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法是大势所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手段,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掌握广泛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把课堂内容的最美情感,教师自身最美的语言情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情感培养
初中语文教材有说明文、议论文、散文、戏剧、诗歌、小说等若干内容组成,这些作品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论证推理的,有逻辑思维的,有抒情的等等,但都是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文章来展开的,可以让学生对道理明白得更为透彻,并且在理解上形式也非常有趣,只要学生的心中能够和文章发生共鸣,那么他们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忘记。所以,可以把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故事去感受一些基本的道理,让学生在深入学习文章含义的同时找到文章中的情感。
一、教师通过授课内容以情激情,让学生深化情感体验
教师要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成功地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首先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感悟。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真情体现,这样材料感染学生,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在《背影》授课中,教师首先要意境深入,联想到老父亲的背影,艰辛的付出,好似驼背的父亲形象就在眼前,在这样的情境下朗读,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也会感染。这样学生在朗读中的情感情不自禁地就体现出来,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师将复杂的情感充分剖析出来
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有些教学内容情感内容比较多,但教师要学会情感剖析是非常重要的。初中阶段,一篇文章往往隐含着多个方面的复杂情感,如果教师不会把复杂的情感剖析分解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情感就不会体现,课堂上始终一个表情,课堂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课前提前预习,课上教师要对全文整体阅读,然后再精讲课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师最好是和学生一起阅读句子,分段进行讲解。通过开始的简单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的文章意识,掌握了主线感情,而随后在更深入的阅读中,学生便能对每个句子的写作含义都有基本的掌握,这时候一些微妙的情感表现就会脱颖而出。对重点段落,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统计学生的理解情况,然后方便教学进行进度调整。初中这个时期,课文的含义加深了很多,而需要学生的情感要求也加大了不少。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做好心理的准备,提醒学生在切实完成好预习的作业,为更好地能够在课堂上感受情感打下坚实的铺垫。
三、教师通过推荐学生阅读课外的书籍,培养情感
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课外在家时间大部分学生都迷恋手机、电脑,不喜欢读课外书籍。课外的积累量太少了,导致他们对于情感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要通过筛选书籍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觉阅读,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一要课内外结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二要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三要增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的阅读习惯;四要开展多种读书活动,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所以,在初中阶段,应该多给学生推荐一些感人肺腑的书籍,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碰撞。语文的学习是没有边界的,读的书多了积累的才越多,语文的素养就会越好,在分析书籍情感的时候就会有不用的感受。
四、课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上,教师不时的提问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最多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提问,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发展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情感展示的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提问时要有一定的艺术,并要激发学生的回答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同时,教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课堂内容,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收到老师情感的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师设置问题的意境。
总而言之,从当代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已经成为教育之本,是现代教学之源。语文教师应坚持情感教学观,把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情感资源,在充满积极情感的环境中,教师带着情感去教,学生带着情感去学,让学生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感染,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做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论文作者:胡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外论文; 课堂论文;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