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灌输对象的转变与灌输观念的更新_列宁选集论文

论新时期灌输对象的转变与灌输观念的更新_列宁选集论文

浅谈新时期灌输客体的变化与灌输理念的更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体论文,浅谈论文,新时期论文,化与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0年前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列宁的灌输理论是针对当时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自己产生社会主义思想而提出的。灌输理论在以革命和战争为主题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人、农民的阶级觉悟,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人阶级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灌输理论有没有过时?以及如何根据灌输客体的变化更新灌输理念?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课题。

一、列宁灌输理论提出的客体依据

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他们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能够自发地成立工会,组织罢工,同个别资本家进行斗争。但是,“这些罢工本身是工联主义的斗争,还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斗争;这些罢工标志着工人同厂主的对抗已经激起,但是工人当时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同整个现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17页。)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由于受历史条件、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不能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也不会把阶级的利益同整个社会政治制度联系起来,参加到推翻整个剥削阶级的政治革命中去。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反映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只有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才能产生。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引用卡·考茨基谈到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新纲领草案时所说的一段“十分正确而重要的话”:“现代社会主义意识,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可见,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并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东西。”(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25页。)因此,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17页。)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只能“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17页。)既然工人运动自身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就“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18页。)灌输的目的是启发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觉悟。列宁指出:向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其目的正是为了“启发无产阶级去认识所担负的先进的革命任务”(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703页。),从而自觉地为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而奋斗。1900年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一文中就曾明确地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285页。),要将自己的思想理论“灌输到群众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种方面的素养”。列宁认为,只有通过灌输,工人阶级才能由自在的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担负起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历史任务。如果不进行灌输,单靠工人运动自身不但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反而会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正如列宁所说:“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17页。)因此,列宁认为,对工人阶级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灌输是非常必要的,灌输是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灌输客体的时代特征及其对灌输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已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灌输客体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列宁的灌输理论所提出的客体依据是否已经不存在了?灌输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澄清的问题。

灌输客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否自然而然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能否自发地成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其一,科学文化知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二者不能互相替代,自行转化;其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同任何科学的思想理论一样,不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产物,而是在吸取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因此,它不可能自发产生,不学而知。其三,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占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存,不同经济体制的交织,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各个阶级都力图通过“灌输”使本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公共文化和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仍然是新时期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灌输客体虽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其需要接受理论灌输的本质没有改变,列宁灌输理论提出的客体依据依然存在。

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今天的灌输客体与列宁时代的灌输客体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使灌输客体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这些变化对灌输活动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传统的灌输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了解灌输客体的时代特征,并根据灌输客体的变化更新灌输理念,拓展“灌输”空间,创新“灌输”方法,提高“灌输”效果,使灌输理论在新世纪永葆青春和活力。

灌输客体的时代特征及对灌输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灌输的接受程度下降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的发现”,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主体意识作为人的精神自觉,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价值实现等。个体主体意识的普遍发展无疑是人类对自身的自主地位、主体能力和价值自觉认识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因此,个体主体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生价值讨论的深化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人们抛弃了传统的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的观念,主体意识迅速觉醒,渴望摆脱权威、摆脱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灌输客体的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他们对传统灌输的接受程度大大下降,不再满足于上传下达、硬性灌输的方式了,而渴望兼收并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灌输信息,按照自己的判断决定接受内容。

2.批判思维日益发展——对灌输内容的科学性要求加强

批判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是随着人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和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们对“文革”中的盲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那种“左”倾思潮和假、大、空的思想政治工作重新进行了审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批判思维的发展和对传统灌输的抛弃。人们学会了质疑,学会了逆向思考;敢于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甚至,有人对灌输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把灌输当作“左”倾的代名词。灌输客体的这一特征,使得他们在接受灌输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接受灌输,而是对灌输内容进行反思和质疑,甚至排斥灌输。就对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物质追求逐渐攀升——对理论灌输的需求意识呈现出弱化的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驱动和现实的需要,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上升,汽车、洋房、旅游、健身已成为现代人的四大追求,信息投资、品牌消费、人际网络、文化快餐已成为当今的时尚。而“精神营养不良”的青少年则日益增多,“文化沙漠”在日益蔓延,“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愈演愈烈。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攀比之风盛行,物欲不断膨胀,而精神追求贫乏,理想信念动摇,对理论灌输的需求意识呈现出弱化的倾向。这样,就使得理论灌输的空间越来越小,理论灌输的难度越来越大。

4.思想现念更加开放——对灌输途径的多样性需求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化,人们的胸怀视野更加开阔,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求人们有纳百川以归大海的胸怀和气魄,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与技术合作,借鉴人类一切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这样,就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单维型、封闭式的思维模式,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开放式思维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再拘泥于一个狭小封闭的领域内,而是伸向更加广阔的天空。这就要求我们在灌输的过程中,更新灌输途径,以更加开放的方式、更加灵活的手段和更加丰富的载体来开展灌输实践,满足灌输客体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三、新时期灌输理念的更新

灌输活动是针对灌输客体而言的,灌输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灌输客体对灌输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因此,灌输理念的更新应围绕着如何调动灌输客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他们当作能动的、具有独立意志的人来展开。

1.强调灌输过程的互动性。

在灌输过程中,主客体关系是互动的,没有这种互动,灌输就不可能深化。现代社会灌输客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都使得灌输过程的互动性日益明显。诚然,灌输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主要是针对灌输实践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任务要求、保证措施的鲜明化、系统性和强化性而言的,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实施手段上的强制性。因此,灌输教育的强制性是相对的,而互动性是绝对的。灌输者作为主体,具有能动性和诱导性,居于主导地位;受灌输者虽然作为客体,但并不是一味地居于被动地位,也会以其能动的反作用对灌输者产生影响,有时还会把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在主动开展的学习、研讨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接受灌辅。因此,在灌输过程中,强调灌输过程的互动性,激发灌输客体主动参与灌输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灌输客体能动的实践过程中,外在灌输才能成为对灌输客体有价值的活动。反之,如果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只能复制教育者事先编排好的程序,那么,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思想处于消极封闭状态,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这样,教育客体的主体活动就很难实现。因此,灌输主体在灌输过程中,必须改变灌输理念,从传统的以灌输主体为中心,“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以灌输客体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坐标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把灌输客体真正作为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2.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

灌输客体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批判思维的发展,都对灌输接受的选择性增强,对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正如列宁同志指出的:“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274页。)因此,我们在坚持灌输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同时,要着重其运用和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体现时代气息的新内容。就当前而言,在灌输内容上,要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为他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以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解决人们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思想困惑。

其次,不断拓展灌输内容领域。未来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即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灌输教育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着眼于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扩展工作视野,拓宽教育领域,在坚持政治素质首位的前提下,按照培育“四有”新人的总体目标,把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一同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种素质互融互促,共同提高,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

再次,将理论灌输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在于它能随着客观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自己、更新自己,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理论“灌输”的落脚点应该放在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充分研究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并为人们做出客观、辩证、科学的解释,以指导受教育者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关心群众生活和工作,尽可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如果只讲大道理,不注意解决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理论“灌输”就会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性

在改革开放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灌输环境、灌输内容以及灌输的主客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灌输的方法和形式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而不是囿于传统一成不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从硬性灌输向软性灌输的转变。从直接灌输向间接灌输的转变;从显性灌输向隐性灌输的转变。将理论灌输融入管理之中,融入活动之中,融入文化之中,融入媒体之中,融入环境之中。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宗教教育对我们不无启发。西方国家的宗教影响之所以历经千载,经久不衰,就在于西方宗教在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宗教改革,使宗教内容日益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宗教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色彩。比如,西方宗教对现世的人给予特别的关注,注重解决公民日常的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努力发挥其特殊的精神抚慰作用。现代宗教努力适应现代人的要求,使许多教会不单是宗教灵修的场所,而且成为集礼拜、社交、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场所。在教育手段上,他们注意将灌输性与渗透性、公开性与隐蔽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思想政治灌输应以此为鉴,进行教育手段的创新,摒弃过去单一、呆板、生硬、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的辐射作用,加大灌输的覆盖面,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力求把严肃的宣传主题以生动形象、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要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借助于文学、艺术、美学等形象化教育方式,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理论灌输集育德性、知识性、交互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由“平面”走向“立体”,由被动走向主动。

4.强化灌输客体的内化过程

灌输客体对灌输内容的接受过程,也是将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与人的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发生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与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诸如人的需要、动机、信念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发生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要想使灌输活动取得实效,就必须强化灌输客体的内化过程,从灌输客体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使灌输活动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和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要引发灌输客体的内在需要。需求意识是灌输客体自觉接受灌输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灌输目的的基本条件之一。人有多种需要,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人的某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培养和激发。但是,人的精神需要则是后天社会教育的产物。特别是对理论灌输的需求意识,不是天生自发产生的,要依靠后天实践环境的培养和造就。因此,灌输主体要想办法引发灌输客体的内在需要,把灌输主体的灌输过程变成灌输客体的主动求索过程。对此,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我们颇有启发。

布鲁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再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和操作过程,最终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原则,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呢?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的具体主张,即让学生置身于将来可能遇到的有关问题的情境之中,激发起他们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的探索精神,从而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求索。由此观之,我们的灌输活动也应该贴近灌输客体的现实生活,可以在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之上,通过答疑解难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可以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让灌输客体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以往的灌输教育之所以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对灌输客体的需求意识的培养和开启,结果造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你讲你的,我想我的”的被动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灌输客体自主意识和利益观念的增强,他们对理论灌输的需求意识呈现出弱化的倾向,使灌输教育增添了新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从激发灌输客体的内在需要出发,努力开启灌输客体思想政治需求意识这把“锁”。

其次,要刺激灌输客体的无意注意。要想使灌输活动富有成效,还必须选择适当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引起灌输客体的无意注意,进而逐步改变他们的认知,促使他们接受灌输。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凡是新奇的刺激、反复的刺激、富于变化的刺激;与认知客体已有的观点和知识经验相一致的刺激;能满足认知客体内在需要的刺激;以及能对认知客体构成触动的强烈刺激,都能引起认知客体的无意注意。认知客体只有首先注意到传递的信息,才能进一步了解其灌输的内容,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及其接受的程度。所以,作为信息的传递者,灌输主体应该首先了解灌输客体,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爱好和需要,以便将新知识的灌输与其已有的知识更好地结合,满足其内在需要。同时,要引起灌输客体的注意,还必须更新灌输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运用声音、色彩、画面等对灌输客体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产生强刺激,从而集中其大脑的注意力,以增强灌输的感染力,达到更好的灌输效果。

再次,以情动人,加大灌输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事实上,理论灌输的过程就是灌输者与灌输对象的情感交流过程,情通则理达。在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情感是动力,是决定人的思想意识形成的决定因素。对灌输者的尊敬、喜欢、爱戴,会产生亲近、信任、服从的心理和行为;相反,对灌输者的鄙夷、厌恶和反感,也会产生疏远、排斥和否定的心理和行为。可见,要想改变人的观念,必须首先触动人的情感。灌输者只有对灌输对象付出真情,关心其疾苦,体察其痛痒,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才能感染灌输对象,赢得灌输对象,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注:《列宁选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255页。)

最后,培养和调动灌输客体的意志因素参与灌输过程。思想意识的形成和改变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需要打破原有的价值体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破坏原有的心理平衡,这就需要灌输客体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挑战自我的勇气。因此,灌输主体要努力培养灌输客体的意志品质,通过拓展训练、挫折教育、树立榜样、自省慎独等方式培养灌输客体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

标签:;  ;  ;  ;  ;  ;  ;  ;  

论新时期灌输对象的转变与灌输观念的更新_列宁选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