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重庆市 400015
摘要:滨水公共空间是山地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公共资产和稀缺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社会价值。但因其生态环境脆弱,场地复杂以及可用空间有限等问题,急需进行品质提升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本文以长江北岸“两江四岸”提升项目为例,对山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方法进行探析。通过对生态环境、建筑风貌、空间功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分析,结合提升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长江北岸总体品质设计方法,促进山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整体升级。
关键词:山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长江北岸
1引言
1.1背景
滨水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水域与陆地相毗邻的且对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环境与开放区域。通常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共同构成,是“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总和”[1]。此类空间具有起伏多变的地貌、层次多样的视觉空间,结构复杂的景观特点,形象鲜明的岸际轮廓线,高低错落的江岸岩体和富于变化的沿江山势[2]。
由于滨水区环境原生性较强,生态环境脆弱,加上山地城市滨水环境陡坡岩高、落差大、沿江空间狭窄等特性,受开发和建设性破环等因素影响,导致长江沿岸的城市滨水空间面临功能缺失、数量缺乏、利用率低、内容单一、人文内涵体现不足等问题[3]。
2概况
2.1项目现状
长江北岸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设计范围由鱼洞长江大桥延至千厮门大桥,沿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东侧纵向贯穿,南端连钓鱼嘴半岛,北端接朝天门两江交汇处,全长约为35.7公里,是长江进入重庆主城区的首站。其中核心规划设计范围包括水崖线至腹地头排建筑间的公共空间。
2018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中关于将重庆市主城区“百公里两江四岸”打造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品牌典范的工作总体要求,推进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安排,启动了“长江北岸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
图一 长江北岸区位图
2.2问题分析
项目在对长江北岸进行现场调查、总体评估的基础上,针对生态景观、风貌形象、空间功能、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与“两江四岸”治理目标与城市提升行动相衔接,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优化解决办法。
(1)消落带生态环境差
现状消落带水文条件严苛、植被稀少,覆盖率低,未得到良好保护,部分区域被破坏,难以形成稳定植被,生态修复较难。现状支流入江口河段周围为码头、仓库和自然绿地及部分农田,存在水土流失严重、施工作业频繁、水质混浊等问题。
(2)江岸形象风貌杂乱
长江北岸滨水空间建筑立面陈旧或破损严重,建筑天际线缺乏层次,建筑风貌不够协调。沿岸观景体系不完善、观景点序列不完整、品质不高,配套不完善。
(3)空间零碎、功能缺失
长江北岸的滨水公共空间现状分布不均,可达性差,未能有效利用沿岸重要景观资源。现有滨江道路与江岸之间缺少垂直联系,滨江区域道路交通层级少、使用性欠佳。缺少连贯、人性化的慢行系统。未规范化设置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导致分布不均、缺乏引导,沿线休憩设施匮乏。堤岸及码头设施陈旧、形象相对简陋、景观性差。生产性码头过多,侵占了公共空间。空间功能单一,活动空间匮乏,整体品质较低。沿岸缺乏亲水活动空间及多功能场所。
(4)人文精神传承不够
长江北岸现存大量工业遗存,有丰富的可利用文化资源。但现状普遍破旧,未得到很好地保护利用,维护度低。缺乏对沿岸工业遗存及其他人文历史资源的系统梳理。由于沿岸人文资源点分布相对孤立,缺乏系统连接,管理分散,导致滨水空间的文化展示性差、形象缺失,不能充分塑造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品牌。
3提升目标
3.1生态江岸
构建生态、人文与城市相融合的消落带景观,营造风景优美的滨江水岸,将滨水公共空间提升为生态江岸。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独特的近水性吸引市民前往,成为公共生活重要的空间载体,在城市空间和自然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有助于创造丰富的市民空间[4]。
3.2 都市江岸
滨水空间既是城市重要的功能区域,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边界和突出空间地标,具有特殊的精神功能和识别性,对城市形象塑造有重要作用[5]。将滨江空间塑造为都市江岸,契合山地城市特征的建筑,提升滨江颜值,立体城市景观带和城市天际轮廓线相互交织。都市江岸将作为体现具有山城、江城特色的城市景观,凸显地域风格,彰显立体之美。
3.3 共享江岸
共享江岸将构建城市级步行和观景系统,不仅成为人们聚集、交往、停驻、观赏、游憩、玩耍等社会活动的空间场所,还是连续安全、舒适宜行、活力有趣的滨水生活公共空间。
3.4 人文江岸
人文江岸的打造将再现山地城市底蕴浓厚的历史记忆,呈现城市发展的脉络。通过滨水空间的功能聚集整合,其品质提升将成为区域及城市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带动地方历史文化的复兴,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4 提升策略
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离不开以人为本。长江北岸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生态、人文、活力、智慧的复合型都市滨水空间。基于地理位置、禀赋条件和承载能级的差异性,项目以还江于民、还岸于民作为核心理念,以激活重庆山水立体城市空间格局,实现培养生态性、共享型、富有人文历史内涵的都市江岸为总体目标,针对生态景观、建筑风貌、功能布局、历史文化等方面提出以下山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1)还原生态,修复滨江生态系统
在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紧约情况下,以河岸建设、保护、管理为契机,保育好特大型城市滨水生态基底。修复消落带,提升其绿化覆盖率,生态化处理驳岸,并在建设中顺应地势,因地制宜,以降低生态破坏。
(2)彰显在地特点,提升滨江景观形象
彰显城市滨水特征,体现城水相融、城岸相融,重视滨水岸线、一级支流入江口及沿江公共空间聚集视线、人流的作用。
(3)激发活力,贯通滨江公共空间
提升空间的亲水性、可达性和共享性,强调水陆统筹、水岸联动、水绿交融,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丰富滨水空间功能和堤岸类型,体现功能复合多样性,加强滨江亲水空间与腹地公共空间的联系,塑造多样的功能空间,提升滨水空间的吸引力,激发活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贯通沿岸道路,形成由慢行道、滨水步道和市政道路组成的多层级道路系统,实现交通方式多样化,贯通长江北岸各滨江公共空间。
(4)提升文化性,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体现人水相依,融入江、岸、山、城、岛等五大山地城市滨水空间要素,保护、延续和传承长江及沿岸建筑风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结合沿岸工业遗存,布置适当的公共设施,塑造便于开展岸线休闲、娱乐及各种展演的特色活动空间。
5设计内容
5.1总体构思
强化滨水特色,全线形成“两带、三半岛、七大重要节点”的空间结构,打造绿色、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两带”包括都市活力带和生态休闲带;“三半岛”指城市魅力半岛、艺术创新半岛、生态健康半岛构成的三大半岛,将是重点打造范围;“七大重要节点”包括五大公园,一个重点段及重要枢纽片区。
图二 长江北岸“两带、三半岛”结构图
5.2生态江岸
5.2.1打造廊轴交错的呼吸江岸,营造生态城市绿廊
通过桥下空间、入江口及公园的绿化,打造景观节点,并与城市绿地联结,形成沿岸生态廊道,打造城市休憩空间,为人们提供户外交流场所,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5.2.2打造生物友好江岸,构建鸟类栖息场所
利用基塘构建、林泽种植、鸟类生境创建、水系连通、生态浮床等工程技术,种植适应于消落带水位变化的植物,并筛选种植耐淹且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乔木、灌木,形成鸟类繁衍越冬所需的林木群落。改造微地貌和底质,配置湿地植物群落,建设水岸及高地鸟类庇护林,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生息的环境条件。
5.2.3进行消落绿带多样栽植,提升水质
针对不同标高的滨江空间,采取不同的消落绿带栽植策略栽植地被和植物。结合浮岛、曝气、滞留塘及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营造生物环境,净化水质。
5.2.4升级堤岸处理,提升江岸趣味
根据绿地草坡、分级护岸、硬质阶梯、直立挡墙、高架路桥、港口码头六大分类对堤岸进行升级处理,提升江岸趣味。保留绿地草坡滩地,塑造台地花园,突显季节性景观。设置亲水步道、栈道、慢行步道贯穿分级护岸。进行挡墙垂直绿化,利用丰富植被软化驳岸及硬质阶梯,将其改造为生态护岸。改造高架路桥下空间,增加慢行步道及活动空间。
5.3 都市江岸
5.3.1腹地与滨江融合渗透,提升江岸功能
将滨江岸线跟腹地公共空间进行定位及功能的复合与渗透,按长江北岸各重要节点和三大半岛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细分,形成一体化、复合型的滨水功能板块。
图五 滨水公共空间贯通策略
5.4.2慢行优先、主线畅连的交通系统
结合城市腹地主要道路与滨江路,保证主线畅通,公交站场充足,增强轨道站点与滨江的联系;结合轨道站点、城市道路、节点空间,有效利用大型公建配建停车场,解决公共停车问题,鼓励慢行交通,构建“P+R”滨江便捷停车体系,实现站成一体。
5.4.3滨江步道的全线贯通和有趣提升
构建设施完善、使用便捷的滨江步道,在有条件地段打造亲水步道作为公共节点空间,并增设腹地联通道和过街设施,融入多样性活动,串联“腹地—江岸—亲水空间”三级纵向步行空间,实现长江北岸步行空间的全线贯通和趣味提升。
5.4.4滨水空间服务配套完善、设施齐全
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重点,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江岸休闲体育设施,引入注重市民需求和文化传承的商业,提供滨水体验丰富的、宜人的公共服务,打造优质文化创意特色滨水空间,促进长江北岸功能转型。
5.5人文江岸
5.5.1活化利用人文节点
深入挖掘现有人文资源内涵,发扬重庆主流文化。结合节点功能,开发具有文化底蕴与创新体验的文化节点。平衡好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进行活化利用。梳理江岸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节点设计及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互动和融合,赋予场地文化特性,打造提供深度体验和丰富活动的滨江公共空间。
5.5.2桥梁的功能优化和立体连通
通过精致绿化、外部材质及色彩的更新,优化跨江大桥桥梁景观,增强景观识别性。新增垂直观光电梯,为跨江慢行提供便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桥下空间,作为运动及休闲场地。
6.结语
滨水空间的品质提升仅靠空间本身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通过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真切感受的设计提升空间的整体体验,打破山地城市特有的滨水空间诸多限制,整合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在品质提升的过程中,提高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增加公共空间的活力和美感。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恢复并有效利用水体,打造以人为本的生态、健康、有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岳华.英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J].国际城市规划,2019,5.
[2]杜春兰.景观空间系统在山地城市中的解读与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05):001-005.
[3]蔡云楠,郭红雨.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03,21:77-79.
[4]彼得?G?罗伊.市民社会与市民空间设计[J].世界建筑,2000,1:76.
[5]凯文? 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5.
作者简介:方小桃、出生年月1983.6、性别:女、籍贯:武汉市;民族 汉族、职称:高级工程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城市品质提升、海绵城市.
论文作者:方小桃,周延,赵丽莎,刘茜茜,任晓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空间论文; 城市论文; 滨江论文; 长江论文; 江岸论文; 北岸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