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未来论文,方法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会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有结论,并用以来剪裁现实的做法,还是借口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别而割断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联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没有否定或取替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今天乃至以后,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都需要从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中获得启示。
一、预测未来社会方法的历史发展
列宁说:“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象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①所以,马克思一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时就与空想社会主义的那种仅仅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去设计未来社会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把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作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的结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尽管还受着人本主义的影响,但已经摆脱了用实验手段去建立共产主义的空想,而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去理解共产主义的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即大机器生产的发展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意味着私有制度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生产力的准备,创造了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总体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大工业的发展不断抽掉资产阶级赖以存在的基础,致使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的共产主义制度所替代,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更改的历史发展规律。
提出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是基于对历史的整体性的唯物主义把握,即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透过社会历史纷繁复杂的现象,抽象出规律性的联系,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存在于社会有机体之中的本质联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联系。在以往的历史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与矛盾已经引进过社会形态的更迭,同样它也必将使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灭亡,为未来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但是,整体性的方法仅仅揭示了社会历史有机体的“骨骼”,即指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具体地把握各种社会形态还需要典型分析法来加以补充。因此,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马克思再度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主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并大致完成了第二、三卷的手稿。这一研究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对未来社会作了大量的论述。指出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于旧的生产方式内部,未来的新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成熟起来的。在未来社会的经济关系下,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个人劳动直接变成了社会劳动,个人产品直接变成了社会产品。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马克思事实上已划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他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在这个“高级的新形态”的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灭”;同时,“这个阶段又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的较显著的缩短结合在一起。”②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在总体特征上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方法体系中的典型分析法。通过运用典型分析法,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的同时,为预见未来社会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但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对未来社会的预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典型分析的前提下使用的是类别区分的方法。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未来公有制社会与作为私有制发展的典型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劳动组织、生产、消费、分配形式等等各个方面都应不同。比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剩余价值规律和商品价值规律相区分,在未来社会中起作用的主要是节约时间的规律和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的规律。由于类别区分法的依据是由典型分析提供的,因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的预见也属于作为典型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马克思意识到在这两种典型形态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性的阶段,但这个过渡阶段具有哪些具体特征,马克思还未能系统把握。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就留给了《哥达纲领批判》这部著作。
在《哥达纳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社会要经历一个“长久的阵痛”,即经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然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马克思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③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④列宁在介绍《哥达纲领批判》中这些思想的时候,特别强调指出了它的方法论意义,列宁说“马克思的这些解释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他在这里也彻底地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即发展学说,把共产主义看成是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开始探讨未来社会形态到1875年写作《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研究未来社会形态的方法历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1)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统一整体中把握未来社会形态,这就是整体性的方法。(2)1849年至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预见,这期间把握未来社会形态的方法主要是典型分析法及类别区分法。(3)70年代的巴黎公社之后,由于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和批判各类机会主义思潮的需要,马克思自觉地在研究未来社会形态时把过去使用过的方法加以综合提升,使之上升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而这一方法在其它领域的研究中正是马克思一直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方法,在对未来社会领域的探讨方面,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是第一次系统地运用它。因而能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中间环节。
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经历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而系统化为科学的方法论体系。这三个阶段走过的路程可以概括为四条途径:(1)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的趋势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从而概述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2)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规律性现象和弊端,提出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总结当时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局。(4)剖析或批判各种空想的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流派以及某些工人政党的错误纲领,提出自己关于未来社会性质的看法。
二、预测未来社会方法的基本内容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现实出发预测未来社会。马克思是严谨的科学家,连当代资产阶级学者和思想家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马克思的科学研究从来都是根据对现实社会的严格解剖和对文献资料的慎密分析提升出科学结论。在预测未来社会时,马克思从来也不是根据主观臆测提出任何论断,而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努力把握未来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提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马克思花了40多年的时间着力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其落脚点却是放在未来社会,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空想社会主义甚至以往一切思想家都是根本不同的。对于常规的理论活动来说,理论的指向也就是理论活动的对象,研究社会主义问题就把视线落在未来,通过思维建构去描绘未来社会的美好景象,或者至多象欧文那样进一步把思维建构转化为示范。当然,这种做法是脱离现实的,是一种从社会之外把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图画强加于社会的做法。马克思则相反,他认为未来社会是由历史发展自身来实现的,未来社会的状况正是根源于现实的,只有通过对现实社会作出了深入的科学研究才有可能提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科学也象自然科学一样,通过对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和现存的生产方式的考察可以得出一些原始的“方程式”,根据这些方程式能够说明过去,也可以推断出未来。也就是说,应当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中来考察历史地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然后才获得对过去的说明,而且,“这种正确的考察同样会得出预示着生产关系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从而预示着未来的先兆,交易的运动。”马克思说:“如果说资产阶级前的阶段表现为仅仅是历史的,即已经被扬弃的前提,那么,现代的生产条件就表现为正在扬弃自身,从而正在为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和生产条件。”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科学研究态度,马克思把理论的指向和政府研究的对象分离开来,以便更准确科学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对对象作出客观的研究之后而使理论的指向明晰起来。所谓理论的对象就是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研究这个制度,特别是它的经济制度正是指向未来的社会。因此,现实是出发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样:“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⑦。
第二,未来社会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将由那个社会中的人自己来决定。在马克思那里,从现实出发只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第一步。然而,这一步是极其艰难的。因此,我们在马克思的著述中看到,直接论及未来社会的篇幅是相当少的。诚如列宁所说:“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从未描绘过任何未来的远景,它仅限于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制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如此而已。……例如《资本论》这部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著作,对于未来只是提出一些最一般的暗示,它考察的只是未来的制度所由以长成的那些现有的因素。”⑧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打算过为未来社会开列出一份清单,告诉未来社会的人应当干什么。他们的理论任务就在于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资本主义通向未来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作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漂缈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⑨当前理论界比较关注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和若干通信,认为马克思和东方社会的历史过程指出了一种发展模式。其实,马克思在这里只是要表明,人类通向未来的道路有许多条,不同的民族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通向未来的道路,因而没有什么统一不变的模式。所以,马克思只是指出了人类必然走向未来社会的方向,而没有也不愿意去描绘未来社会的具体图景。
第三,根据社会发展过程性的观点,指出未来社会的过渡性质。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粗略的描述,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未来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社会应当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对此,恩格斯申明:“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变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⑩根据发展的观点,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人类的整个历史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步,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未来社会也是一个进步的趋势。可以断定,未来社会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比如生产方式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未来社会的道路需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中介环节。历史在对中介环节的不断扬弃中不断地向更高阶段行进。至于在未来社会的某一个阶段应具有哪些问题,只能由历史发展的需要来提出和赋予它,如果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能够认识到并担负起历史赋予他的任务,就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前进。相反,历史就会停滞和倒退。
第四,在对不同社会形态的比较中预测未来社会的本质特点。对于马克思来说,由于未来社会尚未成为现实,还没有可资研究的经验材料,所以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应从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比较中发现线索。马克思对历史上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的特点变了样。”(11)]正如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居于支配地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居于支配地位一样,这种“普照的光”在未来社会也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因此,未来社会应当区别于一切私有制社会,它的本质特点应当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当然,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必须遵从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果违背经济规律,希冀主体能动性具有绝对的权力,即借助于政治的手段强制性地消灭私有制,只能适得其反。
总之,未来社会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但决不是一个不可知的领域,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就可以提供关于未来社会的一般性预测。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就包含以上几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立足于现实。未来社会没有既定的模式,在它的每一发展阶段中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而且只能在这个阶段中可以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如何,直接规定着它能否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近几年苏联东欧出现剧变的根源就在于超越了马克思所预测的未来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没能正确地对待那些在初级阶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盲目追求未来社会的终极模式,而这种模式恰恰是不存在的,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极力反对的。
三、对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启示
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曾经进行过70年之久,在中国也有40余年的历史了,在今天,我们又不得不回过头来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当然,在今天讨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合乎时宜的,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使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成为可能。但是,我们不应当仅仅停留在事实上,马克思思考未来社会的方法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仍然有着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特定阶段。在马克思的著述中是很少使用“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在更高的场合马克思使用的是共产主义和未来社会的概念。恩格斯在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时实际上也具有相当宽泛的意义,即统指非资本主义形态的未来社会。列宁根据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精神,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作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作共产主义,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阶段。今天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应当明确,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既不等于马克思所讲的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完成了的社会主义,而行进着的、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即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共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有过渡的性质,它不能割断与以往社会的联系,特别是在当前两种制度并存的世界格局中,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文化上甚至政治上的联系都是非常广泛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状况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着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为地割断这些联系,就会背离马克思从现实出发的原则,从而把社会主义变成孤立的、抽象的、片面的模式。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的教训就在于此。
其次,社会主义只能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马克思反对对未来社会作出具体的规定,认为在未来社会中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和怎样解决需要由未来社会中的人和那个历史环境来决定。在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条件,即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政治革命的手段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国际环境,即处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包围和竞争中;(3)社会主义自身的过渡性质提出的发展要求。这些因素决定了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仅仅通过政治手段是无法彻底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彻底改变的前提和唯一途径。也就是说,只有当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建立起稳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度,因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反对把社会主义模式化。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经常变化和不断改革的社会,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无论是在苏联、东欧和中国都存在着把社会主义模式化的倾向,即追求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模式。尽管斯大林有过许多发展生产力的论述,但是,发展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比,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是一种在公有制前提下的发展生产力。他不懂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恰恰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的。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就压抑了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所具有的经济变化和不断改革的本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恢复了生产力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自然关系,同时也根除了任何潜在的把社会主义模式化的可能性。因为,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所突出的恰恰是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特征,这是合乎马克思的辩证发展观的。
第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同样,“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是社会主义本质不可缺少的部分。消灭剥削的前提,无疑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根据马克思关于“普照的光”的理论,社会主义的生产应当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区别,社会主义生产不能在生产资料完全的私人占有下进行,否则就无所谓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追求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有害的,但又决不可能放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根据邓小平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允许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存在,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中,我们同样看到马克思的“普照的光”的照耀。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本质的论断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具体化。认识和把握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真实内涵必须从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中获得启示。如果割断了邓小平这一论断与马克思之间的理论联系,就可能走向歧路,甚至会阉割掉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注释:
①⑤⑧《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1卷第81页,第31卷第94页,第1卷第154页。
②③④⑥⑦⑨⑩(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6页,第19卷第31页,第46卷(上)第458页,第36卷第419-420页,第35卷第154页,第22卷第628-629页,第12卷第757页。
标签:公有制论文; 恩格斯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