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肿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84例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为42例。心理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比较心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疼痛缓解率。结果:心理组的用药依从性39例(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30例(71.43%),心理组的疼痛缓解率38例(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66.6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肿瘤疼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止痛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
老年肿瘤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疼痛是患者在患病期间最难以忍受的一种临床症状,同时,也是作为困扰患者多年的问题之一。临床上通常采取口服止痛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程度[1]。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在用药期间,用药依从性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喜爱哦过,其作为遵照医嘱接受用药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依从性的程度将会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治疗结果[2]。目前,临床上通过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用药期间,采取心理护理指导和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程度,护理效果十分显著[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和批准,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84例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为42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其中,心理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为60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66.47±2.8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为60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66.84±3.0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后,得出P﹥0.05表示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心理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情绪变化,积极关心患者的身心问题,及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干预,切身感受到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再次,护理人员可以不定期的进行安慰和劝诫,告知患者切勿盲目乐观,也切勿过于消极,应该以一颗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和协助,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进而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爱和爱护,进而给予患者强而有力的家庭鼓励,使其能够从精神上抵抗疼痛的侵袭和影响,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根据医生的医嘱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的护理指导和干预,告知患者有关用药的剂量、次数以及疗程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心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疼痛缓解率。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按照0~10分的标准进行分级表示,8~10分为并未缓解,3~7分为部分缓解,0~2分为完全缓解。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涉及的数据,如:用药依从性以及疼痛缓解率等,均需要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核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并接受卡方核算,各组数据之间经过计算后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比对
心理组的用药依从性39例(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30例(71.4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比对[n(%)]
3讨论
老年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其脏器功能衰竭,加之各项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所致,将会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若未采取及时的处理和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4]。临床研究认为,由于老年肿瘤患者的患病程度较为严重,加之其性格固执,将会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绝望、悲观、易怒以及烦躁等,加之放化疗治疗所到来的疼痛影响,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5]。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指导和干预的模式,结合患者的患病情况和心理状态,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6]。本次研究经过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所得,心理组的用药依从性39例(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30例(71.43%),心理组的疼痛缓解率38例(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66.6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的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并且以此为基础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告知患者用药治疗的重要意义,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更加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老年肿瘤疼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反应,护理效果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张麦玲.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0):1067-1068.
[2]谢晓琴.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生理应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92-94.
[3]周晓艳,华艳,问亚芳. 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27-29.
[4]芦靓. 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2):257-257.
[5]齐歆,王菲菲,张文娜,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北京医学,2016,38(11):1233-1234.
[6]盛岩.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妇产科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5003-5004.
论文作者:于奎珍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疼痛论文; 肿瘤论文; 对照组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