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_李翠平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_李翠平

李翠平

大庆溢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50300

摘要:文章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工程施工、建材检测经验。首先,指出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检测的不同角度,然后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1 模板工程质量问题

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工程包括支架和模板两部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模板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成型质量。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模板质量差,接缝松动导致漏浆,造成混凝土尺寸偏差过大,出现蜂窝表面和孔洞。

1.2在模板内的碎石清除之前进行混凝土浇筑,导致混凝土中夹渣。当模板与混凝土接触时,不加垫片,或垫片腐蚀钢筋,导致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不良。

1.3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未喷水湿润。模板会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改变水灰比,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

1.4模板支架与底座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稳定性不足,或者模板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撑杆混合使用导致混凝土梁、板结构受扰甚至开裂。

1.5表面呈蜂窝麻面。一般来说,表面损伤的结构形式很多,蜂窝、麻面、孔洞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没有隔离剂涂抹,而且清理的不完整,导致表面出现不均匀现象,另外,在振捣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例如拆模时间和粒度是不合理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等等。此外,单纯从混凝土的角度来看,配合比和搅拌均匀性对混凝土表面损伤影响较大,而且钢筋混凝土周围的颗粒不均匀,从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1.6结构发生开裂。结构性裂缝发生至关重要,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模板的支撑强度问题导致不均匀的受力,从而出现裂缝,此外,均匀性较差的混凝土裂缝也仍然需要分析温度,影响环境和自然的限制,因此发生裂缝的现象,或高温天气,缺乏有效的维护发生裂缝,由于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内外温差较大,出现裂缝。同时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是目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许多情况下,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构件的厚度和收缩不均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对模板工程质量缺陷进行处理和解决分析及对策。

1.7未设计模板施工方案。目前,一些项目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进度目标,忽视了质量目标。模板施工方案的设计往往是敷衍了事,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以应付检查。模板制作方案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制定,经本单位技术部门审核,由公司总工程师签字。飞、滑、爬或8米高,跨度18米,总施工荷载15k N/m2,集中线路荷载20k N/m2以上,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按批准方案或论证方案进行施工。

1.8未按照要求进行技术交底。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开始工作。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接受过培训,但培训往往只是敷衍了事的应付检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使得农民工非常缺乏专业理论和技能。因此,更加凸显了技术交底的重要性。由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对模板工程团队的全体工人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技术交底,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都有其注释和要点,使工人对作业方案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

1.9底部模具和支架拆卸过早。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施工方为了节省模板和支架而盲目追求进度,可能还没有具备拆除的条件就进行拆模,过早拆模容易导致边角缺损、开裂甚至变形,使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模板支架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

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流程为:材料进场复验→配合比设计→称量→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拆模。工艺流程应严格按顺序、按步骤进行, 严禁颠倒顺序或是取消其中任何一个程序。

2.1 视觉质量缺陷,视觉质量主要表现在蜂窝麻面、孔洞、缺边缺角、翘曲不平、裂缝和颜色不均等。

2.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问题是由于下列因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未能按配合比进行配制、水灰比太大、振捣不实、养护时间短和不合理的养护措施,太长时间运输,在冬季、高温和多雨的时期施工管理不善等等。

3 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3.1 首先,选择一个合格的实验室对该项目进行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的检测。然后,根据试验合格数据做出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报告;最后,施工企业和商业混凝土搅拌单位根据配合比设计报告配合比混凝土材料。

3.2 混凝土施工浇筑

1)柱和墙进行浇筑时, 粗骨料粒径>25 mm时, 自由倾倒高度不宜>3 m;粗骨料粒径≤25 mm时, 自由倾倒高度不宜>6 m。

2)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尽可能不要间歇和保证间歇时间较短, 而且, 首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必须把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否则要预留作业缝。

3)浇筑墙柱与梁板整体结构时, 应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完后间隔60~90 min, 再继续浇筑。

4)梁板同步浇筑, 沿着次梁角度浇筑包含主次梁的模板, 顺着板的长边角度浇筑单向板;高度超过1 m的梁与拱能分开处理。

3.3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适用于分层浇筑和逐层振捣。振捣处理时间根据混凝土是否产生气泡、表面是否有水泥浆及沉降情况而定。插入式振捣距离和工作半径不超过1.4倍,振捣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工作半径的50%。此外,应防止与钢筋骨架和模板接触。振捣设备插入底部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

3.4 混凝土养护

1)养护方式:加热养护与自然养护。现场浇筑通常采取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包含养生液维护、覆盖洒水养护、薄膜敷设等。

2)养护时间:对采用P•Ⅰ、P•Ⅱ水泥、P•O水泥和P•S水泥拌合的混凝土材料, 不能少于7 d;针对P•P水泥、P•F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与采取缓凝剂、掺入料和防渗混凝土不能少于14 d。保持混凝土在湿润同时不积水的状态, 搅拌用水与养护用水要相同。

3)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1.2 N/mm2, 不能在其表面施加额外压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切实把发展重点转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发展理念,总书记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认为,工程质量的核心任务是做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和科学指导下,在建筑业、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做好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国志.基于混凝土结构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商品与质量, 2018, 17(2):44-45.

[2]高建岭.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及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8, 23(6):15-24.

论文作者:李翠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_李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