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均势理论解析中国战国时期政治体系论文

用均势理论解析中国战国时期政治体系论文

用均势理论解析中国战国时期政治体系

付凯歌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摘要: 通过对战国时代国家政治关系的分析,该文认为,战国政治是一种均势政治体系,且战国时期均势政治具有非系统化、不稳定性以及用内部政治经济改革与外部联盟的手段来维持均势等特征。战国均势经历了一个由七雄并立,到齐、楚、秦三足鼎立,到齐、秦两强对峙,再到六国合纵抗秦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关键词: 均势理论;战国时代;动态平衡;均势政治

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势力逐渐衰弱,其周边诸侯国家纷纷兴起。至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的出现,喧嚣了几个世纪的华夏大地渐渐安定下来。于是,七雄鼎立的形势就初步形成了战国均势政治体系。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的基础理论之一。华尔兹说:“如果说有任何具有特征性的国际政治理论的话,那就是均势论”。乔治·施瓦雷伯格和汉斯·摩根索认为,均势不仅是一种力量的均衡,而且是国际上某种程度的稳定状态。在均势体系中的每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都不约而同且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均势状态。

现阶段学术界对于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战国时代国家关系与均势政治的研究尚且不足。该文希望能够通过对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均势政治的分析研究,对这一内容予以补充。

1 战国时期的均势政治体系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之一。英尼斯·克劳德把均势解释为状态、政策和体系三个概念。状态指实力均等还是不均等的状况;政策指对状态所做出的反应;体系指权力分配的机制,工具和规则。均势理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之一,而现实主义奠基人汉斯·摩根索在他的《国家间政治》一书里把均势限定在四种不同的意义中,针对一定事态的一种政策;一种实际存在的事态;大体均等的实力分配;泛指任何实力分配。其次,关于均势的模式,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界有着不同的解释。汉斯·摩根索将其概括为两种模式,其一是“直接对抗式”,其二是“竞争式”。对抗型均势是一国为了不受奴役与压迫,对另一实行帝国主义政策的国家进行对抗。而竞争型均势则是两个国家为实行对第三国的控制权而形成的竞争。

再者,均势理论认为均势有以下特征:(1)它是一个有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2)这个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不存在一个具有合法性的中央权威;(3)生存和安全是体系中的国家的首要价值;(4)权力在国家间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政治首先是强权政治;(5) 由于存在以上几个条件,一国倾向于制衡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的具有力量优势的国家。

基于以上特征,战国体系是均势政治体系。首先,战国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各诸侯国崛起,形成了数百个小国。经过300年的诸侯混战,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每个国家都有本国固定的领土与居民,合法性的政府以及独立的主权,各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上保持了相对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业已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国家体系。

在制衡魏国的围魏救赵与围魏救韩这两场战役中,秦国虽然不是主要参与国。但是在魏国战败后,秦国却掠夺了魏国大量土地,收益颇多。并且在五国伐齐后,齐国的实力大大地被削弱,秦国因此成了七雄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于合纵,韩非子曾予以定义:“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由此,针对秦国的崛起,各国进行了多次合纵予以制衡。

其三,维护本国国家安全是各诸侯国的首要目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对国家实力以及地缘战略位置的考量,对于对本国安全存在潜在威胁的国家采取增强自身实力,结成联盟等方式予以抵制。比如在战国末期时,六国采取合纵策略联合对抗实力强大的秦国,而秦国虽然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但也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安全,采用连横战略以打破合纵。

其四,战国时期是强权政治的时代。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战争是绝大多数诸侯国增强实力,实现扩张目标的手段。而若想赢得战争的胜利,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军事实力是实现目标的唯一可能。韩非子也曾主张君主对外依靠强权,以力服人。他声称“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因此,权力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经历了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之后,齐国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但是由于齐国在公元前287年五国合纵攻秦时,转向攻宋,致使宋国被灭。齐国的这个举动对三晋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于公元前303年和公元前298年,齐国分别击败了楚国和秦国,使国力进一步增强。象征着均势的天平严重地倾斜向齐国一边。因此,公元前284年,秦、韩、赵、燕、魏五国决定共同伐齐。结果齐军大败,遭受巨大损失,几近灭国。直至公元前279年,田单收复城池,齐国终于复国。但此后齐国元气大伤,退出了与秦国争霸的舞台。

第一,相关执法人员没有根据规章制度和基本原则进行执法,有较大的随意性。人员执法时不仅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还经常出现对违法行为的判处与相关规定不符等情况,其规范程度有待加强。

战国时代国际政治的特征也包括国家间的制衡行为和均势政治。《淮南子》中:“晚世之时,六国诸侯,溪异谷别,水绝山隔,各自治其境内,守其分地,握其权柄,擅其政令,下无方伯,上无天子,力征争权,胜者为右”这句话就描绘了当时战国六雄的均势体系。在均势体系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制衡他国的目的,一是内部制衡,二是外部制衡。内部制衡是指一国通过变革或内部政策调整等方式增强自身实力以制衡他国,而外部制衡是指可以借助外部手段,如结成联盟等方式以增强自身力量或削弱他国。在战国时期的均势体系中既有内部制衡又有外部制衡。首先,魏国、秦国、楚国、赵国、燕国、韩国、齐国均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虽然魏国的吴起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这表明所有的国家都做出了内部制衡的努力,并且他们是以维护自身国家的安全,制衡对手为目的的。例如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是因为“三晋攻夺我先君河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以及公元前355年,韩国申不害变法,《史记》 记载:“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我”。其次,各诸侯国也利用外部制衡通过寻求盟国以制衡强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多次对崛起国的制衡,主要包括对魏国的制衡、对齐国的制衡与对秦国的合纵。在公元前354年魏国将要吞并赵国时,齐、楚两国考虑到未来魏国对自己的威胁决定围魏救赵,对魏国予以制衡。与之相似的还有围魏救韩。在公元前287年五国合纵攻秦时,而齐国却移其主力攻宋。宋国的灭国引来了其他诸侯国对齐国这个潜在威胁的担忧,于是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共同伐齐,结果齐军大败。而六国对于抗秦的合纵起始于公元前334年,直至公元前241年,六国联军共进行过7 次合纵抗秦的尝试。但由于地理态势以及六国未齐心协力等原因致使制衡失败,最终致使秦灭六国。

由此可见,当均势政治体系出现失衡时其他国家会通过结盟方式予以制衡。虽然由于联盟国家自身力量强弱的不同,在五国联手制衡了齐国之后,秦国又成为独霸的国家,均势体系还是处于失衡状态。但是,五国联盟中若没有秦国,讨伐齐国的结果不一定会成功。而且,秦国单独制衡齐国又是不现实的。因为齐国首先威胁的不是秦国,而是其地理位置邻近的燕、赵、魏国。其次,秦国在决定是否单独制衡齐国基于预期收益与成本分析后,结果一定是否定的。因此,五国伐齐是当时调整均势失衡状态的唯一选择。

2 战国时期均势的动态平衡

在战国时期,各国纷纷通过变法的改革措施增强自身的实力。每当有一个国家的势力扩张到足以威胁其他国家安全的时候,各国就会组成联盟来削弱崛起国家。因此,战国时期的均势实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从宏观上看,战国时期的均势共产生了3 次波动,分别是: 对魏国的制衡、 对齐国的制衡与对秦国的制衡。下面该文将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探究整个战国时期均势的动态平衡过程。

2.1 对魏国的制衡——围魏救赵与围魏救韩

由于造林的生产成本较低,政府提供较少的造林资金。林木育苗、包装、运输、栽培等成本去除后,剩余资金成为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导致造林工人的收入。同时,造林环境差,反映在造林地远离市区,万一发生暴雨或干旱等恶劣天气,工人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但工作时间较长,收入不会增加,导致工作积极性。造林工人的下降,消极的工作心态,从而影响翻新。森林的进步和质量。

食品生产工业产生大量废水,如鱼类加工、菜蔬腌制、制造肉类罐头、奶制品等。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由于干燥盐或盐溶液的使用而产生了大量的含盐废水。在鱼类产品生产加工作业中,卸鱼过程伴随的海水是最初的主要污染源,后期加工过程中又产生大量盐类和有机物等[6]。制革工业也产生大量废水,鞣革加工过程需要添加盐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水,例如浸泡兽皮的溶液中NaCl含量高达80 g/L[7]。石油工业的生产也造成了大量废水的产生,原油主要含有复杂的混合物如脂肪族、脂环族等,需要在精炼过程中加入破乳剂。倾析乳液和水油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度废水,是淡水盐度水平至海水的3倍以上[8]。

德公公道:“高明,当真高明。铁扇公主扇扇子,目的是将老六的衣角扇起来;孙猴子拿棍子戳老六,目的是将奇特的香油送进老六衣服里。脂粉娇娃满地走,正好掩盖了香油的气息。”

魏国虽然战败,但其仍有称霸的野心。公元前344年,魏惠王自称为王,随后邀请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参加逢泽之会,但韩国没有出席,以示对魏君称王的不满。公元前342年,魏国讨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面对韩国的求救。齐国孙膑认为:“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想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且齐国大臣田忌也同意孙膑的观点。由此,齐国决定出兵魏国,打响了马陵之战。魏国大败,自此一蹶不振,再未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而齐国却因此成为一方霸主,国力大增。象征着均势力量的天平从倒向魏国一边又开始倒向齐国一边,均势体系又出现了失衡状态。

[1] 本文是2018年1月26日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十三至十六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展览展品的个案研究,感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李军教授给予的指导。

2.2 对齐国的制衡——五国伐齐

其五,各诸侯国倾向于对其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予以制衡。在战国中期,七雄鼎立的局势逐渐演变成了齐、秦两强对峙。相较于秦国,齐国的四处扩张使各诸侯国感到恐惧,认为齐国对自身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史记》中记载“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于是,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共同伐齐。在齐国的力量被削弱后,秦国的优势地位就已突显出来了,形成对其他六国安全的新威胁。因此,六国采用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以期防患于未然。由此可见,战国各国是倾向于制衡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的。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各国构成了均势政治体系。他们试图通过变革或联盟的方式来制衡他国以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安全,最终保持一种均势状态。通过各国的努力,虽然战国时期动乱战争不断,但从大体上来看,其维持了100 余年的均势态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均势政治体系。

在春秋末期,一向被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权力日渐衰弱,最终被韩、赵、魏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魏文侯时期三晋国家之间关系密切,然而至魏武侯时期,由于其干涉赵国的继位问题,三晋关系开始破裂。至魏惠王时期的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由于卫国是魏国的与国,因此魏国派将军庞涓出兵,联合卫、宋两国的军队,进攻赵国。赵国邯郸被围,赵国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国段干朋认为:“夫魏氏并邯郸,其於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最终齐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出兵救赵。与此同时,齐国也决定出兵赵国。《战国策》中记载:“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魏无楚忧,是楚、魏共赵也,害必深矣”。由此可见,由于齐、楚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靠近魏国。如若纵容魏国吞并赵国,魏国势力扩张后定会威胁到齐、楚两国的国家安全。因此,齐、楚两国出兵击退了魏国,维持均势状态。

2.3 对秦国的制衡——六国合纵

其二,战国时期是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具有合法性的中央权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虽然各诸侯国大多曾是由周王室分封而建,但是在战国时期,周王朝的中央权威早已名存实亡。周王室虽然仍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而存在,但是由于其国家实力的衰弱,这种身份实则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政治意义,二者之间是没有实际上的等级差别的。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中央权威或中央政府。

在公元前318年,魏、楚、韩、赵、燕五国商谋后决定共同合纵抗秦。但是楚、燕两国虽然加入合纵联盟却没有出兵,实际上只有赵、魏、韩三国参加伐秦战争。最终三国联军兵至函谷关就被秦军所击退,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合纵发生在公元前298年至296年,齐、韩、魏三国将秦军追至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魏部分领土。但是由于齐国相较于魏、韩两国距离秦国较远,因此未分得土地。齐国贡献大却收益小,因此齐国在秦国的连横政策的诱惑下,背叛了合纵联盟,使合纵联盟的势力削弱,对后来各国发起的合纵伐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三次合纵联盟在公元前294年,由韩、魏联军对抗秦军,结果韩、魏联军大败。第四次合纵是在公元前287年,由齐、韩、赵、魏、燕五国合纵抗秦,使秦军归还魏、赵部分土地。第五次合纵出现于公元前276年,秦国对楚、韩、等国发动强势进攻。

从整体上看,虽然六国合纵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最终战国时期的均势政治体系被打破,秦国统一六国。但是六国的合纵策略有胜有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延缓了秦国称霸的历史进程。六国合纵战略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数次合纵中,六国力量分散,没有集中力量去削弱秦国。这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导致的,赵、魏、韩三国临近秦国,因此在合纵联盟中抗秦最为积极。而齐、楚两大国由于距离秦国较远,即使参与战争打败秦国后,其可分得的实际收益却很小,因此齐、楚两国消极对抗。再者就是秦国连横策略的成功也是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设计方案、工程计量、设计变更等都是其施工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这些基础资料的充分、完善,能够为具体养护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档案完善中,实现档案内容的精确性和完善性保证是其管理的内容在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只有注重这些材料的规范,并以其为指导,进行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战国时期的均势政治体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各国为了维持本国的生存与安全,发动数次战争合众弱以抗一强来制衡崛起国,努力维持均势状态。但随着秦国势力的日渐强大,六国合力都不足以抵抗秦国一国,致使均势体系最终被打破。

3 结语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的政治体系是均势体系,且这个均势体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经历了春秋末期众多诸侯国之间的相互讨伐后,使之在战国初期形成七雄鼎立的均势态势。随着七国实力的不断变化与阶段性崛起国的出现,各国不断分化改组联盟以制衡崛起国,力图实现均势的平衡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于是战国的均势体系中先后出现了对魏国的制衡、对齐国的制衡以及对秦国的合纵。最终由于秦国国家实力日渐强大以及秦国连横策略的有效实施,六国合力也不敌秦国。致使战国的均势体系最终被打破,秦国成为均势天平的倾斜方。

再者,与近代欧洲均势相比,中国古代均势思想虽然起源较早,但是却没有形成对于均势思想较为系统性的总结与归纳。而且战国均势体系的形成是由于历史发展、诸侯争霸这种较为被动的方式。相较于近代欧洲基于各国主观意愿通过条约等形式建立起的均势体系是缺少合法性且具有不稳定性的。而战国均势体系得以维持的手段是各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基于形势变化而分化改组的外部联盟。战国七雄通过这两种主要手段的运用,从整体上维持了战国时期均势体系的平衡。战国时期的均势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均势形态,它对于现代均势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倪世雄.均势理论纵横谈[J].政治学研究,1986(3):1-5.

[2] 于春苓.关于均势理论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历史,1995(3):32-36.

[3] 李晔,温文治.1815-1914年欧洲均势关系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1997(3):29-34.

[4] 梅然.战国时代的均势政治[J].国际政治研究,2002(3):118-127.

[5] 管一凡.中国战国时期均势政治与欧洲均势政治的比较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14(3):54-58.

[6] 漆海霞.战国的终结与制衡的失效——对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反思[J].当代亚太,2015(5):4-48.

[7] 胡波,姜维清.预期收益类型的趋同与六国“合纵”的失败[J].国际观察,2010(3):53-62.

[8] 陈天详.国际政治中的均势及其运用[J].国际政治研究,1989(2):80-84.

中图分类号: D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6(a)-0059-03

作者简介: 付凯歌(1998-),女,黑龙江鸡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标签:;  ;  ;  ;  ;  

用均势理论解析中国战国时期政治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