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县人民医院 贵州黔南 550001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5年8月至 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处理方法。结果:52例患者中行 B 超下清宫术:18例、子宫全切术10例、子宫切开取胚和瘢痕切除修补术24例。其中,11例患者 B 超引导行人流治愈、4例二次清宫治愈、3例行清宫术时大出血给予相应止血治疗。结论:做好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有利于防止 B 超下行清宫术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出血给予及时的子宫切开取胚和瘢痕切除修补术可以保全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处理
1 引言
剖宫产即剖腹产,是妇科科手术的一种,是手术操作切开产妇的腹部和子宫,使婴儿分娩出来的技术,目的是为了防止阴道生产对孕妇或婴儿带来的伤害。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属于进行剖宫产后的并发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进行剖宫产,进而引发的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证明,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异常或失误会引发产妇出现子宫破裂、阴道流血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因此,为了研究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处理手段,本文对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了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8月 ~ 2017年 8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1.4±2.2)岁;其中一次剖宫产史32例,二次剖宫产史20例;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的时间为1-8年,平均(4.5±1.3)年;患者云岭51-122天。所有患者进行的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均有停经史,而且前次剖宫产恢复良好。
2.2检测方法
52例患者表现出人流时出血,人流后阴道出血或早孕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症状。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血β-HCG检查,结果显示,这5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停经时间为30-76天,阴道不规则出血;有7例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有3例患者在停经76天后大出血。这3例大出血患者经B超诊断是宫内孕,进行药物流产以及刮宫手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患者入院前,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的孕囊、孕囊样回声以及不均匀稍强回声团快,团块周边或内部出现点、线血流20例,病灶距浆膜的距离<0.5cm得有18例,超过0.5cm,且明显超出浆膜下的有25例。
2.3治疗方式
对52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包括B超下清宫手术、子宫全切术、子宫切开取胚和瘢痕切除修补术等。
3结果
52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术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之后进行清宫术操作。进行B超下清宫手术的有18例,其中11例患者进行B超引导行人流治愈,4例患者二次清宫治愈,3例患者进行清宫术时大出血给予相应止血治疗;有10例患者因为失血性休克进行子宫全切术,其中6例患者清宫后出现大出血,4例患者首次诊断时出血;24例患者进行子宫切开取胚和瘢痕切除修补术,其中10例进行急诊手术,14例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给予输血治疗。
4讨论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可能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手术操作不当,比如切口缝合错位等,造成手术后感染,导致切口的愈合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瘢痕组织会形成空隙和空洞,使细菌、病毒等容易侵入到子宫肌层中,进行生长和繁殖,导致瘢痕组织的供血系统能力较差,引发早孕期自然流产。另外,绒毛也可以在子宫肌层中生长,引发产妇出现不全流产或大出血等症状。瘢痕组织的扩张性较小,深入到肌层或浆膜下的患者随着妊娠时间的逐渐延长,还可能引起子宫的破裂。二是进行剖宫产手术会使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导致内膜出现缺陷,受精卵着床后会因为底蜕膜的缺损使滋养细胞侵入到子宫肌层中生长,最终侵入甚至穿透子宫壁。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生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因此多数医生对其认识不到位,容易引起误诊,进而采取错误的治疗方式,会引发患者出现大出血、出血性休克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首先要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进行准确诊断,包括进行超声监测和HCG的测量等。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这可能与子宫瘢痕处的子宫肌层较薄,收缩能力差有关。在妊娠早期,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一般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无痛性出血。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者在停经76天后大出血,且合并失血性休克症状,这可能与停经时间过长,子宫瘢痕向深处生长,导致深肌层血管破裂而引发大出血。
随着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认识逐渐增多,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会降低对患者的损伤,还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早期妊娠期间发现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比如米非司酮。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要先测量患者的β-HCG浓度,根据浓度含量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同时辅助米非司酮治疗;或者宫颈注射天花粉,辅助口服米非司酮,待β-HCG浓度下降后可辅助甲氨蝶呤治疗。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子宫流血情况,每周做一次B超检查,每两周测量一次β-HCG浓度,直至浓度达到正常标准。早期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根据出血量、β-HCG浓度、孕周等选择刮宫术、局部病灶切除子宫修复术等手术治疗方法,晚期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如果出现出血过多,一般选择子宫切除术。而人流刮宫术时如果发现患者大出血应立刻停止刮宫,配合使用宫缩药物,填塞纺纱条等,进行止血。
5结语
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处理主要在于前期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比如药物治疗、刮宫术、子宫切除术等方法,有利于防止手术操作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出血给予及时的瘢痕切除修补术可以保全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春慧.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106-107.
[2]王琼芬.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9):144-146.
论文作者:吴昌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瘢痕论文; 子宫论文; 患者论文; 清宫论文; 阴道论文; 手术论文; 浓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