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战略--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一)_国家经济论文

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战略--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一)_国家经济论文

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策略——写于建国50周年(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写于论文,周年论文,策略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化与追赶模式

就全世界而言,现代化过程是各国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相互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许多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追赶或超过现代化先行国。

从现代化角度看,可以分为先行国和后进国,先进国和落后国,追赶者和落伍者;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可以分为创新者和追赶者,主导者和模仿者。所谓落后是指国家之间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所谓后进国是指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国家。按着格申克龙所说,后进国与其说是在某一点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发动工业化和进入工业化时这一问题上,发动(进入)时间相对滞后的国家(注:Alexander

Gerschenkron, 1962,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Historical Perspective,Harvard University.)。

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先后出现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美国经济起飞花了43年时间追上英国。根据OECD的Angus Maddison(1995)的数据(注: Angus Maddison,1995,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1992,OECD.),182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GDP水平的73.3%,1870年为75.3%,尔后美国开始经济起飞,1870~1913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9%,同期英国为1.9%,到190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GDP 水平上升为89.2%,到1913年美国人均GDP已超过英国人均GDP水平,为105.5 %;第二次是二次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起飞,花了40年的时间追上美国。1950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9.6%,1953年日本GDP 增长指数超过二战期间的最高水平,开始经济起飞,1953~1992年期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5%,同期美国为3.0%,到1992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90.1%。日本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它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28倍的世界记录(年平均增长率为1.95%);第三次是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1965~1992年期间,韩国和台湾地区GDP 年平均增长率均为8.8%。1973年韩国和台湾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西欧国家(12个国家)人均GDP水平的24.3%和31.4%,到1992 年分别上升为57.5%和66.6%(见表1)。

表1 后进国追赶先行国

时期GDP增长率 相当于先行国人均GDP水平(%)

(%) 初期 末期

英国1871~1913

1.9

190.0100.0

美国 3.975.3105.5

美国1953~1992

3.0

100.0100.0

日本 6.519.6 90.1

西欧(12国) 1965~1992 100.0100.0

韩国 8.824.3 57.5

台湾省

8.831.4 66.6

欧洲(12国) 1978~1995 1.74

100.0100.0

中国7.49 9.1 19.0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 1995, Monitoring the WorldEconomy 1820~1992,OECD。

为什么工业化的后来者能够追赶工业化的先行者呢?它们实现追赶目标的途径是什么呢?格申克龙提出了后发优势的观点。所谓后发优势(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是指工业化后来者具有特殊益处和优势,这包括:一是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装备。这是一个正在进入工业化阶段的落后国家获得高速发展的首要保证因素。通过技术引进替代有关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使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并避免有关风险。二是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工业化的后来者对工业化模式的设计具有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它们不必重复先行者的错误道路,例如“先污染、后治理”;同样它们可以选择更快的发展道路和更开放的发展政策,例如世界经济一体化为经济改革和转型国家加速市场机制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是有效率的改革者比他人学得更快,所以一个国家如何能够在发展市场机制中学习和不落后,不仅取决其初始条件,也取决于学习的方式(注:V·托马斯和Y.E:《东亚经济改革的经验》,中文译稿,《改革》杂志,1995年第5期。)。三是对经济落后和寻求工业化发展的强烈的“赶超”社会意识。工业化后来者落后程度越大,这种意识及其功效也就越显著。在一个落后的国家里巨大的突然性的工业努力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新政”(Alexander Gerschenkron,1962)。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穷国要追上富国取决于三种决定性因素:一是穷国的储蓄率水平高低,储蓄率越高,人均增长速度越快;二是经济开放程度大小,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将加快穷国的追赶进程;三是技术扩散的程度快慢。由于模仿与使用先行国的技术发明成本比自我创新成本低得多,如对美国化工、医药、电子与机械等行业的48种产品创新的调查与研究发现模仿成本平均为创新成本的65%,但不同产品的差异较大,模仿成本与创新成本的比率在60%~90%之间的只占一半(注:引自舒元著:《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工业化后来者的增长可能超过技术领先国,如果技术领先国和技术引进国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越大,那么新技术引进和被模仿的产品项目收益率就越高,从而显示了追赶效益。如果技术引进国的经济规模愈大,那么所引进的技术产品的收益或外溢效应也显示了大国规模效益。

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也说明了技术模仿国有可能追赶上技术发明国。 Posner (1961 )的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model)解释,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新产品和新工序的引进,这使得发明者和发明国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垄断地位,并大量出口新技术产品。但是当外国生产者获得新技术之后,他们就能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占领国际市场,甚至发明国的市场(注:M.V.Posner,1981,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Oxford Economic Papers,pp.323~341.)。Vernon(1966 )对技术差距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product

cycle model)(注:R.Vernon,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pp.197~207.)。该模型从技术发明国和模仿国的角度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了5个阶段:在第一阶段, 该产品只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在第二阶段,该产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了改进,为适应国内外迅速增长的需求,产量大幅度上升,并大量出口;在第三阶段,该产品已标准化,模仿国开始生产供应国内消费,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相对低于发明国,故模仿国产品开始出口,而发明国产量开始下降,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在第五阶段,模仿国在发明国家市场上低价销售,发明国产量大幅度下降或停止生产。由于技术扩散、标准化以及较低的国外生产成本使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向结束,发明国又会致力于新的技术创新,引入新的产品。80年代以来,新技术的扩散时间大大缩短,即从新产品在发明国投入生产开始,到模仿国在第三国市场上完全代替发明国为止,这一时间越来越短。高技术模仿国越追越快时,技术发明国就必须越跑越快(注:Dominick Salvator:《国际经济学》(第五版),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9 页至第131页。)。

技术引进国在技术扩散过程中通常显示出跳跃式(leapfrogging)特征。如果技术领先国非常依赖当前的高新技术,并且具有更高生产率的潜在技术是存在的,那么“跳跃”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这是指技术路线选择和新技术开发方向而言,技术引进国处于获取世界最新技术机会的前沿。Brezis,Krugman和Tsiddon(1993年)曾断言,当前的技术领先国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经验积累逐步提高生产率的,他们假定领先国的知识不能被其他国家所获得,各国内部来自经济的收益是递减的,新技术的出现基本上是偶然的,它们的出现只是为实现更高的生产率提供了可能性,只有通过大量的“边干边学”,这两种可能性才能转化为现实(注:Brezis,Elisem,Panl Krugman,and Dariel Tsiddon,1993, Leapfrogg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 Theory ofCycles in National Technological Leadship, American Economic Reriew,85.5(December),PP.1211~1219.)。因此对于当前技术领先国来说,采用新技术似乎并不是很有吸引力,它们往往选择继续沿用旧的生产技术与方法,然而对于后进国家来说,采取新技术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从长期来看新技术能够产生更高的生产率,这样追随国最终将成为技术领先国,于是“跳跃”效应便产生了(注:引自舒元等:《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然而,发展中国家能否正确选择从外部获得新的技术,进而能否具有使其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能力,乃是成败的关键(注:Robrt E.Evenson,Gustav Rains:《科技富国》,中文版,青岛出版社,1996年,第1页。)。

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最主要途径是吸引外资,因为投资中包括了大量的技术和知识积累。Romer(1986 )认为技术进步来自于对实物资本的投资,可以用生产中积累投资代表知识的积累,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他的研究结论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投资又会引致知识的积累,知识增加加快了技术进步的进程,在这种正反馈中,经济系统中出现增长的一个良性循环,从而长期稳定地提高经济增长率,因此一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增长不断追加投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注: Romer,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PP.1002~37.)。

二、中国成功地追赶上来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后来者(latter comer),发动工业化时间晚,进入工业化时代大为滞后。如果从1750年算起的话,欧洲和北美陆续开始工业化,而中国发动工业化的时间滞后了100~200 年, 直到1950年中国才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

中国不仅发动工业化的时间晚,而且工业化水平起点极其低下。欧美国家开始工业化时人均收入水平大大高于中国工业初期的人均水平。据OECD世界经济史专家Angus Maddison(1998)研究(见表2), 1700年欧洲人均GDP(指1990年PPP国际美元,下同)为870美元,1820 年上升为1129美元,美国分别为600美元和1260美元。中国在1952年时, 人均GDP仅相当于537美元。大大低于1820年欧美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同期水平(609美元)。

表2 人均GDP水平及相对差距国际比较 (1700~1995年)

年份

中国 日本 欧洲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世界平均

人均GDP,1990

1700

600

600

870

600600 531604

1820

600

675 1129 1260751 531673

1952

537 2351 4374 10645

2926 609

2268

1978

979 12581 10860 18251

6565 972

4382

1995 2653 19720 13951 23377

43831568

5194

2015 6398 25533

30268

3120

7323

中国与其他国

家相对差距(倍)

1700 1.00 1.00 1.45 1.00

1.000.88

1.01

1820 1.00 1.13 1.88 2.06

1.250.88

1.12

1952 1.00 4.38 8.15 19.8

5.451.13

4.22

1978 1.00 12.85 11.09 18.64

6.700.99

4.48

1995 1.00 7.43 5.26 8.81

1.650.59

1.96

2015 1.00 3.994.73

0.48

1.14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文版,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57页,第156~157页。

表3 GDP和人均GDP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1700~2015年)单位:%

1700~1820 1820~1952 1952~1978 1978~1995 1995~2015

GDP增长率

中国0.85

0.22

4.407.49 5.55

印度0.26

0.54

4.024.63 4.95

日本0.21

1.74

7.853.21 1.50

欧洲0.68

1.71

4.271.74

美国2.57

3.78

3.462.47 2.11

苏联/俄罗斯 0.86

2.08

4.75

-5.56

世界平均0.57

1.62

4.522.70 3.08

人均GDP增长率

中国0.00 -0.08

2.346.04 4.50

印度0.00

0.10

1.812.53 3.50

日本0.10

0.95

6.662.68 1.30

欧洲0.22

1.03

3.561.48

美国0.62

1.63

2.101.47 1.30

苏联/俄罗斯 0.19

1.04

3.15

-2.35

世界平均0.09

0.92

2.561.01 1.73

注:按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计算。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文版,新华出版社,1999年。

50年代初期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同期欧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显示了巨大的发展差距。1952年欧洲人均GDP 相当于中国人均GDP的8.15倍,美国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19.8倍,俄罗斯相当于中国的5.5倍,日本也相当于中国的4.4倍(见表2)。 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建国5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从1978年以来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GDP水平之间的差距。 1995 年中国人均GDP为2653美元,与欧洲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52年的8.15倍缩小为5.3倍,与美国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8倍缩小为8.8倍,与日本人均GDP相对差距由4.4倍扩大为7.4倍,与世界人均GDP相对差距由4.2倍缩小为2.0倍(见表2)。这表明, 中国在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方面显示出现代化的追赶模式特征。

一是速度效应,即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化后进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先进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属于第四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其经济增长率都不同程度高于前三次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经济增长率(见表1)。按照Maddison计算,1952~1978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52%)、苏联(4.76 %)和日本(7.85%),但高于美国(3.46%)、印度(4.02%)和欧洲(4.27 %);1978~1995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49%, 大大高于上述国家的增长速度(见表3)。同样在这一时间中国人均GDP年增长率也明显高于世界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见表4),显示出特有的“追赶”特点。如果说东亚“四小龙”在二战之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打破了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后进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堪称为“东亚奇迹”的话(注: World Bank,1993,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那么中国也同样打破了这一记录,所不同的是也是最有意义的是它发生在占世界总人口1/5的国家之中。

表4 中国与其他国家GDP及占世界总量比重

年份 中国 日本 欧洲 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

(1990年10亿美元)

170082.8

16.2 83.5

0.6

1820

228.6

20.9 188.0 12.6

1952

305.7 202.91758.21677.1

1978

935.9 1446.25220.94062.3

1995 3196.3 2476.37004.86149.5

2000 4277.3 2667.77848.37060.0

2015 9406

33379338

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

比重(%)

170023.14.5 23.3

0.0

182032.43.0 26.6

1.8

189013.22.5 40.3 13.8

1952 5.23.4 29.7 28.4

1978 5.07.7 27.9 21.8

199510.98.4 23.8 20.9

200012.57.8 23.0 20.7

201517.46.217.3

年份 俄罗斯 印度

世界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1990年10亿美元)

1700 12.6

81.2 359.0

1820 33.8 111.0 706.4

1952 512.6 226.65916.1

19781715.2 630.8

18683.1

1995 648.7 1437.0

29421.3

2000 616.9 1834.0

34107.4

2015

1776 53966

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

比重(%)

1700

3.2

22.6

1820

4.8

15.7

1890

6.3

11.0

1952

8.73.8

1978

9.23.4

1995

2.24.6

2000

1.85.4

2015 7.0

资料来源:Maddison,1995,1998。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 因而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或相对于美国GDP比重百分比明显上升。 根据麦迪森(1995, 1998)计算1978年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5.0%,1995年上升为10.9%(根据世界银行〈1998〉计算,1997年中国GDP 相当于世界总量的11.9%),2000年这一比重上升为12.5%,2015年提高到17.4%,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国家;1978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23.0 %, 1995年这一比重上升为52.0%(根据世界银行计算1997年中国GDP 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57.0%),2000年上升为60.6%,2015 年相当于美国的100.7%(见表4)。这表明,中国在追赶过程中,用相对短的时间(不足40年)由经济实力不足美国的1/4进而超过美国。

二是结构效应,即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化后进国结构指标变动率快于先进国的速度。例如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由70%下降到50%,花了80年的时间(从1870年到1950年), 美国花了50 年的时间(从1820年至1870年),苏联花了33年时间(从1917年到1950 年)(见表5),而中国从1978~1995年仅花了17年的时间。经济快速增长不仅为整个国家或地区带来重大变化,而且也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加速增长会促进劳动力向更高的生产力部门转移。而结构变化又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因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转向高生产率部门几乎总是伴随着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工人技能的改善,教育的发展,组织的改进以及国际贸易的更大程度的开放。

表5 农业部门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1820~1992年) 单位:%

国家 1820 1870 1913 1950 1992

美国 70.0 50.0 27.5 12.9 2.8

法国 NA49.2 41.1 28.3 5.1

德国 NA49.5 34.6 22.2 3.1

荷兰 NA37.0 26.5 13.9 3.9

英国 37.6 22.7 11.7

5.1 2.2

日本 NA70.1 60.1 48.3 6.4

中国 NANANA77.0 58.6

俄国 NANA70.0 46.0 17.0

资料来源: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中文版,改革出版社,1996年。

三是开放效应,即工业化后进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快于先进国的速度。麦迪森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在促进使各国尽其所能进行专业化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也清除了自然资源有限国家的障碍,由于运输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成本,使距离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使得国际交换更容易,能够发挥巨大的吸引力。贸易在推广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也显得十分重要,它在这方面的作用还由于国际投资的流动而加速,这甚至对技术推广和组织改进都有更大的推动。工业化伴随着贸易全球化即世界不同地区经济一体化显著提高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又对本国增长潜力产生重要影响。1820年世界出口额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仅为1%,1913年上升为8.7%,50年代后又不断上升,到1992年为13.5%。一个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国际贸易总量和个量的迅速增长。按1990年美元价格计算,1950年日本人均出口额只有42美元,到1995年增长为2456.6美元;1950年中国人均出口额4.57美元,到1973年仅为13.6美元,到1995年增长到99美元,比1973年增长了6.3倍(见表6)。凡是实现经济追赶的国家或地区出口占GDP比重都明显上升, 例如二次大战后的日本、韩国、泰国和我国台湾省出口占GDP 比重都大幅度上升。中国1978年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仅为13%,到1995年已超过30 %(注:此数系为世界银行估计数,既不同于麦迪森的估计,也不同于中国官方的估计。世界银行的解释是中国的GDP水平可能被低估了, 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与GDP比率可能被大大的高估。另外,按以1987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与GDP实际增长率, 与按现价计算的名义增长率大为不同。见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文版,第7 章注释2,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按美元计算,1998 年中国的贸易额3240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9倍, 已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占世界贸易额的4%, 中国从改革前的极端闭关自守发展到赶上世界大国标准的水平。但考虑到中国贸易大约有一半属于进口品加工成出口品,减掉这些加工贸易,那么即使对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来说,其开放程度也是大大低于全球水准的(注:世界银行,1997。)。改革以来,中国不仅出口贸易迅速增长,而且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80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为50.2%,到1995年已上升到85.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超过纺织品出口额成为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

表6 中国、印度、日本的人均出口额比较(1850~1995年) 单位:美元

年 中国印度日本 中国 印度日本

份 按现价和汇率计算 按199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

18500.120.36 0.00

18700.281.01 0.442.67

13.70

18900.331.24 1.243.18

19130.702.49 6.106.57

31.22 32.59

19291.363.3915.322.80

24.64 68.67

19501.013.18 9.954.57

15.29 42.34

19736.605.00

341.00

13.61

16.69875.25

1995 123.50

33.57 3528.84

99.02

37.63

2455.93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文版,新华出版社,1999年。

四是制度效应,即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运行已基本奠定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据物价部门统计,1979年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到1996年已上升为92.5%; 市场调节价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所占比重由7.4%上升为79.0%; 市场调节价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由0%上升为81.1%(注:《中国物价》,1997 年第12期。)。此外政府指导价实际也是市场供求调节形成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从总体上看,商品价格已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工业生产领域,国家计划管理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已由1980年的120种减少到目前的12 种,仅占工业总产值的4%。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财政预算内投资的比重由1981年的28.1%,下降为1995年的3.1%, 而自筹资金的比重由55.5%变为53.2%,利用外资的比重由3.8%上升为11.5%, 利用国内贷款的比重由12.7%上升为21.0%。在外贸外汇方面,取消了进出口的指令性计划和出口创汇指标要求,建立了银行间的外汇市场,实行有管理的流动汇率制度,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注:郭树清:《中国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改革》,1999年第3期,第48 页至第57页。)。为了对中国经济市场程度作一定量分析,作者设计了市场化指数(marketization indices), 它是由投资市场化指数(由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表示)、价格市场化指数(由市场调节价在农产品收购价格中比重表示)、生产市场化指数(由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表示)和商业市场化指数(由非国有经济占社会商品零售额比重表示)加权平均而得。1979年中国市场化指数为24.91%,到1985年为54.23%,到1990年为62.17%, 1997年又上升为76.87%。这表明我国市场化程度由改革初期的1/4上升为目前的3/4,已属于准市场经济国家(见表7)。

表7 中国市场化指数(1979~1997年) 单位:%

年份 市场化投资市场 农产品价格 生产市场 商业市场

指数化指数 市场化指数 化指数化指数

1979 24.91 23.10

11.60 21.53 46.01

1980 32.13 38.90

17.70 24.03 48.57

1981 33.66 30.60

20.90 25.24 50.15

1982 35.77 45.00

21.70 25.56 51.30

1983 42.57 64.00

23.90 26.64 53.01

1984 45.56 63.00

32.90 30.91 54.45

1985 54.23 64.30

63.00 35.14 59.58

1986 55.67 64.40

64.70 37.73 60.59

1987 57.61 64.00

70.60 43.20 60.90

1988 61.33 70.20

76.00 43.20 60.54

1989 62.62 64.40

64.70 43.94 60.90

1990 62.17 71.70

74.80 45.40 60.41

1991 62.55 69.70

77.80 47.06 59.81

1992 63.23 71.70

81.80 45.39 58.71

1993 68.95 72.80

87.50* 53.01 62.47

1994 71.26 74.60

79.30* 63.05 68.07

1995 72.32 76.50

78.60* 64.00 76.16

1996 75.27 77.80

79.00* 71.52 72.27

1997 76.87 78.00

80.00* 74.48 74.99

注:投资市场化指数,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利用外资,自然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投资的比重来表示;价格市场化指数,由农产品收购价格中非国家定价比重来表示;生产市场化指数,由工业总产值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来表示;商业市场化指数,由社会商品零售额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来表示。

资料来源:1979~1992年数据源于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第49~55页。1993~1997年数据系作者计算。

*引自《中国价格》,1997年,第1期。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

穷国和富国不仅存在人均GDP的差距和人类发展指标差距, 而且也存在知识和信息的巨大差距。无论是创造知识还是传递信息往往成本较高,绝大多数知识与信息都是由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创造出来的。全球80%的研究与开发成果来自发达国家。全世界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 发达国家的用户有1.2亿人,占了92.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创造知识能力与获取传播信息能力的差距甚至大于他们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注:World Bank,1999.)。

1.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知识创新能力方面差距十分显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统计科技成果是按出版物衡量的科学活动,即通过在科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来衡量,其数据选自《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数据。1995 年中国以出版物衡量的科学成果仅占世界总数的1.6%,印度和中亚地区为2.1%,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10.1%,西欧为35.8%,独联体国为4.0%,北美地区为38.4%, 大洋洲地区为2.8%,发达国家总计占93.1%(见表8)。1990~1995年期间,在SCI登记发表论文总数最多的20个国家之中,中国居第15位, 排在荷兰、西班牙、印度、瑞典和瑞士之后。

表8 以出版物衡量的科学成果国际比较(1995年)

地区/国家 1995年(占世界总数的%) 1995年(1990=100)

西欧 35.8

109

中东欧2.0 83

独联体国家4.0 56

北美 38.496

拉丁美洲 1.6117

阿拉伯国家0.7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0.8 81

日本和新兴工业国家10.1

119

中国 1.6138

印度和中亚2.1 97

东南亚0.1 99

大洋州2.8106

世界总值 100.0 100

说明:“1990=100”意为以1990年出版物数量为比较基数。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科学发展报告》,引自新华社《参考资料》,1998年11月23日。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差距也十分显著。国际上根据公布的专利指标原理,技术活动可以通过专利事务所公布的专利数描述。这里不把专利看作一种工业手段,而是看作处于知识前沿的技术能力的标志。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报告中选择两家最大和最国际化的专利系统——美国和欧洲的专利系统作为分析的基础。1995年中国在欧洲申请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0.1%;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占16.6%; 北美地区占33.4%;西欧占47.4%;大洋洲地区占1.3%;发达国家占99.5%。1995年中国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0.2%; 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占27.3%;欧洲占19.9%;北美地区占51.5%;大洋洲地区占0.6%;发达国家占99.5%(见表9)。

表9 以专利数衡量的技术成果国际比较(1990~1995年)

在欧洲申请的专利数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

1995的(占世

1995年

1995年(占世界 1995年

地区/国家 界总数的%)

(1990=100) 界总数的%)

(1990=100)

西欧

47.491 19.9

78

中东欧 0.4

101

0.1

43

独联体国家 0.4

113

0.1

59

北美

33.4

125 51.5

108

拉丁美洲0.2

204

0.2

122

阿拉伯国家 0.0

101

0.0

135

撒哈拉以南非洲 0.296

0.178

日本和新兴工业国家 16.687 27.3

108

中国0.1

152

0.2

118

印度和中亚 0.0

103

0.0

160

东南亚 0.0

165

0.0

126

大洋州 1.3

163

0.684

世界总值 100.0

100 100.0

100

说明:“1990=100”意为以1990年的专利数为比较基数;地区专利数占世界总额的百分比低于0.05%,在表中则记为0.0, 因为对这些地区而言,过低的指标几乎毫无意义。

数据来源:同表8。

中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冲击,中国基本上中断了与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改革初期在国际科技刊物发表的科学成果和申请技术专利数相对于世界总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们的发展起点十分低下。二是中国研究与开发(R&D )支出占世界总量比重极其低下。 根据《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法)计算,1994 年全世界R&D支出总值估计达4799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占世界支出比重为37.9%,西欧占28.0%,日本和新兴工业国家占18.6%,印度和东亚地区占2.2%,独联体国家占2.5%,拉丁美洲国家占1.9%,中国占4.9%,相当于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两倍,也高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比重(见表10)。我们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R&D支出比重估计过高,即使是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这一比重不会超过世界总量的 3%。发达国家R&D支出占世界总量比重为89.2%。这就是发达国家既是世界科学发明主要发源地,也是世界技术创新主要发明地区的根本原因。三是中国R&D支出占GDP比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根据《1998 年世界科学报告》统计,从国内研究与开发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发达国家均超过2%,发展中国家均低于1%,其中北美地区为2.5%, 日本和新兴工业国家为2.3%,西欧国家为2.8%,大洋洲国家为2.5 %;世界平均值为1.4%;中东欧国家为0.8%,独联体国家为1.0%, 中国仅为0.5%,印度和东亚地区为0.6%(见表10)。发达国家R&D支出占GDP比重较高的原因之一是非政府(主要是企业和各种私人基金会)R&D支出占R&D总支出比重在1/2以上,其中日本这一比重达到3/ 4,美国这一比重也在60%以上,而中国这一比重仅有20%,企业尚未成为R&D投资的主体。四是中国单位R&D支出的科学发明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以世界平均数为100%, 中国科学成果效率系数仅为33%;技术成果效率系数分别为2%和4%(注:按中国科学成果、技术成果占世界总数比重与其R&D支出占世界总数比重之比计算。)。五是中国在高技术出口方面基本不具竞争能力。1996年中国高技术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21%,而韩国、日本这一比重为39%,英国为40%,美国为44%;从高技术出口额看,韩国相当于中国的1.6 倍,英国相当于中国的3.2倍,日本相当于中国的5.6倍,美国相当于中国的7.4 倍(见表11)。

表10 世界各地区GERD,GDP及占世界总量比重GERD/GDP的国际比较(1995年)

GERD GDP

地区/国家 总值(美元)占世界总额(%)占世界总额(%)GERD/GDP(%)

西欧1315 28.0

72580 22.2 1.8

中东欧44

0.95490 1.7 0.8

独联体国家

118

2.5

11790 3.6 1.0

北美1781 37.9

72550 22.2 2.5

拉丁美洲 92

1.9

27460 8.4 0.3

阿拉伯国家19

0.4

10800 3.3 0.2

撒哈拉以南非洲23

0.57176 2.2 0.3

日本和新兴工业国家

873 18.6

37370 11.4 2.3

中国 233

4.9

46500 14.2 0.5

印度和中亚

101

2.2

16240 5.0 0.6

东南亚44

0.9

14460 4.4 0.3

大洋州60

1.34140 1.3 1.5

世界总值4704 100.0 326560100.0 1.4

(平均值)

说明:GERD为国内研究和开发总支出,GDP为国内生产总值, 两个指标均按购买力平价折算为美元,单位为亿美元。

数据来源:同表8。

表11 科学与技术指标的国际比较

百万人口科学家 百万人口 R&D占GDP 高技术出口(1996)

与工程师人数

技术人数 比重(%) 出口额

占制成 相当于

1981~1995

1981~1995(百万美元) 口出口 中国的

额比重(%) 倍数

中国 537 187

0.6 2693821 1.0

印度 151 114

0.8 2350 10 0.09

韩国 2636 317

4.8 4443339 1.6

日本 5677 869

3.0 151000

39 5.6

美国 3732 NA2.45198000

44 7.4

英国 2417 1019 2.2 8503540 3.2

资料来源:World Bank,1998,1998 World

DevelopmentIndicators,The World Bank,PP.298~299。

由此可知,当代世界上科学发明和技术成果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全球R&D的投入也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尽管中国在个别科技领域属于国际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看,中国还不是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主导国,仍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由于模仿技术成本大大低于创新成本,知识又具有外溢效应,中国仍处在以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技术为主、自我创新为辅的阶段,并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发展阶段,形成中国科技与产业的竞争优势。因而缩小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差距将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2.交流知识与信息能力的差距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通讯与获取信息能力方面的差距更为显著。当代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渠道有报纸和刊物、收音机、电视和有线电视,电话和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和因特网。国际上评价信息社会有三类指标:一是社会基础结构,如在学人数、读报人数等;二是信息基础结构,如人均电话数、电视数、卫生覆盖率等;三是计算机基础结构,如人均电脑数、联网率、用于软件/硬件的开销等。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历了电视机迅速普及的过程。1985年全国城镇每百户家庭彩电普及率17.21%,到1997年达到100.48%, 平均每年普及率提高6.9个百分点; 同期农村每百户家庭电视机(包括黑白电视和彩电)普及率由11.74%上升为92.44%,平均每年普及率提高6.7 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电视普及率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每千人口拥有252台,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11台),其中城市还高,但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611台)。这是开放电视机市场, 鼓励厂商竞争的结果,广大城乡消费者从市场竞争中获益。

中国目前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极其低下,与发达国家存在十分显著的差距。1997年全国居民家庭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只有2.60%和1.70%,全国无线寻呼和传真普及率分别为2.4%和0.58 %,电话普及率为8.11%。中国每千人口日报、电话线数、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和每万人口因特网用户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中国千人口日报数与高收入国家相差13.2倍;每千人口电话主线数相差12.0倍;每千人口移动电话数相差21.8倍;每千人口个人电脑数相差74.4倍;每万人口因特网用户数相差969倍(见表12)。 目前美国网民占全国人口的50%,中国网民占全国人口的0.17%;“美国在线”网站每天用户上网71.7万人,每天电子邮件为3300万件,WEB 站点浏览10亿次,有2700万用户对话。中国最大的站点每天上网也只有10万人次上下(注:引自:《光明日报》,1999年6月23日。)。 这是由于中国通讯与信息业发展基础薄弱,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电讯业的长期垄断维持了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无论是电话初装费、购买电脑费用,还是电话费与因特网上网费,占居民人均年收入比重过高,例如1994年移动电话入网费为3000~5000 元, 超过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元),到1998年降至1462.4元,相当于人均收入的1/4;城市电话初装费1998年为1691元,相当于人均收入的31 %, 农村电话初装费为1183元,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见表13)。根据《1994年世界电信报告》,发达国家电话初装费仅占人均收入的1%, 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低收入国家为10%, 显然较高的入网费和初装费限制了中国通讯与信息手段的普及,形成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因此缩小通讯与信息手段的差距中国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标签:;  ;  ;  ;  

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战略--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一)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