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真真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真真

滕州市丰盈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滕州 277599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建筑工程的地下室渗水的情况有些严重,正是人们担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地下工程受水压的影响,会导致地下室渗漏的情况。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特点以及原因,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以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

1.1自防为主的原则

结构自防水,是以工程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实现防水功能的一种防水做法。这类工程,工序简单,工期较短,造价较低,且能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基本采用三道设防,即砼结构防水(自防)+外包柔性防水层+灰土辅助防水层。而结构自防水是抗渗漏的关键。工程自防水结构通常采用C30防水砼,在外加剂方面一般选用PNC砼早强膨胀剂。

1.2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

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工程围护结构的迎水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防水层,然后做保护层,再做好回填土和地面防水,达到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严把材料关,俗话说“材料是基础”,对材料要保证:材料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质量抽检必须合格而且有出厂合格证和准用证。

2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

2.1设计因素

选用的防水方案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使用条件,如果与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不相适应,也将造成工程渗漏水。当前设计对防水工程只谈采用什么材料和确定工程的防水等级很少画出节点做法和细部大样。这样就没有从源头上去规范防水工程的一些做法,第二是施工的问题,施工单位,特别是总包单位承接工程后只是按规定找一个有资质的防水施工单位进行分包施工,而对于工程前期如何进行图纸会审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施工环境气候的情况,作业条件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地下水有无侵蚀作用等)进行材料的认定和施工方案的编审等主要技术环节没有引起像主体工程那样重视,而施工中又很少去跟踪检查、旁站监督,故许多细部处理欠妥,导致工程完工就出现问题,严重的直接影响使用,施工单位在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维修(而且效果往往不好)既影响甲乙双方的关系也影响施工单位的声誉,同时也加大了工程成本。

2.2施工因素

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防水卷材粘接不牢,拐角、留槎接槎处理不好或防水层碰伤等而造成渗漏。变形缝或穿墙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认真将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部位进行定位;浇注两侧混凝土时,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带偏斜、搭接不良而造成渗漏。(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由于受条件的影响,地下工程必须认真考虑将受到地下水有害作用一般归结为毛细作用、渗透作用、和侵蚀作用)采用有效措施以防遭到地下水的淹没,侵蚀和损坏。以防为主,主要是以自防水为主,多道设防就是根据工程地质、结构、施工等几方面综合考虑,除了自防水以外采用卷材、涂料复合使用,充分利用不同防水材料的材性,达到刚柔相济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3.1地下建筑底板的施工技术的研究

建筑地下底板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四项内容:首先是针对地下基层的处理技术,建筑地下的底板要放在较为密实的土层上,如若底板没有落在土层上,就需要按照7:3的比例配置而成的砂石料进行回填。其次是针对地下室钢筋的施工技术,地下室底板迎水面上的钢筋要保持55厘米厚,同时要用与底板上混凝土相同比例的水泥砂浆垫作为支撑底板的钢筋。在地下室预埋铁的下面要设置止水环。要采取铁马凳来架设地下室底板的钢筋,但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将铁马凳撤出。三是针对地下室浇筑混凝土搅拌的施工技术。第一是要按照建筑物设计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配置混凝土;第二是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与搅拌速度,同时要严格检验外加剂的质量;第三是在混凝土搅拌完成的时候,要在其初凝之前浇筑完毕,一旦出现离析问题,就需要加入适量的水泥浆进行复搅拌;第四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个小时之后,进行浇水养护,根据季节的变化制定合适的养护时间计划。

3.2防水混凝土施工

(一)采用明挖法施工,在施工平面布置上以沿X 轴向Y处和沿Y轴向X处 按规定每隔30~40m设不小于800宽的施工后浇带把地下室板划分为若干段,每一分段混凝土的施工均要求连续施工,一次成型。因此施工现场的布置、混凝土浇筑路线及出料时间、机械设备、人力等均在施工前按计划准备好编入方案。

(二)混凝土入模前严格复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对坍落度的检测每小时进行一次,并且要检测每车混凝土坍落度,发现可能不合格的则必须即时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退货不用,并马上通知混凝土搅拌站。

(三)防水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汽车泵位置的设置可灵活调整,保证分段浇筑部分在汽车泵臂长范围内,浇筑时控制混凝土自由落下高度不超过2m,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采用分层浇捣、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四)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如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宜采用工具式螺栓,螺栓上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五)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均不应大于25℃。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3.3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类)的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当橡胶条防水施工完毕之后,应立即进行防水砂浆的施工,但在施工之前,应加强基面的处理,确保基面的干净、湿润和整洁,并选用采用重量比为1:4(EC聚合物胶:EC聚合物粉)进行防水砂浆的拌合,并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搅拌方式,且拌合之后的一个钟头内必须将其用完,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再添加水,已经配置完毕的防水砂浆应将其抹两次,且厚度在10毫米以内,每次抹浆都应压实和抹平,且在第二次压光,尤其应将砂浆各层紧密贴合起来,并确保施工的连续完整性。对于终凝的防水砂浆应采取覆盖防火麻袋的方式养护一周左右。

4结束语

地下工程长期受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或处于水的包围之中,一旦防水措施不当或失效而出现渗漏,不但不易修缮,影响工程正常使用,而且会使主体结构受到腐蚀,严重危及建筑物安全。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尤其是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切实做好桩头防水施工中的水泥基的防水涂料、橡胶条、防水砂浆的防水施工,所以就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聂微,王梓铭.浅谈防水混凝土施工中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2]何积金.综合防水措施及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3] 汤维.地下工程防水所面临的问题及措施[J].灾害与防治工程.2010(01)

论文作者:郭真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真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