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季生辉,麻忠圣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季生辉,麻忠圣

沈阳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伴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当前飞速的发展,而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说是一项非常主要的技术,高支模施工质量直接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自身的安全可靠性还有有效性产生影响,所以,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以及施工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指出有关的改进措施,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自身的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当前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常见技术,但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有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定要积极的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进行施工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施工安全等方面都能得到控制,为工程的建设做出贡献。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作用及概述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就是在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模板的搭建,而这种技术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由于在高空的环境中,所以就比较危险,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就要对于安全格外重视。要做好防护措施,达到施工的各项标准,符合相关的规定。混凝土额模板的支撑体系的水平高度要大于8m,跨度不能小于18m,总的荷载以及集中线的荷载都要符合相关规定。这种施工的技术是一种辅助性的技术,能够进行辅助将施工的难度降低,能够将施工的质量提高,让施工更安全的进行。所谓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发展而出现的。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定义,如果施工中搭建的模板支架的高度不低于4m,则它是高支撑架,反之,则为低支撑架。所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模板搭建高度必须不低于4m。与此同时,支架周边的内外必须要有四排纵向垂直剪刀撑,每隔两步以上下的方式设立水平支撑。当然,如果其支撑的混凝土构件能够支持8m以上的高度或者18m的施工跨度,可以承载的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2,满足这任意四个条件之一,它都可以算是高支撑模架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危险性和施工难度还是较大的,虽然当前该项技术的运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相应施工单位对该项技术的施工规范和操作都按照了建筑部门的建造要求进行了一定的遵守,但就整体的施工操作流程和标准而言,该项技术的运用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人们对土建工程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美观化的今天,建筑施工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施工单位,在具体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工程标准和建造要求,严格执行。高支模的支撑体系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模板排架工程,每个模板之间是分开独立的,且模板的高度都是较大的。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起潜在的施工危险,全面系统地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从而保证工程有较好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2.1立杆的选择与设置

立杆的管经、壁厚必须符合排架的设计要求,立杆的必须设立于可靠的垫脚板上,立杆的间距必须符合排架设计要求,立杆的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2水平杆的设置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水平杆的设置,需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设置,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水平杆塔设,一般会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着横纵水平方向按照纵下、横上的顺序设置相应的扫地杆,其中可调支座的支柱顶端应按照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从而有效的确保水平杆设置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顶部水平拉杆与扫地杆之间应进行平均分配,同时要确保相互之间的间距满足模板(排架)设计的要求,这也是水平杆在设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2.3剪刀撑的设置

剪刀撑是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关键,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高支摸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应注意对剪刀撑的设置。建筑工程施工中剪刀撑应严格遵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结合建筑工程高支模的实际施工情况,适当的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以有效的增加高支模架体的刚度及稳定性,对提升排架的承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应在竖向剪刀撑顶部的交叉点平面位置,适当的设置一道水平连续的剪刀撑,从而有效的增加建筑工程高支模结构的稳固度,更有利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设置的剪刀撑应比不设置的临界荷载提高25%至65%,具体要结合高支模的实际施工工况进行相应的设置。

2.4外连装置

外连装置主要采用钢管套箍,将其与四周的结构进行连接,再利用直角扣件进行连接来提升外连装置连接的刚性。另外,在利用直角扣件连接的过程中,对增强支膜架的整体稳定性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连接方法上,也会根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连接方法,一般情况下,外连装置的连接方法主要在结构上采用外框架柱处、梁下10m和地面上10m处设置框架柱拉结和双杆箍柱式拉杆等方式,从而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有效性、可靠性。

2.5混凝土振捣及浇筑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想要实现对项目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需要对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上加以控制和管理,因此混凝土振捣工作以及浇筑工作的控制就是必要的,首选从选购混凝土的材料以及配合比上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控制,实现对质量的把握,其次根据混凝土浇筑流程和规范,按照步骤和施工要点进行建设和施工,浇筑中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或者是连续的方式进行浇筑,保证其均匀程度,最后在混凝土浇筑中,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避免发生混凝土漏振问题,另外安排专业人员对现场实现模板以及孔洞的观察,避免发生变形问题。

2.6高支模的验收

高支模系统是建筑工程中的支撑系统,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有一定的辅助性作用,支撑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班组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审查内容包括对高支模整体的性能的测试和对具体的单个支架进行认真详细的查看,确保各部分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并且保证施工时遵循相关质量检测的准则,确保高支模安装施工的高质量,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先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经过监理、质监站验收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2.7高支模的拆除

高支模施工最后阶段就是对其拆除,其建设质量与建筑项目整体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并且也对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重大,因此拆除模板的施工操作中要保证其安全性。在拆除高支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对每个环节和流程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将其与前期设计标准是否相符情况向对比,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验收。其次按照相应操作流程和标准,经过相关负责人员检查和审批之后才能够确认此位置拆除工作,最后在高支模拆除中,现场需要设置相应的标志和警示牌,不能够让工作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避免发生其他的安全事故,另外拆除之后,高支模相关材料需要合理放置,方便下次使用。

总之,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关施工技术要点,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开展施工活动,切实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包慧龙.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

[2]徐锡凯.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

论文作者:季生辉,麻忠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季生辉,麻忠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