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150000;2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150040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使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的具体效果,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具体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治疗方式选择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则只口服阿司匹林,以两组患者的临床具体治疗效果做对比。结果 接受治疗后,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4%,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66%。并且治疗组相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标准优化程度都更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突出,有效性更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银杏达莫;阿司匹林;急性脑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 effect of Ginkgo biloba-damo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follow-up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May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treatment methods:treatment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Ginkgo biloba-damo combined with aspirin was chosen as the treatment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 aspirin was only taken oral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4%,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6%.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hemodynamic criteria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and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Ginkgo biloba Damo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the effect is prominent,the effectiveness is higher,i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worth affirming.
[Key words] Ginkgo biloba damo;Aspirin;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也被叫做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发病的原因一般是因为脑动脉血管狭窄或者血管闭塞,造成脑部血液供应存在不良情况,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情况出现,同时会有相应部位临床病症,例如偏瘫、失语等神经性功能缺失症状。一般中医称其为“中风”,临床出现概率出现较高且伴随着年龄上升概率发病率也上升。当下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使用有效的手段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更好的保护脑组织以免其受到缺血性再灌注伤害。为评价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使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的具体效果,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该次研究中对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入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57.5±12.3)岁。所有患者家属都知晓具体的临床治疗且同意治疗,且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最早入院的是发病6 h后,最晚为发病72 h后,所有患者入院之后接受头颅CT(武汉安尔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型号:OPEN MARK II)检查,证实患者存在急性脑梗死病灶,并且无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对患者心肝等功能检测发现不存在任何心肝功能不全情况,且无严重高血压。
所有入选患者均与第四届全国血管病会议1995年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相适应[1]。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0例患者,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禁止服用其他任何对药性有影响的药物或者食物,并且依照患者入院后具体的病情特点,可适当的对患者进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例如抗凝、预防感染、脑保护、脱水、降压、降糖、降脂、清除自由基、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等等。观察组患者使用100 mg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联合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14 d。治疗组患者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外加银杏达莫(国药准字H420 22869)20 mg,1次/d,连续使用14 d。治疗过程中不加用其他任何抗血栓类药物,同时对患者的原发病做好有效控制。
1.3 疗效判定
1.3.1 临床治疗标准 评分方式选择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订立的规则。基本痊愈:患者在接受治疗工作后,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至少91%,评定病残等级为0;明显有效:所有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在46%~90%间,病残等级评级为1级;有效: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不超过17%;恶化: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入院时测定更高或者患者死亡[2]。数据测定分别在治疗1周后与治疗两周后。
1.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观察[3]。
1.3.3 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液粘稠度、纤维蛋白质以及临床血脂的具体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表示,治疗前后计数资料对比使用χ2做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接受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9例,明显有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体有效率为84%,观察组基本痊愈7例,明显有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7例,总体有效率为6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NIHSS测定,治疗前治疗组为(8.2±1.9)分,观察组为(8.3±1.9)分,测定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治疗组为(3.4±1.0)分,观察组为(5.4±1.2)分,两组的NIHSS均有所优化,优化程度治疗组相比观察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前后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后,各自的血液流变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同时治疗组的指标数据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数据对比()
3 讨论
该研究中对治疗组使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临床有效率高达84%,而观察组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6%,相比治疗组明显更低,因此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使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另外此项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和降低致残率都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4]。
过往临床治疗经验显示,抑制急性脑梗死早期发病的一项治疗方式便是抗血小板聚集,通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血栓素的生成,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鲍世英等[5]对三种脑缺血模型进行大鼠实验,研究证实了银杏内酯能够有效降低全脑缺血大鼠的血液粘度,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性明显。此药物治疗的机制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合成,而阿司匹林通过此项机制的使用能够延迟血栓形成,另外可以避免发生堵塞而造成不良远端血管继发性血栓的形成,以实现侧支循环的有效建立[6]。
田红英研究[7]中指出,当下并没有完全的循证医学证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因此该次研究中,分别对该院100例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对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效果与联合使用银杏达莫的临床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因为脑血管血液灌注不足,而造成的急性血流限制,从而深入的造成突发性为主的脑功能神经障碍的局部灶性病变[8]。出现急性脑梗死之后,由于神经细胞缺血缺氧而大量坏死,且周边的缺血半暗带也存在程度不一的缺血级联反应情况[9]。所以,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治疗方式应以恢复血液供给为主,这样的话才可能快速的抵抗各种血小板的聚集、缩小梗死的面积,对脑细胞做保护工作同时恢复各种受损神经功能[10]。
传统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使用较多的药物为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抑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展,阿司匹林临床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释放,同时对血小板的聚集做限制,另外其临床能够实现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因而大大减小了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素的情况。另外,银杏达莫液主要组成为银杏总黄酮以及双嘧达莫,银杏总黄酮提取自银杏叶,其临床作用为扩张冠脉血管,与此同时能够优化改善脑缺血症与记忆能力,但是使用一般剂量大小的双嘧达莫复合物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且临床用药使用较高的药物浓度会一直血小板释放作用。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抑制组织中的磷酸二酯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降低血液的粘稠程度,而实现良好的组织供血,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该次研究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一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表示此项治疗方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突出。可是该次研究所选样本量有限,未来长期的临床治疗治疗还有待深入的研究调查。
参考文献:
[1] 唐会敏,唐会娜,陈霞. 阿司匹林、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6):8844-8845.
[2] 王楠,杨春华,艾宗耀. 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和酸性磷脂水平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3):4032-4034.
[3] 梁颖红.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临床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3(6):1050-1051.
[4] 薛继军. 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01-4702.
[5] 鲍世英.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9):146.
论文作者:刘志慧1,李胜楼2,刘荣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患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银杏论文; 两组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小板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