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歌教学之魂——龙泉明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龙泉论文,之魂论文,诗歌论文,访谈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左:龙教授,作为一个知名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您能给我们《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读者朋友们谈谈您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看法吗?
龙:当然可以。不过,我先申明一点,看法肯定是有的,但正确与否,或者说是否有偏颇,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下边的谈话只能是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不一定要求他们照单全收。
左:这个自然了。我们任何一种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刊物,都应该只起参考作用。我们向来反对那种太实用的办刊方式,有些杂志刊登教案,老师就可以拿到课堂上去照着讲,因而认为那杂志好。实际上,那到底是好还是怎样呢?
龙:我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和五六十年代有不同,那时注重培养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特别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一般作法是通过文学名著的学习探讨,对作品的精神、技法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写作精神。那时作文写得很多,有时是老师安排写,有时自己写,学生大多有兴趣。因为那种训练不是机械的,完全是在感受生活、对语言感性把握的基础上写作,并非从技法的把握上去写作。学生自发训练,大量的生活语言进入习作中,就易培养出对语言的悟性,有对活生生的语言处理的能力。有这基础,上大学再学学语法、修辞技巧,对语言的把握从语感上升到理性,二者结合,写作能力自然能提高。我总认为,中学时代应着重文学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写作方面则应从语感出发把握事件,上升到了较高的层次再从理性把握。
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多机械化,完全从应试出发,把精彩的文学作品用数学的方式、机械的方式、物理的方式分解了,学生得到的不是文学的收获,而是一种实用的死板的感受,把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扼杀干净,完全背离了文学、语文教育的初衷和规律。
语文学科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回归文学的本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素养,获得精神的感悟、陶冶,有利于奠定精神的根基。文学教育是整个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它可以获得一种美感和美的享受,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事件、处理事件的一种能力。现在青少年最缺少的是审美的品格和能力,太现实了,这与中学语文教学不注重文学修养的培养有关。文学具有教化作用,可以提高人类高雅的品位和素养。不管以后干什么工作,最根本的美感积累、文学兴趣、审美品位都很重要。有了这些,就能保证人的健康发展。要知道,单纯的政治教化不是根本,它会导致负作用。而良知的培养,通过文学教育培养人们真、善、美相统一的品格,才是促进社会文明的根本。现在的教育把这一环割裂了,后患无穷。这种现状的产生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问题,还与中学语文的选文有关,它更多的是注重政治教化。
左:说到选文,不知龙教授对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诗,诸如选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有些什么看法?
龙:中学语文从文学教育出发应选诗。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结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而被看作是艺术中的艺术。通过诗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把握文学的品性。再说,我们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传统的文学中,诗是最受重视的,成就也最辉煌,几乎一切作家都以诗作名世。因此,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也不能不选诗。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如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是说不过去的,那又怎能培养民族感情呢?
“五四”以后的新诗在现代文学中仍有很重要的地位,尽管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小说、戏剧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诗并没有因此被削弱。而且,“五四”新文学也是以诗开路的,它既吸收了西方诗歌的营养,同时也借鉴了传统诗词的经验,内在精神上是与传统的文学品格相通的。
郭沫若、艾青等人都是中国现代较重要的诗人,在思想倾向上与革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与主旋律一致。但中国新诗远远超越了这个范围,诸如现代主义的诗歌成就是相当高的,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以穆旦为代表的九月诗派。六七十年代,大陆基本上消失了现代主义,而在台港一直在发展盛行。新时期以后,舒婷、顾城等人的朦胧诗又接上了现代主义的潮流。中学语文教学不应忽视新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存在,应把现实主义之外的其它流派的诗,特别是现代主义的诗歌纳入视野。
当然了,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但现代艺术毕竟是现代人把握事件的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如果忽视了它,对青少年审美方式和意识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左:选诗确实是应注意丰富性,尤其是注重艺术性,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请问龙教授,您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呢?
龙:诗歌教学应从诗歌本身特性出发,多在阅读中去品味,把握诗的韵味和意趣,不能机械化,不能死板。“诗无达诂”,我们理解诗词应比较宽容,绝不能机械庸俗,非此即彼。不能把一些词语抽出来去分析,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从意象出发去把握,注意培养一种诗歌的悟性及对诗的无穷韵味的追寻的乐趣,真正获得审美的陶醉、愉悦。
对于诗词,过去的一般老师只讲一个大意,主要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及总体把握。
左:古语说,“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龙:是的,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其实,不只是诗词,概言之,语文学习的根本也就一个字——读。读,是语文教学之魂。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牢记这一点。
左:说得好。龙教授,我会通过我们的杂志把您的这一观点作重点宣传,让所有中学语文老师都知道。这里,就诗词的问题,我还想请教龙教授一个问题,您能结合2000年高考所选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谈谈您对新诗考试的看法吗?
龙:中高考考古诗词是传统题目了,关于新诗鉴赏,现在也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对此,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是,新诗考试应有多种形式,目的应落实在考察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把捉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上。像对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的考试方式是不错的,抽出诗眼让学生去分析、把握,如果对整首诗不了解就很难把握住。学生只要有诗的感悟能力就可以去阐释它,发挥它的意义。只是作为出题者,设计考题应从诗本身出发,允许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和感受,只要能自圆其说又是从诗出发的答案都应肯定。比如对诗中“母亲”的理解,可具体实指,也可以抽象理解为一切的创造者,开拓者,成功者,收获者,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共同的特点是已经疲倦了。
针对去年高考的选诗,我想说一点,中学课本的选诗不能过于浅显,而应有一定难度。可以由浅入深,越向后难度越高,这样不仅便于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审美追求欲望。一切典范之作都有一定难度,有多重含义,有多种解释,阅读时就应具有较强的鉴赏能力。像舒婷的《致橡树》就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不仅是现代女性的独立宣言,它更强调现代人的独立个性,还可以泛指民族国家间的独立自主精神。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后边两点就难于理解。
左:其实,不只是学生,就连许多中学教师对《致橡树》的理解,大多是停留在爱情诗的理解层面上。也许是考虑到连老师们都把捉不住诗歌的意蕴吧,以前高考总是规定作文不能写新诗,龙教授认为还有这个必要吗?
龙:过去规定高考作文不能写新诗,主要是便于从标准方面去把握作文。但诗也是检查学生作文能力的方式,不应排除在考试之外,它尤其需要想象力,可以借以考察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只是,允许写诗,对于评阅试卷的老师就有较高的要求。
左:龙教授,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您的看法都可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代表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们谢谢您!那么,在我的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再请您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们说几句话,好吗?
龙:当好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很不容易,需要语言文学方面的综合能力比较强,还要想方设法把文学的生动性、丰富性、深刻性活生生的而非机械的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爱好,尤其要让学生多读多品多写,在读品写的结合中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此外,我觉得青少年一代的母语危机严重,在语文知识运用方面有欠缺,错别字多,病句和不规范语句多,语言运用能力甚至不如对外语的掌握程度。这与中学语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不从语文规律出发有很大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老师从小学起就应重视语文教学,切切实实培养起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对汉语运用、写作的兴趣,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从而打好语文的扎实基础,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感情。电脑的广泛应用,显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效率,实际上也消减了人们对汉字的感情和理解,从而也在逐渐弱化人们对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一点,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工作者的重视。要知道,我们汉语是世界上多种语言中最丰富、最博大精深的一种语言。
左:好的,龙教授,我会将您的忧虑和想法传达给广大语文工作者,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在这里,我再次向您表示感谢,既代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也代表全体语文教学工作者。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