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产业与高等教育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产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步入产业化的轨道,关系着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的开启,对于高等教育活力的注入、对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一、高等教育是一种特种产业
(一)“产业”与“产业化”界说
“产业”就是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它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不仅指生产性部门,而且还指那些提供服务的非生产性部门。按其语义分析,它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行业,即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相互联系的企业的集合。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变化,“产业”内涵已变为所有从事经营活动并提供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群体,而不特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了。
任何一种产业都如同一切生物体,都要经历发育、形成、扩张与衰沉的演变过程。所谓“产业化”就是特指某种产业的发育形成过程,它在该产业经济寿命周期中处于萌芽期。具体地说,“产业化”就是引入竞争淘汰机制、供给与需求机制、投入与产出机制,开发或生产的社会化的、系列化的、程序化的、定型化、规范化、规模化的体制,关注微观与宏观效益,从而可持续发展的,并将其反映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中的一种社会定位。
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健全,因此,目前某些新兴产业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通过对原有的非产业部门进行产业化改造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经营管理方式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变的过程。高等教育则属于这一范畴。
(二)高等教育是一种特种产业
1.高等教育是一种特种资源
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特殊公共性的专门用于开发高级智力的特种基础性的社会资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是一国宝贵的战略性的资源,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更是一种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特殊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 )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维持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2)它是全人类以及各民族国家文化、历史、 智慧与技能能以系统继承并不断发展,从而使人类文明与民族文明得以不断延续与不断创新的基础性资源;(3)在知识经济社会里, 已成为主导性或主体性资源;(4)是专门用于开发高级智力、高级人才培养的特种资源。 高等教育这种特种资源必须得到开发。
2.高等教育产业特性的孕育与发展
经济需求与社会生产因素是产业演进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性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孕育发展起来的。
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接受正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逐渐成为贵族统治阶级的特权。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接受高等教育的精神贵族不参加生产劳动,教育与经济分离,用于教育的经费被认为是一种消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到18、19世纪,欧美先进国家经过了产业革命,建立了相应国民教育制度,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开始直接地、大规模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基础教育的生产特性随之产生。
世界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电子技术广泛应用,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19 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之间相互开放和相互融合,资金、技术、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自由地流动,世界经济的市场化、网络化和自由化趋势迅速发展。这就使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层次与结构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高中毕业程度以上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加,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再是资金、人力和土地,而是掌握知识的受过高中后教育的人。高等教育的经济特性及其广泛的服务需求随之产生。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如果不仅仅把知识经济局限在信息产业,而是把这一概念推广到艺术乃至整个文化领域,我们就会发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精神需求日趋重要,产品中的审美含量、文化含量与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同样对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个主要领域,其本身成为一门新兴产业的条件正在日趋成熟。成熟的首要标志就是指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指人们把受教育而带来的时间投入、机会成本以及为受教育而支付的所有费用称为人力资本投资。
3.高等教育产业特性产生的催生动力
产业萌芽必须能获得足够的动力支持,即市场需求的接受。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的支持,这些萌芽中的产业可能一开始就缺少生存的动力。市场的潜在需求量逐渐扩大,是新兴产业得以萌芽和发育的根本经济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市场需要既包括目前的现实需要,也包括未来的潜在需要。从现实需求看,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支出额迅速上升,具有相当数额的现实购买能力。199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95.35元,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5%[1],1997年分别上升为237.61元和5.7%[2],大大高于城镇居民购房支出总额。改革开放20年, 高等教育仍然是卖方市场,教育需求远远大于教育供给。全国每年报考大学学生人数达300多万人,而普通高等学校实际录取人数只有100万人,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口上大学,尽管中国部分城市已达到世界中等收入水平,但是中国大学生入学率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方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形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明显不足,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从潜在需要看,目前全国储蓄已超过5万亿元, 居民储蓄准备用于教育支出高于准备用于购房支出的比重。对广大城乡而言,高等教育支出既是私人消费支出,又是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城镇大批独生子女相继进入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段,只要有机会和可能性,他们的父母就会即时投资。可以认为,今后相当长时期高等教育是扩大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领域,正是这一需求使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特性的产生成为现实。
4.高等教育内部元素具有产业的特性
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一种产业,从其内部而言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1 )高等教育是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有高级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和劳动者的行业。高级人才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2)高等教育产品,即人才和劳动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可以创造出比自身培养费用和养活子女费用要高得多的价值,是有投资回报的“产品”。
(3)高等教育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第三产业, 教育过程凝结了教师、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大量的劳动;高等教育又是需要大量资金投放的行业,投入与产出是正相关的关系,完全符合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
5.高等教育产业特性产生的外部因素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农业和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非生产性产业即第三产业则呈迅速扩张的趋势,第三产业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究其原因,我们认为:(1 )从经济长河来看,第三产业这种商品比物质性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2 )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它不仅是吸收由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所溢的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还能有力缓和劳动就业和失业的冲突,而且这种商品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步进行,被服务者和提供服务者直接接触的特性,它代表着人类劳动的总体发展方向;(3 )非生产性的服务产业所需要的投资少、产业适应度高、灵活性大,因此它比所有生产性产业容易形成扩张,发展较快。因此,国内外学者们预测,未来的主要产业中绝大部分将是非生产性产业。第三产业的共同特征就是为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高等教育作为其他各个产业部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与基础,它更是各产业基础的基础。因此,第一、二产业的这种发展趋势为服务性产业,为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性产生提供了外部根据。
(三)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质的规定性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与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专门从事高级智力开发与高级人才培养的特种产业,它具有特殊的规定性:
1.它的产业准入是严格限定的,开发与设立、开发的规格与层次、功能与宗旨、体制与监督、质量检验与认定,准出证发放等等,都是国家统一严格控制的。
2.向这一产业的投资是风险最低、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最高的投资,是社会公益性投资,应受到国家特殊支持、鼓励与保护。
3.其内部管理遵循教育产业自身特殊性质与需要不是一般的市场化的经营管理。
4.这一产业所遵循的支持原则以全民族全社会利益神圣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是非盈利性原则,但也不是只讲不断投入、不讲产出的原则。
5.教育产业是资本有机构成很低、开发费用较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消耗较少,而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可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是发展高度精神文明和支撑物质文明的产业,也是既服务当代更面向未来的产业。
6.高等教育产业是个人与社会均受益的产业。一方面,通过高等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个人可以得到明显的好处,包括增加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教育又与其他只能给需要这些商品的人带来好处的商品不同,它还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这种好处超过了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的总和。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战略性资源,因此,高等教育是一种待开发、亟待通过改制进行改造的一种特种产业。
二、高等教育市场
(一)高等教育市场的构成
高等教育市场是由高等学校与高等教育消费者(学生)按产业化的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服务与供求关系体系。高等学校与学生是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高等学校是教育市场的供方,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学生是市场的需方,接受或使用教育服务,从而得到就业的专门知识技能。这一个市场发育完善程度,反映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志。
(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分析
1.高等教育的供给方。高等教育供给的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师资队伍状况,一是学校办学的硬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派了大批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学成回国,同时,国内高等学校培育了一大批硕士、博士,这批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成为我国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从物质投入来看,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逐渐重视,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高等学校硬件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校规模有了一定发展。但是,由于教育供给要素构成的比例严重失调,教育经费的匮乏,使得正常的科研、教学活动难以进行;由于管理体制的束缚,行政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专业设置重复,教师的待遇偏低,高级人才现实的与潜在的流失大量存在,丰富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难以盘活,导致了巨大的浪费。
2.高等教育的需求方。对教育的需求容量与强度主要取决几个因素:
(1)人口规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 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有很大的潜在发展的教育市场。据统计,1997年全国各类在校生为21308万人,各类成人学校在校生7008万人,全国教育人口共计2831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9%[2],约占世界教育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2)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 人口规模只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个人或家庭有支付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 家庭已具有了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居民储蓄意愿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高于准备用于购房支出的7%的比例。另据统计,目前中国有27 %的储户存款目的在于让子女接受教育,并且80%的学生家长认为非义务教育实行合理收费是合乎情理的[3]。
(3)家庭对下一代成员重视程度。 独生子女政策使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对子女受教育问题极为重视。
(4)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实现程度。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及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预期收入。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对个人的回报率为14.8%,对社会的回报率为9.5%,个人收益率超过社会收益率。 一项“学历与收入关系”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不同学历毕业的人,收入比为:1∶1.17∶1.26∶1.28∶1.80[3],从中可以观照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的正相关规律。
(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1.匮乏的公共教育支出与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人口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教育人口,“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国情的最大特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与强大的社会需要相比,受经费投入严重制约的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着供求不相均衡的尖锐矛盾。由于高等教育的供求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中小学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难以推广,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公共教育支出,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的市场机制,适当增加私人支出比例,开辟更多的私人和社会投资资源,以此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进程。
2.旧的高等教育体制抑制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高度集权和高度的计划经济两大基本特征没有改变,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化程度大大小小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化程度。主要问题表现在:(1)政校不分,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国所有高等学校在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时,无所不包、无所不管。(2)国有高等学校人浮于事,冗员比例居全国各行业之前列。1997 年全国高等学校现有职工103万人,其中教师为40.5万人, 仅占全部职工的40%,而行政后勤人员比例高达60%;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为7.8人,但仅相当于世界水平(14.3人)的一半;1997 年平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仅为3112人[2],在校学生规模仍然处于低水平。 (3)人才要素流动性低下,一方面因教师待遇低下, 留不住一流人才,另一方面又因缺乏机制不能淘汰各种不称职的教师。这样,仍保留计划经济模式的高等学校不仅成为过重的财政支出负担,而且也成为高校加快发展的包袱,加速和彻底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3.我国高等教育“卖方市场”依然占主导地位。高等教育“卖方市场”现象是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短缺经济在教育领域中的延续,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也反映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相对落后与贫乏。教育的“卖方市场”问题较一般的商品市场复杂得多,这表现在:(1)我国教育体制具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 即限制进入;(2)作为教育部门长期以来的固定的、 较低的工资政策和预算内外分离的财政制度,客观上易于鼓励高等学校抱有争取尽可能多的预算外收入动机,而保持或维持教育“卖方市场”的有利地位。因此,学校本身扩大教育机会的动力不足;(3 )教育“卖方市场”将学校置于供求关系较为有利的地位,高比例的供求差异在缺乏制度性约束和社会约束的条件下极易形成部门不正之风,原属于经济部门中的行业性的弊病在教育界也同样地出现了,在一片讨价还价或关系网中,学校的正常的教育及其管理行为(包括教育经费筹措行为)被不同程度地受到侵蚀,单个家长的变通行为成为社会群体的追同行为,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
三、高等教育市场的产业化管理
(一)产业化管理内涵
高等教育这一特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势在必行。所谓“产业化管理”就是在某种有限的程度上引入竞争淘汰机制、供给与需求机制、投入与产出机制、关注微观与宏观效益,改变粗放型投放方式,面向市场,用市场手段配置教育资源,采取提高“投入—产出比率”的集约型投入方式,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具体地讲,就是高等学校的管理按照产业化规律来进行,遵循“谁受益谁出钱”原则办事,从而把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当作产业来管理和经营,逐步建立人才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后勤市场,以便实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使用、投资结构优化、社会服务质量的优化,不断推动高等学校迅速而健康地发展。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管理具体内容
1.建立健全人才市场
建立与健全科学的招生分配和人才流动机制是人才市场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除保证少量国家特定的计划招生、计划分配的专业,如国家重点项目、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基础科学和高技术以及边远地区、某些艰苦行业所需专门人才外,大部分专业的供求将由人才市场来调节。高等学校应逐步实行“读书收费、扩大奖学金、设立贷学金、发展勤工助学、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政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招生制度和学生双向选择就业的市场机制。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必须是有价值的,而且必须是流动的。在学校内部领导岗位、职称评定、学术带头人等方面应该改革传统的任命方式,引进竞争机制,鼓励人才流动,建立和完善聘任制度,在动态中配置和优化职工队伍。
2.建立健全技术市场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也要讲究投入产出,讲究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和活劳动的价值增值。高等学校应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走向社会,积极开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项目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和基地,开拓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3.建立健全资金市场
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实际上是对未来经济繁荣和综合国力的最重要投资之一。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研究制定社会、企业、个人和校办产业等多渠道为高等教育筹措办学经费的具体制度和办法。高校培养人才需要投入各种资源,人才培养也应该讲究质量控制、成本核算,人才走上市场时也应当按质论价,追求最大产出效益,因此,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应当由需要人才的各方按需投资,从根本上解决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4.建立健全后勤服务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轨,我国高校原有的后勤管理面临着新矛盾:国家财政单一性拨款的经费管理体制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封闭式、庄园式的自我服务体系面临着社会第三产业的冲击;纯福利性的后勤保障体系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难以满足师生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后勤已经成为阻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高等学校应以“社会化服务”为发展方向,打破原来封闭的后勤管理体制,逐步将后勤部门分离为行政管理机构和经营服务两大相对独立的工作系统,建立以市场驱动为运行机制的后勤管理体系,在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依托高校在人才、知识、信息、科技和装备上的优势以及国家对高校政策上的优惠,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学校的财政负担,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产业化管理运作的机制
要给高等教育注入改革与发展内在活力,必须着眼于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运行机制。这个机制应从教育的基础性、产业性、特殊性出发,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手段,使之从国家计划调控模式下挣脱出来,但又不是使之放任自流,以逐渐形成国家、高等学校与市场责任分明、衔接协调,相互促进的开放的运行方式与运行过程。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涉及政府、高等学校和市场三个主要方面的不同行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运行情况。
1.政府宏观调控。这里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调控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确定高等教育发展与战略措施,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布局,保证教育经费的筹措和配置,清理高等教育的社会环境,干预人才培养和流向,监督人才的分配与使用。具体的方式与手段有:(1)计划调控。在科学预测、 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编制指导性计划和一定的指令性计划,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调控;(2)行政调控。通过政令、政策、 建议等行政措施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调控;(3)法律调控;(4)经济调控;(5 )督导评估。
2.高校自主办学。在教育市场发育和教育产业条件下,高等学校应具有办学自主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实体。高校应根据政府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拥有自主办学、自我支配、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权益的自主体,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换活动。学术自治和校长负责制,是高校自主办学的关键。[4]
3.市场积极引导。市场负有的高等教育职能是在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接受高校人才产品和科技知识产品,对高等学校提出人才、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向高校提供支持等活动,刺激或抑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主要包括:(1 )调节人才和劳动力的品种、规格、数量,并从而影响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体规模;(2 )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促进学校布局和学校规模调整,从而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3)通过学生选择学校, 促进学校之间的适度正当竞争,以促使学校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4 )通过学校选择教师的竞争,促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教师待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