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_孙广峰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中心卫生院 河北唐山 063304)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膝关节炎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对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诊治实践。结果: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Lysholm膝量计分上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途径,安全系数高,风险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炎;中药外敷;玻璃酸钠注射;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65-02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并且逐渐趋于年轻化。主要改变是在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饮食造成肥胖患者的增多,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以老年人群为主。患者行动不便,生活行动困难,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带来心理压力[1]。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等基础病变,有相关医学证明表明,此类疾病还伴有关节退行改变和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主要以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为主要目的,有西医的消炎止痛治疗、功能康复改善,也有中医的针灸推拿,而从实践来看,西药镇痛作用起效快,但胃肠道副作用大,而手术治疗费用高,创伤大,患者经济上也不易接受。从效果上看,本病多以患者主观症状为主,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局限性,但哪些方法相结合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疗程短,复发率小等问题还需要实践临床的检验。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历史悠久,中医治疗是运用中医思维来诊治,除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外,中药外敷也有着独特的效果,此外玻璃酸钠注射液也是一种新型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用药,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最大化发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优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面就我院对此的一些诊治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观察组(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组)36例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44至64岁,平均54岁,左膝18例,右膝26例;病程3个月~18个月;对照组(常规膝关节炎治疗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50~64岁,平均57岁,左膝20例,右膝22例;病程6个月~18个月。所有患者经X线摄片可见胫、股骨内外髁、髁间棘增生及髌韧带钙化,髌骨研磨试验(+),均无关节腔内注射禁忌症,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复杂,为要是因血运障碍、激素、肥胖、外伤和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骨退化变性,关节边缘形成骨刺、骨膜肥厚为主要变化而成本病。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上下楼梯疼痛明显,并有膝髌处压痛,股四头肌萎缩等,大多都有膝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患者有膝关节积液[2]。依据病变程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心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关节软骨破坏程度与病变程度是平行。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属“痹症”“腰退痛”范围,由肝肾亏虚,气血瘀滞,外患风寒湿邪致经络痹阻所致。

1.3 方法

1.3.1采取常规诊治措施,包括:

1.3.1.1基础措施 主要是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给予消炎镇痛和常规护理,进行疾病宣传教育,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避免长时间下蹲,轻缓地舒展膝关节,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自我调理,使用电磁波治疗增加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松弛肌肉。

1.3.1.2药物治疗 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括消炎痛、双氯芬酸钠,以及关节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

1.3.1.3功能康复护理 督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 对痛点进行点揉点按,掌揉髌骨,拿捏股四头肌。

1.3.1.4饮食护理 进行饮食调理,多吃含蛋白质、钙质食物,补充雌激素。

1.3.2观察组 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具体为:

1.3.2.1中药外敷 以草乌、川乌、当归、牛膝、蔓陀罗、木香、桂枝、没药、川断、木鳖子、樟脑粉、黄芥子为主药共碾细面,装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面30g,用适量温开水调匀成稠糊状,涂在两块8c*16cm大小棉白布上,外敷内膝、犊鼻、鹤顶、肾俞等穴位,每次外敷30~40分钟。每晚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3个疗程。若出水泡,小水泡不必处理,大水泡可用无菌针头刺破流水后外涂紫水即可。

1.3.2.2药物注射 对患者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一周1次,5周一疗程。

1.4 疗效评定

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Lysholm膝量表计分,依据患者的主观感觉及膝关节的功能状态进行计分,并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检查无阳性体征,关节摄片无异常发现。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检查阳性体征大部分转阴。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检查阳性体征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 检验,以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亦称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引起的关节病变,困扰着患者生活。退行性改变是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特别是到中老年期,患病率明显升高,此外与肥胖、遗传 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某些炎症过程、 代谢性疾患 、生物力学因素也可诱发。属于中医“痹症”、“膝痹”范围。西医治疗本病主要目的是对症处理,缓解疼痛、减缓膝关节病变的进展,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治如熏洗、针灸治疗、外敷等。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退变性关节疾病,镇痛药物静息痛经常有效,但大部分对负重时疼痛效果不佳,且多副作用,手术治疗费用昂贵患者难与接受。常规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与针灸理疗为主[3],艾灸操作简单,易被广大患者接受,而针灸治疗也简便有效。我们使用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相结合的方案,本病属中国传统医学的“痹症”范畴,其病因病机为瘀血停滞,经脉不通,我们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的中药外敷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中药外治疗法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在药物与温热效应共同作用下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关节积液吸收。我们在中药外敷过程中使用了当归、牛膝、木香、没药等中药,多以补益药和活血药为主,现代药理证明,这些中药能够增加动静脉血流量,改善局部缺血情况,并且有利于外周血循环,使患者痛阈值提高,还能进一步促进骨细胞生长,促进骨钙化[4],从而有效治愈退行性膝关节炎。在进行中医外治前,还应该对患者指导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疾病宣传教育,避免患者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中医外治法实际是由外而内,调理内外,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在应用时可让患者参与治疗互动中来,在外敷后可教会患者初步掌握膝关节周围常用穴位具体位置,对痛点进行点揉。本组观察组患者我们还联合了玻璃酸钠注射,作为关节腔内注射的常用药物,玻璃酸钠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份,可以有效减少组织之间摩擦,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保护关节软骨,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灵活与活动度[5]。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如过性眼压升高、注射部位疼痛等等。

综上,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途径,安全系数高,风险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杜运阿,纪建政,陈国锋,汪守,伍陆春,徐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18(09):126-127.

[2]柳海平,柴喜平.自拟骨痹痛消方内服配合中药熏洗外敷治疗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2(08):364-365.

[3]杨恒.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1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1(11):145-146.

[4]孔令山,王力,鲍杰伟,陆文杰.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J].江西中医药,2011,11(03):78-80.

[5]李盛华,乔斌,周明旺,敬平福.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优势探讨[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论文作者:孙广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_孙广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