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杨金龙论文_杨金龙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杨金龙论文_杨金龙

杨金龙

尚志市腾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600

摘要:就土木工程建筑而言,其本身便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尤其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混凝土结构,人们对其施工质量的关注度在持续提升,此时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便应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之中,强化对各个方面施工技术的把控,最大限度的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导言

当前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需求加大,作为工程的基础原料———混凝土来说,需要在应用过程中把握好各施工技术的要点,特别是在原料配置、浇筑两个方面的操作,才能保证修筑的工程具有良好的质量、性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材料,为了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一定要重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仔细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断让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提高,进一步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让工程的质量提高。

2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概述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土木工程建筑是非常常见的,施工人员主要利用相关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建设和维护,所以土木工程涉及面很广,建设的过程中较为复杂,尤其是其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导致土木工程建筑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的细节,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施工工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混凝土属于符合性材料的一种,主要通过凝胶材料来粘合各种所需的材料,形成一种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这种复合新材料主要是依照水和沙土根据一定比例做好胶合工作,并且通过相关设备搅拌,然后混凝土的性能得以实现。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就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而言,其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地质勘测、设计、施工操作、养护等等,使得其在施工之中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点,混凝土施工材料问题。混凝土主要是由砂石、泥浆、水泥等材料构成,若在施工之前未能对其进行良好的检验及试验,则一旦存在材料不合格,便会对接下来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点,混凝土性能问题。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自缩现象,这主要是混凝土之中水分的流失所造成,此时混凝土的脆性会提升,极易产生裂缝问题。第三点,混凝土温度变化问题,其主要是混凝土受温度影响,会产生体积变化,进而出现应力,这一应力一旦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临界值,便会造成收缩裂缝的产生。第四点,混凝土施工操作问题,在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之中,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是人工负责,若在包含混凝土的搅拌、混合、浇筑、运输等在内的任意工作出现问题,则都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第五点,混凝土结构若存在后期养护不当的问题,则也会产生裂缝。第四点混凝土自缩。在混凝土材料当中,水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在水泥硬化的时候会导致水分流失,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气候条件下,混凝土会出现蒸发等情况,水分的流失会让混凝土产生自缩等情况,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流动通畅条件下,通过高效减水剂进行催化。这种条件下,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增加,会让水泥自锁的出现情况,对混凝土的制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如果在混凝土当中混入了一些硅灰材料,可能会促进混凝土制作,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第五点外界温度变化。因为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另外在施工的时候多半处于户外,因此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受到温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出现一定的变化,造成温度应力的产生。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比较大,可能会出现很大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与此同时混凝土面积比较大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结构相对较为厚实,那么地基约束也会增大,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的外部温度变化和内部约束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混凝土的温度效率也会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施工技能的剖析

4.1科学生产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压强性能除受自身施工工艺的影响外,还受其自身的配比影响。通过合理掌控混凝土的配比能够提高它的质量与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做出以下相应的努力:一是合理控制水灰比,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受运输距离、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提高了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他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用水量以及含水率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切实满足施工的需求。二是合理调整水灰比的换算。调整水灰比的换算是由于混凝土中骨料的含水量一般会高于砂石表面的含水量,因此需要进一步换算,确保水灰比能够满足施工需求,避免因为对部分含水量的遗漏导致混凝土抗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受到影响。

4.2混凝土的拌和

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切记要严格按照所计算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取料,严禁自己随意对配比做出调整。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施工所需,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原材料的投入顺序以及时间加以注意。投料有一次投料和二次投料两种方式。笔者对这种投料方式进行简要地分析,其中一次投料是指先将粗骨料投入拌和机的构件——上料斗中,然后将水泥和细骨料投入其中,最后全部投入拌和机进行拌和。而两次投料是指将水泥和水进行充分拌和后,再将粗骨料、细骨料一并加入再次拌和。通过验证发现,二次投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更好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

4.3混凝土浇筑

在对竖向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确保浇筑的质量,要在竖向构件的底部要用一定量的水泥砂浆进行填充,以此确保其自身的稳定性。在浇筑过程中会出现离析现象,这种现象会严重降低混凝土的效果,应尽可能避免,再有就是当浇筑高度过高时应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涨模现象的发生。此外还需要进行反复浇筑的施工过程,按照由外至里的浇筑次序开展工作,防止因推力的存在使柱子出现倾覆。

4.4搅拌和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主要依据建筑的施工规范要求所确定的,比如说如果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辅助剂,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搅拌。除此之外,温度的变化、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如果施工人员始终按照定型思维去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为了能够使混凝土搅拌的更加均匀,选择先进的设备是工作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工艺,这就包括搅拌过程中的投料、次序以及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5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进行挖土施工工作后需要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主要的浇筑方法就是集中搅拌。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用到的钢筋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实验结果确保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标准后,还需要考虑在施工现场的外观及质量效果。针对那些低温焊接得到的钢筋,要等待它完全降温后才能够拿到室外进行应用,在焊接过程完成后再进行集中下料,再用吊车进行整体吊运。在清孔一个小时内开始灌注过程,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混凝土封顶灌注。

5结论

随着目前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不仅包括建筑的外观还包括它的质量,这就需要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对一些细节予以更多的重视。混凝土的结构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质量。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可行性建议,推动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居舍,2018(33): 63.

[2]万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8(32):61.

[3]张海文.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18(45):168-169.

[4]王忠志.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 (45):17-18.

论文作者:杨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杨金龙论文_杨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