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许洪潭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许洪潭

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中医科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9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运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疗效

肩周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肩部疼痛严重、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具有病程长、病情进展慢、治疗困难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但西医治疗需要长期注射治疗,不良反应较高,依从性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但随着中医治疗的推广,针灸与推拿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我院对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肩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伴有肩关节肿胀、疼痛、运功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

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5.8±7.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2±1.3)年;其中双侧发病18例,单侧发病27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53.9±6.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2.1)年;其中双侧发病19例,单侧发病2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的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取曲池、阿是、合谷、肩前、肩贞等穴位,定穴后,嘱咐患者采用侧卧位或坐位,并对皮肤进行消毒,采用不锈钢毫针针刺局部穴位,直刺25~40mm,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留针,留置时间为30min。10d为1个疗程,间隔3~4天,再针灸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针灸方法如对照组,推拿方法:嘱患者采取坐位,医生站立与患者的侧位,一手抬起患肢,另一手点揉患者的肩髃、肩髎、中府、云门等穴位;然后一手固定患者肩部,另一手?揉患者的肩井、秉风、巨骨、天宗等穴;完成后再用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提起患肢直至上举伸直位,另一手拇指着力反复拨揉极泉、肩贞、青灵等穴位。推拿结束后帮助患者放松肌肉,用手拿揉上肢肌肉,以促进患肢的气血循环。每日做1次针灸与推拿治疗,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显效:肩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有效:肩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运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肩部疼痛症状及运动功能均无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2)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3)运动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价标准以《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为标准,满分360 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8±0.6)分、(145.9±2.3)分;对照组分别为(5.7±0.9)分、(146.1±1.9)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9±0.5)分、(320.9±2.1)分;对照组分别为(3.2±0.3)分、(275.4±1.9)分。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及炎症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若是治疗不及时,疼痛将会由肩部逐渐向颈部及其他部位延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欠佳。而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痹证”的范畴,主要由筋脉失养、年老体虚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治疗是主要以疏经通络、活血化淤为主。其中针灸与推拿是治疗肩周炎的两种有效的方法,针灸可以有效排除毒素,减轻炎症物质,增强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推拿采用捏、点、揉、摩、按、拿、推、拍等形式进行治疗,有效促进血气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2]。联合两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运动功能。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联合采用针灸与推拿治疗肩周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运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丹虹.温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99-99.

[2]李红梅.针灸联合推拿在肩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19):42.

论文作者:许洪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许洪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