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聚力论文,社会学论文,团队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2002)04-0020-04
1 体育团队凝聚力及其意义
凝聚力,也即内聚力、向心力。本文所讲的体育团队凝聚力主要是指体育团队这一特定集体中的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基于共同目标而产生的合作行为所形成的吸引力。这里的“合作行为”是指在一种愉快情感状态下的合作行为,表现为体育团队与其成员之间、团队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和整合性。
任何社会团体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凝聚力,一定的凝聚力是一个社会团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团体,体育团队也概不例外。一定的凝聚力对体育团队的正常运转具有如下意义:
(1)为体育团队的发展提供内动力。较强的凝聚力不但能增强团队组织与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满足感,产生归属感,而且能增强团队组织与成员之间和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整合性,产生强大的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增强体育团队的自信心和自强心。一个精诚团结的强大集体,既能焕发出集体荣誉感,其成员对个人和团队的前途充满信心,也能产生催人奋进的动力。
(3)增强体育团队集体的战斗力。几乎没有无代价的合作,几乎没有无内耗的群体生活。凝聚力是内耗的溶剂,是团队战斗力的源泉。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既是每一个足球界人士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足球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此,足球官员、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后勤人员、球迷走到一起,矢志不渝地追求、拼搏、战斗,才有了200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提前3轮出线的世纪神话。
2 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制约与影响因素
凝聚力是体育团队实现团队目标的内在机制。但是,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增强是一个自觉的形成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形成过程中,凝聚力受诸多因素制约与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方式的影响
当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期,一般认为管理将成为“第一整合力”。这就意味着,管理在组织的资源与制度以及目标与效能方面的作用将是决定性的。任何一种管理追求的目标都是试图通过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管理方式是管理最直观的表现,一般来讲,可分为民主式、专制式、放任式等3种基本类型。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强弱有着明显的区别。究其原因,在于凝聚力增强必须有赖于团队及其成员向心力的增强,而向心力又源于团队以及成员主体意识的有效整合。实践证明,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团队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专制式的管理方式下,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与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体育团队成员的离心倾向势必增强,因而团队凝聚力较低;在放任式的管理方式下,体育团队成员各自为政,团队犹如一盘散沙,很难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活动;在民主式的管理方式下,人格平等受到尊重与保护,个性自由发展,同时能较好协调国家、团队、个人三者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领导者和决策层所作出的每一决策都能尊重团队成员的共同意愿,代表其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便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一种愉快的情感状态下的合作。因而,它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2.2 团队成员相互关系的影响
体育团队的任何决策方案,都必须经一定范围的团队成员的实践方能顺利实施。一方面,团队是否层级适宜,团队内部管理者是否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决策目标的实施;另一方面,体育团队是一个自由个体构成的系统,个体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技术素养、战术素养的高低,个体之间是否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以及个体的理解力与领悟力等,都直接影响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而团队整体效能的高低,又从侧面反映出体育团队凝聚力的高低。团队成员自身在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比技战术更为重要。技战术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而人的主体往往反映出随意性。随意性便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团队能否适应变化发展的需要,关键是团队成员在起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
2.3 外部环境的影响
体育团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一刻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要考察体育团队凝聚力,必须要考虑团队的综合效应,而综合效应是团队与外部环境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获得的。因此,外部环境是否有利,这对体育团队关系极为重大。良好的外部环境,加速或推动体育团队的良性发展,从而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相反,恶劣的外部环境不利于体育团队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制约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增强。当然,外部环境对体育团队凝聚力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只有通过体育团队及其成员才能对团队的凝聚力发挥作用。
3 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措施
3.1 树立体育团队管理的新组织观——学习组织
学习型组织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同时又反过来构成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石。这种国际共创共识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并已在完成中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学者总结出了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1)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2)建有多元回馈的开放的学习系统;(3)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4)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5)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6)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诚然,体育团队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职能部门,因此体育团队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方面的实践中应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团队全体成员都必须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个人的持续学习力对于体育团队组织系统创新及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体育团队发展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目标,通过个体自觉、自主的内化,真正成为每个成员勤奋工作、能力合作、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第二,体育团队应为每一个组织成员的持续学习力的增强提供良好的知识与信息的共享互动背景。通过这种互惠式的合作,实现组织的创新和应变能力的提高。第三,建立平等的、“松动”的结构化或层次化系统(如图1)。实现体育团队中的人成为一个能系统思考的、不断自我超越的,能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积极参与组织学习的,能在共同愿望下努力发展的学习型的人,从而增加体育团队整合力和凝聚力。
3.2 选拔具有整体性、互补性和高效性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人才
体育团队是人们为了合理而有效地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较为复杂的团队。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团队中,团队领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组织恰当、素质合格、行为规范、廉洁自律、富于创新的领导集体,是优化整体功能、组织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培养和选择管理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选择管理干部过程中必须坚持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选拔德才兼备的管理干部,同时还应考虑到年龄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协调的个性气质结构和配套的工作结构。按照数学公式,一加一应等于二,但在组织结构中,一加一必须大于二,即领导干部的配备必须发挥体育团队的倍增效应,由此该团队才是基本合理的,能体现系统功能、具有整合性的组织。构建具有整体性、互补性和高效性的科学合理的管理班子,才能团结合作,率领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管理者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知人善任,树立“公仆”意识,加强“服务性管理”理念,就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成员的斗志,并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图1 体育团队学习型组织管理网络平等结构
3.3 构建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关系。俗语说:“人和万事兴”,一个组织有了“人和”才能去争取和利用机遇,才有可能去完善和充分发挥客观有利条件。因此,构建愉快、满意和积极肯定的内部环境,是能否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保证。马拉多纳领军的阿根廷足球队,队内成员始终如铁板一块,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在随后的几届世界杯赛上,无论外界怎么议论猜测、捕风捉影,内部从来都风平浪静。比如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尽管没有多少人喜欢他们,他们却匪夷所思地苦战到决赛。有人曾形容阿根廷有股“匪气”,其实他们靠的是内部的同舟共济的凝聚力。反观人才济济球星云集的荷兰队,队内白人球员与黑人球员之间素来不睦,阿贾克斯出身的球员与其他球会出身的球员又向来互不服气,队内内讧不断,人际关系复杂,即便在“三剑客”鼎盛时期也未能染指世界杯,到了2002年的世界杯连进军决赛的资格也没有了。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稳定其发展和充分发挥其训练效益和比赛潜能,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团队成员之间发生并保持肯定、积极的关系,表现出友好、喜欢、亲近的情感特征,主要受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否真心诚意互相交往,有没有共同的目标,以及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和语言、种族、民族传统、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往往能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明辨是非,与他人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而一个人格低下的人,则处处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辩是非,不分皂白,尤其是自我中心感强烈的人,妄自尊大,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也就不易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体育团队组织与成员的共同努力。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柱,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是每个中国体育界人士的共同理想,为了这个共同目标,50多年来中华体育健儿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篇章,形成了一股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昨天的“女排精神”,今天的“女足精神”、“乒乓球队精神”……都是在这面旗帜下凝聚而成。它不仅化作了体坛精英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也汇集成了体育团队精诚合作、众志成城的强大动力。
(2)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宣传教育,弘扬“祖国至上、敬业奉献、团结友爱、科学求实、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祖国至上精神,讲的是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觉悟;敬业奉献精神,讲的是事业心责任感,是一种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团结友爱精神,讲的是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科学求实精神,讲的是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作风;遵纪守法精神,讲的是组织纪律和法制观念,是在比赛中服从规则,服从裁判;艰苦奋斗精神,讲的是无产阶级政治本色,是训练中的刻苦,生活中的朴素,比赛中的顽强劲头。体育团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但一旦形成,要实现团队目标,就需要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来维系。“祖国至上、敬业奉献、团结友爱、科学求实、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从不同侧面回答了体育团队成员在团队中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做人的问题,是体育团队实现团队目标的行为准则。
(3)强调权威,尊重个性。运动训练是体育团队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类同于教育学上的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处于主导地位,其个人权威性与技术权威性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然而,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不是物,而人是主体性的存在,这就要充分研究训练对象的个性。国内外名运动员与教练员师徒反目在媒体上已不鲜见。强调教练员权威是运动训练中训练计划得以实施,比赛中战术意图得以贯彻执行的前提;尊重运动员个性,是训练与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因此,只有体育团队成员之间真心实意地接触,亲密友好地交往,才能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增进体育团队凝聚力。
(4)正确处理团队内部的利益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实体化、市场化、产业化,体育团队内部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由于利益关系直接与每个团队成员相联系,对此必须慎重处理。从理论上讲,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体育团队成员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根本利益。但是,各团队成员又是有着特定的具体利益的个性,因此,体育团队成员之间在涉及具体利益方面就难免存在摩擦与冲突。由于利益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此,在处理诸如此类的矛盾与问题时,必须慎重研究,切忌简单化,否则很容易激化矛盾。从性质上讲,体育团队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因此,从解决矛盾的全局着眼,必须正确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解决此类矛盾。解决的方法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等。这里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利益关系的矛盾主要是体育团队成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提高体育团队成员的整体思想觉悟。此外,对于极少数投机钻营、使用非法手段牟取名利的团队和个体成员,必须采取严厉的手段,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会扰乱体育团队的社会公众形象,损害国家利益、体育团队的集体利益、其他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
3.4 培育适宜的外部环境
体育团队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中以社会环境因素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制度、政策、方针、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教育、文化、科学技术、信息等等。虽然,我国的体育外部环境得到了理顺与规范,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环境因素变化多样,加之环境对体育团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因此,要构建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体育外部环境。首先,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根据国情制定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目标;其次,面向世界,吸纳世界各国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融于世界体育发展大潮中,扬其所长,弃其所短,根据国情,创新发展。
总之,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有许多途径,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中心就是要协调体育团队的各种内外关系。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体育团队必然具有团结性和整合性,体育团队也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动力。
收稿日期:200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