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生物学论文,高中论文,板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的板书不仅能系统地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表达教学程序,而且能启发思维,帮助记忆,有利于学生发展及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板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设计并写好板书,提高板书艺术水平,能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1 当前生物学教学课堂板书的问题
1.1 缺少计划备课时没有认真地备过板书,结果课堂上的板书显现出随意性。没有整体的布局,看不到“条”和“目”,缺乏系统性。妨碍了学生通过板书抓住重点、难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1.2 过分依赖多媒体有的教师把板书也制作到课件中,一闪即现、又一闪而过,在学生脑海里又会留下什么痕迹呢?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时能留出一段时间空白,学生能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记忆,并随着老师的板书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积淀。
1.3 缺乏书写功底有的教师板书时字体不工整,书写不规范,行不平,列不直;有的短短的一句话要写上好长时间,给学生留下的时间空白过于漫长。这样的板书也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
1.4 不讲究书写姿势有的教师只顾自己板书,面朝黑板,背对学生,既挡住了学生的视线,又没有与学生进行目光与心灵上的互动。在板书时教师与学生应该也有互动,板书时应注意既方便于书写,又能使学生看清板书过程,教师还能观察学生的动态,与学生互动。
2 根据建构原理设计课堂板书
学生在课堂中不是简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探究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课堂板书要求以探究和构建为指导,把与知识构建有关的事实过程、事实关系用清晰的文字随着知识构建的进程展现出来。这种板书能用凝练的文字和图表来传递教学信息,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记忆,使知识结构网络化、系统化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做好笔记,发展再学习能力也有帮助。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中不同内容,可以灵活选择如下几种板书设计形式:
2.1 逻辑演绎式板书 是以知识的探索、研究思路顺序为线索而设计的板书。这种板书的优点在于把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串联成整体,使学生犹如随着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亲历了知识的获取过程。
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教学中,可以设计如图1的板书:
图1 逻辑演绎式板书
2.2 因果关联式板书 先将大段文字叙述材料中的逻辑因果关系信息处理后,根据它们的内在关系串联成知识网络的板书。
它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加工处理文字材料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建构逻辑思维的能力。这种板书,调整了原有的标题结构顺序,避免了将概念、原理、结论等和盘推出的弊端,给学生“新内容”的感觉,所以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教学时,可设计如图2板书:
2.3 倒位式板书 即对课本章节中的标题作改换,调整顺序、变换角度,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呈现给学生。
图2 因果关联式板书
例如,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中,可设计如图3的板书:
图3 倒位式板书
2.4 概念图板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每个概念都必须根据与之有关的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其准确的含义,基于对概念的这样的理解提出了概念图。概念图板书能克服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出现混淆、紊乱的缺点。相似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加显性化、可视化。
例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中,可设计如图4板书。
图4 概念图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