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整合_职业资格论文

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整合_职业资格论文

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融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资格证书论文,制度论文,农业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银领”人才。职业资格标准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职业行为,评价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引导高职教育办学者和学习者确立培养目标,减少教育教学的盲目性。

2.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可使高职院校依据国家职业分类,直接对应新的职业岗位设置专业,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可根据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调整改造原有专业培养内容,增强专业的生命力;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实训条件建设,增强实践教学职业氛围。

3.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实行高职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将使高职学生在学校及时学习掌握与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提前学习掌握该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提高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从而大大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备条件和运行机制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01年4月4日经国家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在我院设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同年11月23日,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我院建立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03年设立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站及营销师、公关员、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物业管理员等多个职业资格鉴定报名考试点。国家信息产业部在我院设立了OA(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师、网络安全师培训考试点。目前,鉴定工种达到24个,可同时满足1500人进行鉴定。

2.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运行与管理机制。为使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能够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建站初期我院就按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了鉴定工作规程、考评人员岗位职责、技能考核考场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为职业技能鉴定站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制定了在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办法,调动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

3.增设和完善了专业实验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现可满足24个工种的培训和鉴定条件。使学生的实验、实训都可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有的甚至可在真实的鉴定环境中进行,如电子商务师的实验实训,就是借助于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系统进行的。而农业专业的实训多结合生产过程进行,良好的实训条件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奠定了基础。

4.设置了职业技能实训课,全程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将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与职业技能训练融合为一体。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进行全面衔接,最大限度地包容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得的阶段成果

1.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牵动了高职专业建设。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按照职业大典的分类,特别是近年来新增设的工种,设置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经纪人等专业方向,使专业更贴近职业。

2.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以来,开展了四次中、高级工鉴定和一次技师鉴定,共有4351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平均通过率为98%。使毕业生获双证书在8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重达到70%以上。

3.摸清了农业特有工种鉴定规律和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农业特有工种的鉴定时期以三年级学生在第五学期,中职升高职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即每年的10月中下旬进行为宜。一是这时的鉴定环境和条件比较好;二是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有利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巩固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及用人单位要求。中职升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没有进行鉴定的可在一年级进行中级工鉴定,这样在毕业前可进行高级工鉴定。

4.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促进了教学内容和职业鉴定内容的融合,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在改革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新技术引进推广和职业技能鉴定为端口的双循环开放式实践教学系统。通过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对外开放,以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的形式将教学及研究中产生的新技术、新成果推向社会、服务社会,使学校主动与社会全面接轨。并通过此过程,学校及时把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新项目引入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来,作为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形式与这个实践教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的衔接,及时将社会上出现的新岗位、新标准引入到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来,牵动实践教学体系中内容的更新,标准的提升,条件的改善。通过这样一个大循环系统使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与社会行业发展同步的循环系统,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先进性,体现与时俱进,保持实践教学体系的生命力。目前全院17个专业的2004、2005级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均与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相融通,均增设了职业技能综合实训课,形成了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5.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过程中,公开发表论文4篇,参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写2本,组织编写校内职业技能培训教材2本,促进了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

6.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了学生就业。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的企业的满意率在80%以上。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社会、学校及学生对职业技能鉴定了解较少、认识肤浅,尚需做大量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目前社会对持证上岗要求不高,社会有关部门必须建立新生劳动力就业准入制,特别是农业行业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善农业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外部环境,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国家应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范围。

2.目前有些农业特有工种的岗位覆盖面过窄,难以满足农业高职院学生鉴定的要求,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适应农业高职学生的大学生职业标准制定工作。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成为衔接中职和高职教育的重要纽带,也应是具有法律效应的纽带。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中级工鉴定,使学生取得中级工证书,这样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可进行高级工鉴定,提高高职阶段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克服目前存在的中、高职教育阶段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交叉过多的现象。高职院校也应在中职学生升入高职之初就进行一次中级工鉴定,毕业前进行高级工鉴定,解决这样的问题。

4.严格执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保证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降低。

标签:;  ;  

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整合_职业资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