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渠道改革_消费者市场论文

论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渠道改革_消费者市场论文

试论我国商品流通体制中的通路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流通论文,试论论文,体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尤其是近几年的实践,我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打破了独家经营,形成了多元化流通格局;二是改革了商品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商品进入市场调节范围;三是改革了价格制度,市场形成价格已占相当比重;四是发展了商品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体系;五是新型流通业态不断崛起,流通组织趋于多样化;六是打破了内外贸限制,加快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流通领域的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改革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流通体制阻碍商品流通,不能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的僵化状态,其着眼点在于“破”,其目的在于“疏通”。然而,“破”的过程并不是“立”的过程,我国在旧体制瓦解过程中却迟迟未能形成合理、高效的新型商品流通体制,突出表现在流通组织化程度偏低,商业欺诈盛行,信用缺乏,流通费用过高,流通效率过低,资源浪费,市场信息传递缓慢等。因此,下一阶段改革重点应放在“立”上,其目标是“优化”而非简单的“疏通”,使商品流通向着更加合理化、经济化、高效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实现“货畅其流,流尽其效”。下面主要从流通通路这一角度来探讨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内容。

一、商品流通通路中存在的问题

商品流通通路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出来到达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路径,或称商品流通渠道。改革以前,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单一,流通环节过多,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往往经过四五道中间环节,造成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产销严重脱节的状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进行了“三多一少”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打破了“三固定”、“四级流转”的流通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搞活了流通。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流通格局的改变引起了流通通路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即两头活跃,中间萎缩。

两头活跃是指商品进入市场与流出市场两个环节呈现出多种形式。我们先看看商品流入市场的最初环节。目前,国内商品进入市场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生产企业直接在各地设置分销机构,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二是生产企业依靠中间经销商或代理商开发市场;三是生产企业通过专业市场推销产品;四是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如设立自己的专卖店、上门直销、网络直销等。我们再看看商品流出市场的最后环节。消费者除了可以在生产企业设立的销售点和上门推销中购得商品外,其主要途径仍是从一般的零售商店中购买。我国流通通路的变化也体现在零售环节的变化上。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零售业态呈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百货商店、专业商店之外,新型业态如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货仓式商店、购物中心、邮购商店、自动售货机等都已出现,使消费者接受商品越来越快捷、方便,选择程度更高。国内零售企业已经逐步学会如何根据环境变化和消费者需求采取相应零售形式,从而使商品能比较顺利地进入消费领域,随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然而,与通路两头活跃的景况成鲜明对照的是中间环节的萎缩,实际上就是批发商的萎缩。这种萎缩表现在:一是批发企业处于困境,经营规模缩小,市场占有率下降,利润减少,亏损增加;二是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越过批发商直接交易的比例增多,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工业品自销率已达到70%以上;三是零售企业取代批发企业的趋势在加强。据资料表明,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的批发额增长速度已超过其零售额水平,如佛山兴华商场,1997年批发额高达7.5亿元,较1996年增长10.4%,其零售额为4.86亿元,较1996年增长1.5%;佛山玫瑰商场1997年批发额达2.49亿元,增长率为10.8%,其零售额为1.9亿元,增长率为5.4%。另外,一些连锁商店纷纷自设配送中心对内对外提供配送服务,一些货仓式商店也可以批零合一的经营方式直接与批发企业争夺客户。

生产商和零售商之所以越过中间商直接交易,造成中间环节萎缩,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基于追求超额利润的愿望。一些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认为,多一道批发环节,就少一份毛利,如果排除这个中间环节,就可以把批发商的毛利留归自己。因此,有条件的生产商倾向于自设分销机构推销商品,而一些稍大型的零售商便直接从厂家进货或自设批发业务,导致了互争市场,从原先的合作伙伴关系走向竞争对手关系。二是原有批发商自身改革滞后,经营观念陈旧,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水平低,造成批发成本过高、效率过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两极形势的变化,使两极企业不得不自寻出路。

衡量商品流通通路的合理与否主要有两个指标:低成本、高效率。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商品流通环节是否越少越好?通路的缩短能否降低整体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答案是否定的。大量生产资本进入流通,形成生产企业自销比重过大,新批发机构重复建设;而零售企业涉足批发领域,同样在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上加大投资。其结果是造成资源的分散浪费,流通行业处于一种粗放型经营状况,流通秩序混乱、整体流通成本上升。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再一次社会分工,这显然是不合算的。另外,由于流通通路中批发商的缺位和功能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通速度,造成通路的堵塞。目前,全国有近18300亿元工业品滞留在生产领域,农副产品的流通,基本处于无序的、自发的、散乱的格局状态中。

由于中间环节的萎缩,在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便出现了批发企业前途黯淡、批发企业没有存在的必要、国有批发企业通通转制的论调。这恰与国外早期出现的“批发商无用论”的观点不谋而合。根据日本商业经济专家系园辰雄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批发领域最近若干年有如下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制造商对批发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自设销售机构的制造商正在将其外部化;二是无论在消费资料领域,还是在生产资料领域,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愿意通过批发商帮助其扩大产品销售;三是零售商业领域也显示出对批发商较高的依存度,尤其是大规模零售商中的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也正在越来越多地通过批发商进行商品采购。美国目前约有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著名的零售集团西尔斯和恺马特公司均不涉足批发业务。

可见,无论是理论的阐述还是实践的发展,流通通路的中间环节并非可有可无,它对一个国家流通规模化、现代化、高效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我国流通通路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中间环节功能的弱化,因此,我国流通通路的改革,关键不在于通路的长短,而在于中间环节的组织再造,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再造,使之更适应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二、流通通路中各环节的关系再造

前面所述,由于流通通路中各环节组织从各自利益出发,独立作战,互争市场,形成了一种相互对立的竞争关系,由此还引发了自身功能的延伸,导致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出现,降低了整体流通效率。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是要重塑各环节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使之各司其职,生产商致力于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批发商致力于商品时空转移,并在这种转移中尽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零售商致力于搞好对消费者的销售工作和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享社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合理高效的流通通路才得以形成。

因此,每一个环节上的企业都必须清醒认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立运转,只有相互依赖,真诚合作,从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出发,通过提高每一环节的效率来提高整个流通环节的效率。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和更大的生存空间。

建立紧密合作的流通通路组织关系,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建立商品流通一体化,日本学者称之为流通系列化,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流通一体化就是按某种方式将流通通路各环节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根据联系的方式和紧密程度不同,可以将流通一体化分成三种基本形式:

1.产权维系一体化

产权维系一体化,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控股方式,拥有并统一管理若干工厂、批发机构、零售机构,控制某种或某类产品的整个流通渠道,实行从生产经批发到零售的一整套综合经营网络。这是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流通一体化形式。由于最高控股的大公司可以是流通环节中生产商,或批发商,或零售商,于是形成了生产商主导的产权维系一体化、批发商主导的产权维系一体化、零售商主导的产权维系一体化三种类型。

日本综合商社所组成的集贸易、金融、信息、产业、投资、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经济集合体就是典型的产权维系型流通一体化网络。我国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1992年成立的上海内外联公司,通过参股控股将业务扩展到各行各业,其下属有生产各类产品的实业公司,有面向全国的批发公司,有面向中高档消费群的综合商厦,也有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连锁超市,其成员已形成稳定的系统,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能借助不同产业和不同功能,互为支持,互为补充,发挥最佳规模经济效益。

2.契约维系一体化

契约维系一体化是指由相关的生产单位和流通单位,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契约形式维系起来的一种流通网络。这种一体化形式较之产权维系一体化要松散一些,但因有合同的约束,其关系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契约维系一体化也可分成生产商主导、批发商主导、零售商主导三大类型。

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连锁形式——自愿连锁组织就是靠协议和契约来维系的联合体。由于近几十年国外大型零售集团和连锁商店的兴起,对批发商和中小零售商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一些批发商与独立中小零售商自愿组织起来成立联合体,零售商在契约下以一定的进度、按一定的数量从批发商进货,而批发商则许诺以较低的价格向其成员提供产品并进行一定的广告宣传。有些连锁组织还与生产商联手,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产供销一条龙组织,这种联合体是我国目前组织化程度低而分散的中小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管理维系一体化

管理维系一体化,既不是同一投资系统组织的,也不以双方订立契约为基础,而是一家企业由于规模大,声誉高,实力强,管理效率高,得到流通环节中其它组织的自愿依附,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如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中心,其高效率的配送功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益,尽管没有产权和契约的维系,也能赢得流通两端企业的信赖。另外,如果制造商拥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产品,管理系统也容易得到成功,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通用食品公司等大制造商,就是由于上述原因,获得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在商品订价、展销、货柜地位和宣传推广方面,批发商和零售商都愿意听从制造商的意见办理。

从上面三种形式看,要建立流通一体化的通路结构,关键是要有一个对市场具备一定控制能力的主导企业。而当前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所出现的一些无序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真正具有市场控制能力的流通主体,这是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因此,要使我国的流通通路得以优化,很重要的问题是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控制能力流通主体,并使其在商品流通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在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通过“抓大放小”,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国有商业企业成为流通领域的“巨人”,并以其为中心形成一体化的通路网络,带动其它中小型流通企业的发展。

三、流通通路中间环节的组织再造

流通通路中间环节组织主要是指批发企业,由于批发环节独特的商品集散功能,批发企业最适合充当流通一体化系统中的主导企业。然而,由于我国批发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不大,经营区域有限,系统或地区的从属性过强,特别是国有批发企业,大多数仍未摆脱行政的干预,存在着传统经营观念和经营机制不善,阻碍国有批发企业的发展,难以起到优化商品流通的主导作用。

任何一个批发企业,如果经营观念落后,经营手法陈旧,其地位就难以巩固。如果整个批发行业功能衰退,不能适应现代竞争的需要,就会出现生产商和零售商的“越位”,流通通路的“短路”也就在所难免。因此,要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流通高速公路,批发组织的功能再造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批发企业无论在流通一体化中作为主导企业,或是作为依附企业,还是单独地执行其批发职能,要想不被其它企业所取代,必须进行自我改革,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以下方式的转换:

1.向多能型转化。实力较强的批发企业可以朝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生产商和零售商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服务。其功能包括:贸易功能,根据市场需求向生产者大批量购进商品后小批量配销给零售商;储运功能,通过仓储和运输,解决商品的产销之间的空间矛盾和时间矛盾,尽量降低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库存;融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向生产商和零售商提供财务援助;信息功能,向生产商和零售商提供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等等。

2.向经济型转化。与多功能型方向相反,一些实力较弱的地区性批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向有限职能批发商方向发展,如现购自运批发商、直运批发商、卡车批发商、货架批发商、邮购批发商等,其经营方式只提供批发商的一部分职能或一部分服务,以低毛利、低费用、低价格为竞争优势,向零售商提供更经济实惠的货源。

3.向总代理、总经销转化。总代理、总经销的经营方式,是现代批发业的发展潮流,它有利于建立工商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避免了商业企业不分大小都到生产商进货的诸多弊端。批发企业推行这种经营方式,要注意抓好名牌商品经营与挖掘那些具有潜在市场的商品;与厂家的关系上,要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注重信誉,避免短期行为;有条件的批发商还可采取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充当生产企业的总代理、总经销;积极探索开展经纪人、定牌监制等多种经营方式。

4.向物流中心转化。批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储运输、各种批发货场等设施和条件,根据市场容量和零售业态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成为集储藏、保管、包装、加工、分货、配送、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为零售企业提供商品配送服务、实现零售商的零库存,为生产商解除后顾之忧。

5.向综合商社转化。综合商社作为一种集内外贸、生产加工及金融为一体的大型商贸组织,具有规模大、多元化、综合实力强等优势,不仅在国内商品流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有利于开发国际市场。一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国有批发企业,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或连锁的形式,向多领域拓展,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商品流通网络,形成有内外贸两个市场的控制能力,逐步向综合商社方向发展。

作为商品流通通路中间环节的批发企业,无论向哪一种方式转化,都必须以现代化科技为基石,这是现代批发商业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从商流方面的订货、发货、结算处理,信息流方面的情报收集、分析、传递,到物流方面的货物进出库、分拣、分类、包装等,都应实现自动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从而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只有批发组织内部结构与管理进一步优化,它所形成的批发流通结构才是一种优化结构,由此而形成的商品流通通路才是优化的通路。

标签:;  ;  ;  

论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渠道改革_消费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