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课程群的文化自信使命与责任担当论文

民间文学课程群的文化自信使命与责任担当论文

民间文学课程群的文化自信使命与责任担当

林安宁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摘 要: 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要与大系出版工程内容相对接,把凝聚了最新学术理念的大系出版工程与学生分享。教师要以较高的理论素养武装自己,让文化自信的理论素养滋养学生。教学者要以名师的榜样为旗帜,积极进取,教书育人,以名师的魅力让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熏陶中实践养成。

关键词: 民间文学课程群;文化自信;大系出版工程;理论提升;名师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落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简称大系出版工程)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大系出版工程是在全面调研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按照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的‘四性’原则编选,以省市自治新疆兵团的行政区域(包括港澳台地区)立卷,属于按体裁归类的民间文学作品及理论研究成果总集。其工作总目标是:到2025年,正式出版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民间文学理论等类别与系列的大型文库1000卷,每卷100万字,共10亿字;建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并通过这一工程的运行,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民间文学为主体内容的社会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保护与发展。”[1]

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迎来国家政策的阳光,同时,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专业课程群又面临着重大的实践与教学的责任。实践方面而言,民间文学课程群的课堂教学,要与大系出版工程内容相对接,把凝聚了最新学术理念的大系出版工程与学生分享;同时,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理论视野的开拓,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民间文学课程的文化自信担当,还离不开民间文学名师育人背景下的文化熏陶的实践养成。

一、大系出版工程是文化自信教学的社会呼唤

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里,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群通常包括《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学》、《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化人类学》等课程。民间文学课程群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因而,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内外,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培养文化自信。政府推动对于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一直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远至《山海经》、《诗经》的搜集整理,乐府诗的整理与传播,近至曾被称为中华跨世纪文化工程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整理出版,以及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运动,无一不对民间文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意义深远的影响。最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之一的《大系》工程,必将推动民间文学课程的发展。同时,《大系》工程与民间文学课程群教学相得益彰,具体而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大系出版工程呼唤民间文学专业教学担起文化自信使命。大系出版工程面向社会,进行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出版。民间文学专业教师既要服从需要,参与大系出版工程,作为学者,或商讨收集、出版事宜,或亲力亲为,站在大系出版工程的第一线。此外,作为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把大系出版工程的背景、意义向大学生讲授,让其从中领悟时代文化自信的需求。

其次,大系出版工程的实践丰富民间文学专业时代内涵。之前,在讲述《民间文学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和《民俗学概论》等课程时,为了与时代结合,显示其时代内涵,总绕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等社会背景。大系出版工程,进一步丰富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的社会内涵,揭示了它的重要时代使命。大系出版工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子项目,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而,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发扬,是当今社会的迫切要求。民间文学专业中有的课程(如《民间文学概论》)虽在普通高校开设了很长的时间,但社会对它承担的文化自信意义,从来没有如此迫切!

再次,大系出版工程与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群学术前沿相呼应。由于大系出版工程“充分吸收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因而,它不仅是对民间文学专业学术前沿的展示,还是对学术前沿的全新实践。以《神话卷编纂体例》为例,它共分五部分,即“一、神话概念的界定二、神话的分类三、编纂原则四、编纂体例

南方民族神话中的雄奇壮美,“肥套”经书中已展现无遗。由于经书中大量化用上古神话,因而,与还愿仪式紧密相连的经书,也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神话时代的雄伟与豪迈。南方民族神话中的雄奇壮美,除了存在于大量的经书等民族典籍中之外,已为人熟知的是壮族的《妈勒访天边》。此神话曾因为韦其麟将再创作为《寻找太阳的母亲》的长诗而广为人知。此神话在新时代又展现出新的魅力。在2001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上,朱哲琴演唱的《壮族大歌》,传播了大江南北,走进了千家万户,其创作原型亦同样来源于《妈勒访天边》。

二、理论提升是文化自信教学的有力武器

理论的厚度、深度决定一门学科的地位,并体现其向其它学科渗透的张力。大系出版工程顺应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为民间文学课程群的建设提供了时代契机。然而,文化自信的观念能否深入听众的心灵,还决定于课程建设的理论高度。民间文学课程群虽然肩负重任,但它相对于文学专业的其它学科,毕竟显得相对年轻,理论的涵养还相对较薄弱。因而,讲授者的理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自信教学的效果。

相比较而言,一些普通高校的民间文学教学群的影响力,随着一批名师离开教学岗位,影响力逐渐减弱。名师的影响力、公信力,不是在一批文件、课题中形成的。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名师的影响力,在学生的口碑之中。

朝老师的演讲,让在座的的师生都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各专业的师生纷纷表示要加强口头传统理论的学习。朝老师以实际的行动,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经典的课堂实践。

五、注意事项”。其中的“编纂原则”中,提出“全面记录,信息完整”,在“忠实记录”的基础上,提出“《大系》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搜集过程中,搜集者应同时对重要讲述人及其讲述过程进行拍照、摄像存档,对其个人生活史进行全面记录。同时以文字与摄影摄像全面记录神话讲述与展示的语境,如讲述人与观众、仪式活动(如庙会、仪典等)与过程、仪式道具,以及承载神话自然与文化景观等因素,并对其中必须说明的细节,以脚注的方式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2]这是对之前“三套集成”志书的进一步发展。“三套集成”志书把神话笼统地纳入广义的“故事集成”志书中,大系出版工程把神话单列一书,更符合神话研究精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对神话讲述人的生活史记录,亦体现了自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以来,对传承人记录等内容的重视,以及对民间文学语境研究的深入。此外,影像记录和数据库的加强,也是近年来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新途径。一系列的新举措,一方面呼应了民间文学课程群的学术新声,也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1 品牌真实性 真实性原指物品具有独特和唯一的特征,在营销领域研究中品牌真实性却有多种含义。Spiggle等[5]认为品牌真实性可以表现为消费者对于品牌能否保持其内在核心理念、文化传统、血统、自然以及外在设计风格等一致性的具体反应;Beverland[6]认为品牌真实性与品牌原产地、生产工艺、设计风格等方面传承有关;Napoli等[7]将品牌真实性理解为人们对品牌文化传承、设计风格、象征意义、怀旧、质量承诺、真诚、工艺等品牌要素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独特性的主观判断。

南方民族文化中,普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还以“肥套”为例,仪式既是敬奉神灵,也是敬畏自然[10]。搭建红筵神坛所用到的竹子,在砍伐前,师公亦上香祭拜。主家所用的竹子,以一只公鸡换取他人的竹子,在自然形成的习俗,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肥套”所体现出来的文化,除了吸纳汉族古籍的大量神话故事之外,还把壮族歌唱艺术,瑶族的乐善好施的瑶王形象,都融汇在“肥套”的歌舞之中,体现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肥套”仪式的多重文化价值,也深得世界各国喜爱。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被邀请到过日、韩等国进行展演,也吸引了多国友人前来考察、研究。

学生对于民间文学专业的认识,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有所感悟,把文化感染力领悟力,爱上了民族民间文化,做到文化自信教育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因为有刘守华老师的长期耕耘,辛勤付出,从而为学生的自信教育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民间文学课程群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前沿理论的开拓与运用。朝戈金[11]老师对于民间文学、民俗学、民族文学,甚至文哲专业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丰碑。他以良好的学养及不断的探索,以国际视野、跨学科视野,近二十几年来,不断地拓宽口头传统的理论深度,为民间文学专业群注入活力。他的演讲常常能为听众提供了风瀑式的学术思考[12]。如他最近(2018月8日)在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进行的演讲[13],堪称民间文学教学的典范。他以《“口传”与“书写”》为题作演讲,从“人类会说话的历史”、“语言VS文字”、“口头创编大师及其语词艺术”、“书写技术和书面文学”、“文学的口承与书写”、“口头性与书面性:大论战”、“口头传统:一个新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人类非遗的缘起”和“互联网时代的口承与书写”等方面阐明在人类历史上,人类会说话的历史远比以会识字的历史长,口头艺术与书面艺术一样,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文学的口承和书写有不同的创编、传播和接受规则。过去,在对待人类既有文明成果时,则重书写轻口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人类非遗工作的开展,把口头传统项目放在第一位,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纠编。口头传统(民间文学课程)不只是一个三级学科,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方法,对于重新审视文学现象,以及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库分析,都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14]

据了解,《安徽省淮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期限为2011—2020年,重大项目展望至2030年及以后,规划区涉及10个省辖市的52个县区,2010年人口规模为4035万人,占全省的59%。规划提出,要以防洪保安、供水保障、生态保护为重点,加快推进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相适应的综合水利工程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5.1.1 运用竞赛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实验表明在课堂中运用竞赛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育理念。竞赛要素的融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索与求知欲望,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积极影响。

当然,民间文学课程群所反映的理论观念,远远不止这些。教师若深入学习、挖掘,定能以更好的理论武器,把民间文学课程群阐述得更深入,从而更好地把文化自信的理念,自然而然地根植于每个学子的脑海之中。

三、名师育人是文化自信教学的耀眼旗帜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是因为有高楼,而是因为有大师。大师是高校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就民间文学课程群而言,拥有一批大师从教并不现实,但有一批立志成为名师的专业教师,是可以追求的目标。

在路面结构层不发生开裂的前提下,采取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案,不仅能保障道路的通行安全,而且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新老路基工后差异沉降控制标准。首先,逐次改变桩体参数,即桩体模量、桩体长度和桩体间距;确定桩体参数后,再逐次改变格栅参数,即格栅模量和格栅长度,对比不同工况组合的横坡度和强度发挥率变化规律,最终确定合理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和处理方案。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的31%[7]。研究[8]发现,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细胞增殖、凋亡、紊乱、肿瘤基质及肿瘤周围血管形成等因素与之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受到IL、TNF等细胞因子的调控。因此,对IL、TNF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群的课堂讲授,需要把几方面的理论吃透、讲透,才能增加课程内容的厚度,在轻松的交流中做到文化自信的养成。中国的民间文学专业课程群,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根基。同时,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化,置于世界文化格局中展现其文化多样性价值,为疗治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现代病,提供源源不断的传统文化营养。以南方民族民间文化为例,一以贯之的是带着朴素辩证思想的阴阳理论、五行思想等,追求雄奇壮美美学的天地起源神话美学,具有生态美学观念的天人和谐、人与自然共生思想,崇尚道德的孝道思想,追求和谐之美的团圆理念,崇尚文化多样性的多民族文化理念,等等。以广西环江的毛南民族文化重要代表“肥套”为例,从民间文学的视角而言,“肥套”经书中的神话故事,蕴含着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如《红筵过桌集》[3]中唱述:“福连绵[4],福连绵,三光移步论平章。春夏秋天炎炎起,三冬一季正是良。天下凡阳好求福,古今依裕正还筵。日里太[5]阳金鸟现,夜里燎原月兔星。天上分明光照定,气之轻清覆为乾。地下辉[6]煌光凡土,气之重浊载为坤。出在昆仑如明镜,人民百姓万物成。皇[7]帝朝庭光照得,九洲六国尽经朝觐。”该经书是毛南族做还愿仪式中所唱诵的。在“肥套”仪式中,师公为毛南族主家男子还愿,所还的愿又包括红筵(还婆王愿)和黄筵(还雷王愿)。以上经文是让三光神请三元、社王、欧官、五娘、婆王等神灵前来红筵现场,领受主家的答谢,并保佑主家儿女满堂,合家平安。“日里太阳金鸟现,夜里燎原月兔星”,太阳金鸟与月中玉兔,反映了毛南族对汉族典籍中的太阳鸟神话与月亮玉兔神话的接纳。以太阳与月亮做对应,亦体现了毛南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相生思想的活态传承。气之轻清为天,气之重浊为地,这与汉族典籍《三五历纪》所述的天地来源神话一致。毛南族所传承的阴阳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意蕴,它对于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曾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肥套”中,五行思想也处处可见。如经书中陈述:“仙官父母大威灵,同婆取子你一名。广坐楼前给红袋,花儿正爱五色装。丹桂花香入身妹[8],枝枝结队上桥梁。仙官本骨本家儿,春天看鸭在塘池。天上不欺你孤寡,金星说话问因愁。后入东楼管花应,未生先定与才郎。东朝甲乙贺木栏,枝枝结子满敖山。引转东南及西北,五方花色上桥行。”[9]经书叙述了婆王给主家送花的情形。送花,即送子女。这里提及的“五色装”和“五方花色”中的“五”,不仅仅是口头传统中的程式,更是五行观念的体现。在经书中,不仅花有五色,方位有五个方向,在选吉日时,有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择日、算命,虽已被当代文化挤到角落,但在中华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如韩国,在当代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提倡传统文化的复兴当今时代,中医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五行观念几乎贯穿了中医的全部精髓。因而,即使在毛南族的“肥套”经书中,我们仍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身影。

名师的教学如何有效地使文化自信教育自然地养成呢?以刘守华老师为例,笔者曾在其门下学习三年多,耳濡目染其教学方法,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得知其多年从事民间文学课程群教学的特点,现总结一二。

当前教学改革方面,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精神的倾向。对于理工科而言,教学技术可能较为重要。但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最能打动人的,仍是榜样的力量。提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课程群教学,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不是哪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多新颖,教学手段有多高超,而首先的是哪位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其崇高的师德和持续的影响力。钟敬文老师不仅被北京师范大学所珍视,还被公认为20世纪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大师。有了这样影响力的人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教学群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因此,它为全国民间文学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民间文学专业研究专家,他们是坚定地拥有文化自信的专家、学者,也为众多学子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大师对于学校、专业教学的影响力,都无法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

首先,名师以终身从事民间文学事业为己任。刘守华老师在大学期间,就立志为民间文学事业奋斗终身。他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曾受到韦其麟的激励。上世纪五十年代,刘守华老师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当时韦其麟是武汉大学的在校生,发表了长诗《百鸟衣》,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刘守华老师受到启发,认为民间文学事业大有可为,从此决心走上民间文学事业之路。[15]他从教六十多年,一直从事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他科研与教学并重,科研成果丰硕,《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文化学通论》和《民间文学导论》等专著,促进了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他还专注于教学工作,培养出陈建宪、黄永林、林继富、刘晓春、肖远平、孙正国、覃德清等一批卓有成就的民间文学专业学者,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聆听他教学的本科生更数不胜数,学生尽管就业方向多样化,但经过民间文学专业的洗礼后,大多都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心,为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贡献各自的力量。

其次,名师淡泊名利,以民族文化大业为重。刘守华老师从教六十多年,经历了社会变迁的风风雨雨。但不管是上世纪阶级斗争为纲的六十年代还是“全民下海”的八、九十年代,刘守华都从未丧失过对民间文学事业的热忱。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守华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形下,接待美籍华人丁乃通的到访,促进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与国外的交流。他甚至把丁乃通先生接到自己的家里吃饭,把丁乃通捐献给华中师范大学的课酬,用来购置教研室藏书用品。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刘守华老师始终矢志不移,始终为民族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作贡献。他对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深入,堪称中国第一人。

再次,名师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深入细致、诲人不倦。如黄永林进入大学后,“当我把自己的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探究民间文学问题的想法给刘先生谈了后,他积极鼓励我要保持这难得的兴趣,支持我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希望我好好学习相关理论打好基础,从小处入手开始研究。是恩师的授课风范,以及对我的期望引领我这个无知小子开始学习钟敬文等民间文学大家的论著,激发我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的兴趣。”[16]在本科教学中,刘守华就以硕士教学的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向学生之路。不仅如此,刘守华老师很早就在本科教学中,开设民间文学兴趣班,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让本科生很早地参与到学术活动之中。参加兴趣班的一部分同学,如覃德清、林继富、肖远平等,正是当今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而一些同学,如何玉嘉、李朝煜等[17],尽管他们后来未从事民间文学专业的教学,但民间文学课程对于他们形成民族文化自信心,已是自然养成之事。笔者上刘守华老师的课,虽博士课程,但他每次都认真耐心讲授,认真批改作业与指导毕业论文,可以想见,刘老师从事的本科教学,同样是敦敦教诲、殷切期望的啊!反观我们当前的民间文学专业群教学,若教师们同样以巨大的热忱投入到民间文学教学事业中去,何愁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不到养成呢?

第三方如果在信息分析中对开发商采取包庇行为,会给业主的决策带来影响。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业主应在合同设计中加入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条款来激励和约束第三方。而业主和开发商之间也需要设计一份平等互利、目标能够达成一致的合约,既要充分的考虑到双方的利益,又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为双方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提供前提条件,互相约束和规范行为。使双方能够自愿自觉的去履行合约内容。

民间文学专业群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对象,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理应肩负起文化自信的教学使命。要把文化自信做到学生学习的自然习得及习惯养成,则需要教学者参与到文化建设的工作之中,还要以较高的理论素养武装自己,让民间文学课程群的文化自信营养滋养学生。教学者不能安于现状,被动应付,而要以名师的榜样为旗帜,积极进取,教书育人。果真如此,民间文学专业群必能真正担当起民族文化自信教育的重任!

归一化处理后,C1、C2、C3、C5的各权重值为:ω11=0.109,ω12=0.413,ω13=0.283,ω15=0.196.

参考文献:

[1]内部资料《〈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通讯(第一期)》第2页。

[2]内部资料《〈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通讯(第二期)》第29-35页。

[3]此经书是笔者于2017年11月26日至29日赴环江调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套”时所收集,为师公谭献刚(谭献刚,毛南族,1964年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坝屯人。)所用的经书。

[4]经书原为“棉”字,笔者认为其记“绵”之音。

[5]经书原为“大”字,笔者认为其记“太”之音。

[6]经书原为火旁加一个营字,笔者认为其记“辉”之音。

[7]经书原为“王”字,笔者认为其记“皇”之音。

[8]身妹,即妹身,定语后置。笔者注。

[9]见谭献刚经书《红筵过桌集》。

[10]“肥套”仪式中敬奉的神灵有一部分是自然神,如黄筵中敬奉的雷神、雷兵和土地公等等。即使是其它神灵,与三界公等,也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11]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他的国际学术兼职有: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国内学术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江格尔研究学会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担任《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口头传统》、《文化分析》等十余家中、美、俄、蒙古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有著作论文和翻译在中、美、日、俄、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刊布。代表性著述有:《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史诗学论集》、《千年绝唱英雄歌》。

[12]陈金文老师(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私下里与笔者形容朝戈金老师的演讲,笔者深表赞同。

[13]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11月16日的官网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到文学院开展学术讲座》,详见http://www.gxtc.edu.cn/xwzx/xshd/2018/11/16/16153.html.笔者是朝戈金老师演讲的主持人。

[14]以上内容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到文学院开展学术讲座》的报道。笔者也是该报道的主笔者。

[15]笔者就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期间,刘守华老师曾亲授《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比较故事学》等课程。他受韦其麟的影响,走上民间文学事业的经历,乃是他在课堂上所说。

[16]笔者与何玉嘉、李朝煜是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同事,他们多次谈到刘守华老师组织的民间文学兴趣班活动,让他们对民间文学深存眷恋。

中图分类号: D0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9410(2019)05-0056-06

收稿日期: 2019年2月25日

项目基金: 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课程群建设和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JGZ13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林安宁(1972-)男,广西苍梧人,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学和民俗学研究。

(责任编辑:韦吉锋)

标签:;  ;  ;  ;  ;  ;  

民间文学课程群的文化自信使命与责任担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