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贾玉娜

(河北友爱医院心血管科 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采取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接治疗且无典型特征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患者案例。根据随机数数字法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瑞舒伐他汀5mg/d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以瑞舒伐他汀20mg/d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采取瑞舒伐他汀的作用突出,20mg/d的用药剂量具备更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清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69-02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机制在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斑块破裂,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并形成血栓,促使冠脉发生不完全的阻塞,心肌缺血并坏死,斑块的破裂与斑块的炎症反应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所以抗血小板治疗与稳定斑块属于临床治疗的关键。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文以我院的部分患者为例,探讨瑞舒伐他汀在临床当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接治疗且无典型特征的86例作为研究患者案例。根据随机数数字法的原则,将86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43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70.5±5.5)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69.5±4.4)岁。两组患者的多项资料无任何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瑞舒伐他汀由英国AstraZenecaUKlimited生产,国药准字J20120006,规格10mg/片。

常规组采取瑞舒伐他汀5mg/d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以瑞舒伐他汀20mg/d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及时采取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

血清炎性因子采取ELISA法进行测定,测定因子包含TNF-a与IL-6;预后效果采取心功能(LVEDD、LVESD)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瑞舒伐他汀是当前降低LDL-C作用最最为突出的降脂类药物,相关研究显示10至40mg/d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与同剂量甚至更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而言疗效更加突出,其属于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他汀类将之类药物[1]。他汀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可以有效的控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量,同时显著提升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量,提升受体所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清除率,拥有降低肝脏脂蛋白装配和分泌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血脂,降低血清LDL-C、TC等水平目标[2]。另外,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多因素刺激之下导致单核细胞粘附在血管内皮上,摄取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从而逐渐形成粥样硬化。对此,改善血脂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风险事件的有效措施,这也是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理[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差异突出。这一结果充分证明瑞舒伐他汀具备较强的临床干预作用,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均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以及心功能,但是高剂量相对而言具备更加突出的干预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善内皮与心肌细胞功能,达到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有着显著临床价值,溶栓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突出,20mg/d的用药剂量具备更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津津,夏云峰,刘润梅,等.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手术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2):6266-6268.

[2]王金波,程国杰,曹树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因子和心肌灌注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6,23(2):136-139.

[3]周云,渠乐,朱小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3):1390-1393.

论文作者:贾玉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贾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