击之后,随着美育被重新确立为教育方针,音乐教育中"人"的要素也在长期的沉寂之后再度凸显出来,"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得到全面的展开,并且显示出了新的时代特色,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化需求、个体化的兴趣在音乐教育中逐步取得主体性地位。在这一基本主题观念的指导之下,新时期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教育体系、教学方法逐渐完善起来,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少有的体系化时代。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北美音乐教育观念的引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受到质疑,部分学者对"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这一观点展开批判,但其批判的落脚点并非是中国当下的音乐教育实际,而是对北美音乐教育观念论争的简单移植,因而批判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谨慎地加以反思。可以说,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是沿着民族一国家一个体这一线索开启自身的主题演进历程的,而在这过程中展现出的规律性要素则既能拓宽音乐教育的发展空间,又能为当代音乐教育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参照。
罗乐[7]2013年在《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写作的背景时代为清末民初,以师范学校作为对象,以音乐教育观的研究作为目的。通过对相关史料、专着、期刊论文的梳理分析,从政府和个体两个层面总结这一历史时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宗旨、观念的特点,探索这一时期师范学堂音乐教育的形成发展的规律,旨在为当今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全文主体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论述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和过程;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论述清末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和民初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这两章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个体教育家层面来分析各自特定时期的音乐教育观的内涵和特点。第叁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透析清末、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变化脉络与规律,探寻音乐学科性质的变化趋势,为当今师范音乐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吴舸[8]2010年在《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打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模式而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光明日报》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研究生比上年增加6.4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086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毫无疑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不断增扩,办学规模持续膨胀,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校园内彩旗招展、横幅飘扬。然而,大学校园欢歌笑语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国家财政投入比例持续锐减、学校贷款居高不下、办学层次盲目攀升、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学校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等。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有鉴于此,必须以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要点,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蔡元培是我国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奠基人,是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蔡元培在出长北京大学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全国的一流学府。蔡元培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不仅在当时领先于世界,而且对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对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体系进行相对完整的介绍,以纠正和避免在缺乏对人物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造成的或将会造成的对人物思想的“误读”,从而,藉此完善与丰富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尤其是有关高教管理方面的内容。并且,从历史发展的视域,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蔡元培以北京大学为试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为此,总结出对现在我国大学改革的启迪与昭示,为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与借鉴。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为蔡元培的教育人生,对蔡元培的成长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介绍。从清末名翰林到新教育创办者,可以看出得志于科场的蔡元培无心于官宦仕途而矢志于革新思想的新教育。他长期游学欧洲,广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之道,为其日后的教育改革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再到担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是蔡元培把其教育理念付诸现实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经验可以说为以后的大学管理提供了一面镜子。第二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渊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来源于叁个方面,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二是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熏陶,其叁是受清末民初严复、胡适、王国维等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第叁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对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追溯以及对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剖析认为蔡元培内容丰赡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二元论的世界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以及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第四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大学的办学目标:五育并举;大学的管理体制:教授治校;大学的职能:研究高深学问;大学办学的保障:教育独立。第五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即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出现问题的矫治与启示。第叁部分为结语。该部分总结了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助益:为当代大学正确合理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对现代大学理念进一步廓清,对遏制教育行政权力泛化、提升现代大学学术权力,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等的启示。
赵燕[9]2016年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文中认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叁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毕红艳[10]2013年在《20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思想变迁之述论》文中提出本文将20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变迁,以时间为顺序,按照序论、本论和结论的结构方式分为叁大部分详细地论述导致其变化的主要思想理念,并总结出在各个阶段不同的思想理念背后实则有一中轴线——音乐美育在做支柱。绪论(第一章):就本选题的选题原因、目的和意义、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创新之点等进行阐述。本论:第二章: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发端。主要讲述的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萌芽(1901—1919),论述现代美育思想在中国的发生以及音乐作为美育手段在中国现代教育中的发端。第叁章:音乐美育的沉浮。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时期(1919—1977),主要阐述美育思想以及音乐作为美育手段在这个时期跌宕起伏的发展状况。第四章:音乐审美教育的繁荣(1978—2000)。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在这个阶段里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繁荣景象,讲述了音乐美育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并且因为吸收外来文化思想而更加成熟。第五章:以审美为核心的舞台。(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盛世(2001—2013)主要阐述人们在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更加清晰地认知音乐美育,为了让它更好的发挥效应,充分吸收中外各路思潮,然后确定课程标准主旨思想的历程。结论:音乐美育是贯穿20世纪以来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思想的中轴线。
参考文献:
[1]. 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 赵捧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1
[2]. 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进程(1903-1927)[D]. 谈凤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3].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 冯长春.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4].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清末民初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演变[D]. 严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6].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主题演进研究[D]. 李海鸥. 山东大学. 2017
[7]. 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研究[D]. 罗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 吴舸. 西南大学. 2010
[9]. 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10]. 20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思想变迁之述论[D]. 毕红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蔡元培论文; 教育杂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