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邓金 广西梧州岑溪市安平镇太平中心小学 543200
【摘要】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教学风格。比如开展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等。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应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59-01
个性化教学就是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否认,小学生的成长具有相同之处,也就是普遍性,同时,学生的发展还存在着差异性,也就是人的个性。因此,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教学风格。比如开展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等。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应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实施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学会认字、阅读和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关键方式,是对语文学习的启蒙,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其教学意义在于为学生培养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小学生处于品德养成的初期,是人格和个性形成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小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切合实际的培养,为小学生的后续教育和知识学习、综合素质培养打下稳定的基础。个性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思考想象和评价判断的能力。因此,应当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新课标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牢牢记住,同时许多教师也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到教学课堂之上。但是,当教师在使用这些全新的教学方式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不仅没有给教学带来益处,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1、没有充分把握好个性化的程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由于过度强调个体的需求,所以对学生的阅读学习采取放任的态度,由于小学生还没有达到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的程度,导致学生的分辨能力欠佳。学生任意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面上属于自主的个性化教学,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没有掌握阅读的范围,也不知道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还导致学生盲目被动,不能保证阅读质量,降低了个性化阅读学习的效果。
2、教师不能能课堂阅读讨论进行正确引导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明确,个性化阅读过程是一个自主的过程,绝非一个自由的过程。自主表现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思维与情感体验,而个性化绝不等同于自由化。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以下课堂情境,如老舍生先的《猫》的阅读教学中,课文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是哺乳动物及行动敏捷、毛柔软等特征,让通过引导学生对猫的脚印的描绘,对文中猫的性格进行探讨。但这一讨论过程可能会因学生的过分活跃而造成混乱,出现无组织纪律、教学失控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也应把控课堂阅读讨论的秩序,让学生认识到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讨论、探索和合作的方法中,而不是自由、散漫、随意的阅读行为。
三、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上,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挑战新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中实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应先认清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各个学生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进行细致研究与分析,找到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针对小学生的各个年级与学段阅读能力,对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调整与把握,以实现对各个阶段学生实施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个性化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语文教师自身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通过自身优势的发挥,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对阅读教学进行多元化设计,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共同成长。
2、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略读、浏览和精读、积累是十分重要的。略读、浏览的目的是为精读、积累准备。加大阅读量,学生在浏览时就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在阅读教学时,学生就能补充新信息,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在课堂上充分发表独到的阅读见解。学生在精读时有了充足的积累,久而久之,就能将习得的语言内化吸收并在语言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为以后的个性化的理解和创作夯实了基础。因此,为个性化阅读奠定基础要从阅读的数量着手,增加积累;从阅读的积累落实,提高能力。
3、构建自主课堂
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新课改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来读一读。”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因为是自己选的,选的又是自己喜欢的,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把长课文化为短课文来学,让学生不再感到吃力,不再畏难,学习起来更有成就感。
4、开展多元开放式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比较开放、无拘无束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当教师了解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之后,可以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春天》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离开教室,到户外慢慢寻找春天的足迹。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并且鼓励他们用文字记下自己对春天的了解和感受。同时,学生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制作关于春天的标本。另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而言之,在户外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春天有一个更为真实的感受,更深刻地体会课本中关于春天的描述。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应为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空间。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阅读束缚,使之养成终身阅读品质、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让其主体性与创造性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杜丽香.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4.
[2]谢正林.浅谈小语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J].新课程・小学,2014,(5).
[3]袁胜菊.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5(04):175.
论文作者:钟邓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