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评价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评价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程序委员会认为,当今世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疑难问题,都与教育评价问题有关,教育评价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教育评价的范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化教育评价(quantitative evaluation ), 另一类是质性教育评价(qualitative evaluation)。这两种不同评价范式体现着不同的评价观念,追求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量化评价是指对数学教育要评价的内容,通过教育测量、统计等方法和手段,收集数据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处理,找到集中趋势的量化指标和离散度,给出综合性定量描述与判断。量化评价的认识论基础是科学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定量的研究和量化的数据才是科学的,得到的结论才具有可信度。量化评价是与教育对于科学化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一直占据着评价领域的主导地位。量化评价通过精确的数据,如集中量数(含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倒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和差异量数(如四分位差、百分位差、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等)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从而揭露数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但是数学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单纯依靠数字来刻画教育现象,完成完整的教育评价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单纯依靠量化评价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第一,量化评价运用分析的方法,把那些能够量化的因素作为评价对象,从而忽视了教育中那些不可测量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因素是无法量化的,如学习的抱负、态度以及成就等;学生的学习经验是最重要的,而它的不可测量性,恰恰是量化评价所忽视的。第二,量化评价往往以预定目标为评价标准,把教学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排斥了教育中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量化评价信奉一元的评价标准,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没有从完整统一的观点来看待教学,把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转化为局部性。
那么,什么样的评价才可以克服上面的缺陷,能够客观而详实地去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生活、学习方式呢?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质性评价便被提了出来,而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质性评价,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达成理解。质性评价也叫自然主义评价(naturalistic evaluation), 它反对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成数字,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丢失重要的信息,而且反馈结果往往在一单元或一学期结束后才给出,落后于教学活动。质性评价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也就是说,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应该“防患于未然”,而不是象量化评价那样做,“事后诸葛亮”。而且,通过评价,应该使被评价者感受到关怀,充满希望,并有明确的改进方向。
再就是评价主体的问题。在量化评价中,教师似乎天经地义的是评价的主体,根据固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既不允许学生提出目标,教师也不会通过对话来调整和发展目标,这样,就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相互对立的位置上。其实,教学活动是一种双主体活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量化评价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却被排除在评价活动之外,这种评价就很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质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师之外,学生可以加入到评价的过程中来,进行自我评价;家长、其他同学、其他教师、社区人员也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下面,本文就介绍两种典型的质性评价。
1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
档案袋,英文单词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的意思, 最初使用这种形式的是画家和摄影家,他们将自己的代表作汇集起来,向委托人展示,后来这种做法应用到教育中,指汇集学生的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
档案袋在于帮助学习者成为对自己的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能力和进行非正式评价能力的人,通常被作为提高学习质量的工具而使用。档案袋里通常可以包含林林总总的内容,如对教师提问的最佳解答;学生开发出的原创数学理论;对数学期刊的评论或学生写的数学家传记;对问题解决的最佳描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学生探究过的数学理念的图解、概念图;与他人合作得到的启示;比上一次有很大进步的考试试卷;对选择内容的说明和对取得成果的反思记录等等。
通常,要放入档案袋中的内容,是由学生和其他同学商量决定的,必要时可以请教教师帮忙。评定的基础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获得的成就,这也是档案袋评定的实质。档案袋评价的意义在于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评判和反思自己的进步。在传统评价中,考试对学生而言有种神秘感,从标准制定、考试内容的选择和分数的评定,学生都被排斥在外。档案袋评价则不同,学生成了选择档案袋内容的一个重要决策者,也就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而且,学生可以描述自己作品的特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实现的目标等,培养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而且,通过查看学生的档案袋,教师可以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看到很多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的转变和取得的点滴进步,取得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对教师而言,档案袋评定就是把课程、教学与评价结合起来,贯彻到日常课堂生活中去。
2 苏格拉底式评定
苏格拉底式评定方法,是把学生在“班级参与”与“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按照既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作详细的记录。其实,“评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ssidere”,意思是“坐在旁边”。而苏格拉式评定也恰恰是让教师坐在旁边来观察学生的表现,观察记录可以作为平日的测验与考试的有益补充,从而对学生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它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
传统的课堂讨论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教师既是讨论主题的提出者,也是讨论方向的引导者,甚至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是由教师来掌握的。这种形式的讨论,不能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因为这种形式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表现机会;二是因为对课堂讨论进程缺乏客观的记录,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难免失之偏颇。这种“课堂讨论”是不符合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的要求的。苏格拉底评定法所关注的问题是:“在问题讨论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多地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取得的进步,讨论要怎样才能成为对其进行可靠的依据?”
苏格拉底研讨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教育结果。在这点上,苏格拉底式研讨法与传统评价的做法相同,但传统评价只是把目标作为评价的标准,而苏格拉底研讨法则注重评价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结果。
第二,选定研讨采用的文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数学定理或者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第三,教师提出一个初始问题。这一步是很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研讨的质量。苏格拉底式研讨法开始于一个起始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在问题研讨过程中引发学生之间的对话。
第四,详细记录研讨过程。记录应当完全客观反映研讨过程,它是进行评价的客观依据,通过对一系列研讨记录的分析、对比,就可以对每个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出评判。
值得说明的是,教师可以把学生“骄傲的时刻”记录下来,给家长看,同时,教师还可以请家长写下学生在家里学习的情况,譬如怎样克服作业中的困难,这些材料都可以成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可见,苏格拉底式研讨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还提供了一种教学改革的思路。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当前各种质性评定方式的一种共同趋势。
质性评价虽然有它的种种好处,但是,经常会有一些不严密之处,并不能完全替代量化评价,很多信息的收集、分析还是要依靠量化评价来进行,所以在数学教育中,要充分协调这两种模式的评价,将两种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收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