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完善与运用浅谈论文_陶国荣

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完善与运用浅谈论文_陶国荣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具体罗列了当前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与运用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完善与运用?

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化管理将现代管理技术同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结合而创新的一种造价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目前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粗放型”的单一阶段造价管理向“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变是大势所趋。

一、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技术,不仅仅重视宏观控制,更注重微观操作。“精”就是紧盯对造价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准确控制;“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造价控制得以量化。精细化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通过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造价的控制为出发点,以专业化为基础,依靠组织管理制度为保障,借助信息平台,通过精细的策划和准备,从准确到精确,对整个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强调企业内部规程的建立,提高员工素质,力求做到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通常会存在一方面业主方出现的“造价一超再超、工期一拖再拖”,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竞争加剧、利润低下而叫苦不迭。其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业主、施工企业双方传统的粗放型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旧的管理往往是一开始做预算,结束后做结算,结算完成后才能了解到工程的全过程,最终导致施工企业过程亏损与业主纠缠扯皮不清、相互指责抱怨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序状态。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必须进入到全过程精细化新时代!只有通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企业才可以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利润空间。

三、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不少建设工程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工作,一些专业研究培训机构也开展了不少理论研究及教学培训;目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有了一定的理论根基,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各个管理环节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小看的问题。

1、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和任何其它工作都一样,最终均需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一些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管理意识,信息技术能力不足,无满足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管理的需要。还有运用工程造价软件和网络进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造成工作效率低,而且工程造价文件的质量和准确度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企业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未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建设工程企业整体的事,需要对企业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流程体系的系统设计;企业通常制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但往往未制定及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也未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制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如在工程实施阶段轻视施工合同的精细化管理,对工程的计量、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价款调整用至工程结算的工程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没有充分重视,加大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失控的管理风险;

3、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成果标准体系不统一,未形成完善的资料数据库

按照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系列工程量计算规范标准进行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项目划分及编码体系,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名称规格等,但目前企业尚未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标准体系、工程造价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资料也未建立统一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往往只是一些原始数据的积累,还没有进行深度加工整理,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4、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住建部2016年颁布的《2011~ 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及2017年颁布的《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逐步贯彻与实施,对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资源采集、处理手段落后,智能化水平偏低;2)工程造价信息使用效率低,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5、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软件局限影响创新改进

目前大部分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如套价软件、清单专家软件、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材料价格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电子评标评审软件等软件的功能只局限于套用定额、计算工程量,以完成计算功能为主要目的,软件功能单一,配套软件缺乏连贯性与整体关联应用;而且,这些应用软件仅仅是针对工程造价的某一个阶段、某一参与方而言的,针对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全体参与方的管理软件缺乏,且有明显的局限性。

4、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完善与运用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应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完善与运用:

1)培养综合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观念上应较为开放,思路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信息及管理软件的运用,又懂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

2)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成果标准化。即根据每个建设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细则,摒弃传统管理中只注重事中和事后控制,应将控制重点提前到准备阶段,细致地做好事前的各项策划工作,将各项管理目标细化,责任明确,保证得以有效控制。

3)成果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

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不仅要求实施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同样也要求成果必须标准化、精品化。充分挖掘全过程全方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相关信息,对本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积累,形成反映企业施工水平的企业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库,并及时做出动态调整。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精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参建各方可以依托共同的信息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实现高效管理。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及应用前景。

5)强调创新和持续改进

精细化管理虽然注重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工程特点的复杂性及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解决问题的特点,创新方法,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5结论?

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需要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以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多效益。只有针对存在问题加强管理措施,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建设、数据库及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推动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戚安邦,孙贤伟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2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1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1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4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1

论文作者:陶国荣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完善与运用浅谈论文_陶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