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_政治论文

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觉论文,政治论文,组织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分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2009;曹科岩、李凯、龙君伟,2008)。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机构智慧,机构智慧的高低则取决于组织是否能广泛地分享信息,以及如何善用分享彼此的知识成长。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核心,也是组织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动力(邹东海、吴能全,2011)。对组织而言,如何营造出宽松的心理气氛对知识转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实中出于对利益冲突和人际关系的考量,员工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尤其是员工对组织政治的投入和顾虑,更是抑制了其知识传递的动力(Empson,2001;于伟、倪慧君,2011)。组织政治知觉是当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又一热点问题。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员工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其知识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很少有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深入分析(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2009;曹科岩、李凯、龙君伟,2008;于伟、倪慧君,2011)。

      本文旨在以公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机构员工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确认性因子分析检验西方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量表的效度,构建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量表的组成维度,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推进公共部门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提升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管理绩效有所借鉴。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以及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两者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与理论思考,提出研究假设;第二部分为研究方法,阐述相关变量的操作定义与计量项目、数据收集和样本概况与数据分析方法;第三部分为结果与讨论,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确认性因子分析、二阶因子分析、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可靠性分析、计量模型的确认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研究数据的质量以及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的多维结构进行检验和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我国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的影响机制,验证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组织政治知觉

      国外关于组织政治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由于研究者们很难对组织政治这一复杂且难以捉摸的现象进行定义与测量,这一领域的研究迅速消退。直到1989年费瑞斯等人(Ferris et al.,1989)正式提出组织政治知觉(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这一概念,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使得对组织政治的探讨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阶段,关注重点也从对组织政治及其影响策略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对组织成员的主观政治知觉的研究。与组织政治的研究重在了解实际政治的运作过程不同的是,学者对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借助于员工对事实的主观评价来探讨组织中的政治行为,更容易进行定义、解释和测量(Vigoda,2000)。

      组织政治知觉是指组织成员对其工作环境中政治行为的主观知觉,它可能真实地反映组织中客观的政治行为,也可能仅仅是错误的判断(Ferris et al.,1989)。知觉是人们对所感觉到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个体做出反映的基础是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现实本身(Ferris and Kacmar,1992)。这种基于个人感受和经验的主观认识,通常具有高度的隐秘性和象征性,对于相同的行为,会因个体感知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组织政治知觉(Ferris et al.,1989)。同时,由于组织政治的本质是利己的行为,它以保护和促进个人利益的优化为目的。因此具体来看,组织政治知觉也是组织成员对工作环境中自利行为发生程度的主观评价,其中包含了个体对这种行为的归因(Ferris et al.,2000)。

      对组织政治知觉的测量是了解其形成过程的关键问题。继费瑞斯等人首先提出了由五个项目组成的单维度量表之后,研究者们陆续对组织政治知觉的维度构建进行了探讨、验证和改进(Ferris et al.,1989;Ferris,1991;Ferris and Judge,1991;Kacmar and Ferris,1991;Ferris and Kacmar,1992;Kacmar and Carlson,1997;Maslyn and Fedor,1998)。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组织政治知觉的五维度和三维度结构。五维度结构最初由费瑞斯等人开发和验证,并最终构建出包括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行为、同事的行为、上级的行为、薪酬与晋升政策的行为五个维度的组织政治知觉测量工具(Ferris,1991;Ferris and Judge,1991)。对三维度模型的研究以凯克马尔等人为代表(Kacmar and Ferris,1991;Kacmar and Carlson,1997;Ferris and Kacmar,1992),如费瑞斯和凯克马尔(Ferris and Kacmar,1992)将组织政治知觉构建成上级的行为、同事与小团体行为、政策与实务差距三个维度。总体来看,五维结构重在概括整体的组织知觉,而三维结构则是对工作团体知觉的概括,偏向测量与员工相近的上级和同事行为(Maslyn and Fedor,1998)。因此,我们认为组织政治知觉是个多维的概念,我们假定:“H1:组织政治知觉由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薪酬与晋升政策、领导行为、同事和小团体行为五个维度组成。”

      (二)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个体相互交换自己的知识,并且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Hooff and Ridder,2004)。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向他人学习知识时,需经过知识重建,分享者与学习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才能够进行学习和分享(Hendriks,1999)。实现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因素包括技术手段和人际关系两种因素(杨玉浩等,2009)。信息技术是实现知识分享的最为便捷的方式(Hooff and Ridder,2004;Kim and Lee,2006)。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技术仅仅是解决知识分享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员工知识分享,实现知识分享的关键因素是人际关系结构,员工对组织知识分享的认知、对人际互动的感受等因素对其知识分享行为有重要影响(Makela、Kalla、Piekkari,2007)。

      知识分享的意愿既包括知识拥有者通过恰当的方式愿意将知识传递给学习者的过程,也包括有意愿帮助其了解和学习知识的内容,并使这些知识以原有或新形式再现,使其能够重复使用的过程。坦姆仆(Tampoe,1993)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基础,提出知识工作者愿意分享知识的心理潜在因素应区分为四个层次,即为自我成长、自主权的掌握、成就感和奖励。亨德里克斯(Hendriks,1999)引用明茨伯格的双因子理论来阐述哪些因素可促进知识分享意愿,他认为,组织可以通过奖金等方式提升员工知识分享的意愿,同时,如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等也能够增强激励的效果。总的来看,影响知识分享的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类,内在动机是指满足个人的成就感、期望以及获得肯定的愿望等可以增加个人的知识分享的动机;外在动机包括薪资、职位晋升等。

      从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说,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是指员工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通过恰当的方式有选择地传递给其他的个体或组织,并且能够使这些知识以原有的或新的形式再现的过程(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2009)。知识分享行为包含分享个人知识、分享学习机会、促进学习动机三类(Herzberg,1968;Hendriks,1999;Senge,1997)。其中分享个人知识是指分享者以语言、文字及肢体动作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他人;分享学习机会是指知识分享者协助他人取得知识;促进学习动机是指知识分享者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动机,包括减少学习困难及鼓励其学习等。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知识分享是个多维的概念,我们假定:“H2:知识分享由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知识分享行为三个维度组成。”

      (三)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

      知识是权力的重要来源,拥有知识优势的人就拥有了实际的权力(Aghion and Tirole,1997;Rajan and Zingales,1998)。当知识的拥有者无法通过交易获取资源收益时,运用权力获取自身利益就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这种组织成员为了提升私人利益而运用权力实施影响组织重要决策、目标和方向的行为是一种组织政治行为(Martin and Sims,1979)。组织政治知觉之所以在学界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是因为组织政治知觉对整个组织的效率和效能都具有潜在威胁,员工对组织政治行为的感知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压力、矛盾、冲突、心理退缩等一系列干扰个人及组织正常运作的问题(Ferris et al.,1989;Mintzberg,1983;Cropanzano et al.,1997;Kacmar et al.,1999)。例如会加大员工的工作焦虑感(Ferris et al.,1996;Cropanzano et al.,1997;Kacmar and Baron,1999;Valle,Pamela,2000);产生离职意图(Cropanzano et al.,1997);对其工作投入度、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承诺、组织支持等均具有消极的影响(Nye and Witt,1993;Cropanzano et al.,1997;Vigoda,2000;Witt et al.,2004)。

      尽管组织运转的各种因素都能够影响知识的分享和传递,但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人际关系,而个体之间的熟悉程度、竞争程度和信任程度则是影响个体间知识共享的三个最为关键的要素(Cabrera,2005;Bouty,2000)。组织政治行为多以非公开保护个人和团队利益为特征,当员工感知组织政治氛围浓厚时,会质疑同事和上司行为的动机,降低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和情感联系(Poon,2003),进而强化对自身的保护和对外界的疏远意识,造成深度隔阂。而当员工心理安全感较高时,组织内部互信氛围浓厚,彼此间积极互动,这将有利于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Lin and Lee,2004)。当员工察觉组织政治氛围浓厚时,感知的组织内部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均被破坏,平等的社会交换机制被打破,员工感知的组织支持下降,进而会以增加防御性行为和减少知识共享行为等作为回应(Chowdhury,2005)。罗森等人的研究证实,组织政治知觉对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消极影响,所以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可能会对知识分享的积极性、知识分享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Rosen et al.,2006)。

      因此,我们假定:“H3: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具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和样本概况

      本研究以S市公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机构员工为调研对象,此类组织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能够较好地代表知识密集型组织。问卷发放范围为计量测试院系统五个专业计量检测研究所及三个专业计量测验中心,既保证所选样本在同一组织机构中,同时也因具体工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按照抽样设计,本研究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6份,回收率达78%。按照答题的有效性、完整性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最终有效问卷为15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达93.75%。

      根据频数统计的结果,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男性占58.7%、女性占41.3%,受测人员性别结构较平均;年龄29岁(含)以下占24.7%、30~39岁占50.7%、40岁(含)以上占24.7%;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下占11.3%、大学本科占54%、硕士及以上占34.7%;工作年资9年及以下占49.3%、10~19年占28%、20年及以上占22.7%;初级职称占39.3%、中级职称占46.7%,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14%。总体而言,所调查的知识员工样本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资与职称各维度均有分布,且分布状况与样本来源地区的总体情况基本相符,样本的构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符合本研究对样本数据特征的要求。

      为了提高调研数据质量,本研究通过问卷匿名和反向题设计等方法来消除数据同源偏差问题的影响,但是由于问卷调查中所有题目均由同一人完成,仍然易出现同源偏差。监测同源偏差的常见方法是哈曼单因素检测法(Podsakoff and Organ,1986),将问卷所有项目一起做因素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即反映了同源偏差的程度。本研究中,将所有题目一起进行因素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占的载荷量为25.04%,未占到多数,因此可排除数据同源偏差问题。

      (二)变量的操作定义与计量项目

      1.因变量

      知识分享是指组织成员协助他人发展有效行动能力的过程(Senge,1997)。本研究从知识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两个维度展开测量。知识分享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Herzberg,1968;Hendriks,1999):内在动机即激励因子,包括个人的成就感、获得认可的愿望、责任感以及获得晋升的机会等;外在动机即保健因子,包括个人所获得的薪资、地位、人际关系、公共行政或政策、工作状况等。知识分享行为表现为分享者真正愿意帮助他人发展有效的能力,包括将知识传授给他人,并进一步帮助他人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Senge,1997)。量表总计17题,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计分法,由被试者根据自身感受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没意见、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五种答案,分别给予5~1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知识分享的意愿越强。

      2.自变量

      组织政治知觉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政治活动产生的知觉(Kacmar and Ferris,1991)。对组织政治知觉的测量选用凯克马尔和卡尔森(Kacmar and Carlson,1997)开发的15题量表中的15题,将组织政治知觉划分为三个层面,包括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以及薪酬和晋升政策。同时,问卷加入费瑞斯和凯克马尔(Ferris and Kacmar,1992)量表中领导的政治行为,以及同事和小团体政治行为共11题。量表总计26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由被试者根据自身感受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没意见、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五种答案,分别给予5~1分,反向题计分则相反,得分越高则表示组织政治知觉的程度越高。

      3.控制变量

      本研究在探讨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其知识分享的关系时,同时控制相关组织行为变量,如组织承诺,以及个人和工作特征变量对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组织承诺是指连接员工与组织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受个人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性,以及组织忠诚与其不同欲望、需求或义务的影响(Meyer and Allen,1991、1993)。本文对组织承诺的测量包括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两个维度11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组织承诺越高。

      个人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资五个因素。个人变量的赋值规则如下。性别:0=女,1=男;年龄:1=29岁及以下,2=30~39岁,3=40岁及以上;教育程度:1=大专及以下,2=本科,3=硕士及以上;职称:1=初级,2=中级,3=副高级及以上;工作年资:1=9年及以下,2=10~19年,3=20年以上。

      工作特征变量是指与工作有关的各种因素与属性,包括工作所需的技能与合作关系(Hackman and Lawer,1971)。本研究从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工作完整性、工作反馈性与工作合作性五个维度对工作特征进行测量。其中,工作自主性是指能独立自主地决定工作计划及工作程序的程度;技能多样性是指完成工作所需的技术、活动及知识的复杂程度;工作完整性是指个人从开始到结束完整开展其工作的程度;工作反馈性是指能从工作中直接得知工作结果好坏信息的程度;工作合作性是指个人在工作中需要与别人共同合作才能达成目标的程度。采用由哈克曼和劳尔(Hackman and Lawer,1971)发展而来的工作特征量表,共计12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工作特性越强。

      (三)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和相关控制变量的综合概念模型,并依此开展模型假设验证和实证调研。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首先运用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的主成分分析及确认性因子分析、二阶因子分析、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可靠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质量分析。第二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本研究的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第三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的关系,并控制员工的组织承诺、个人因素和工作特征变量对其知识分享的影响,估计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的解释程度。

      三、结果与讨论

      (一)数据质量分析

      1.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的主成分分析

      本文通过正交旋转方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以确定主成分数量,分别对组织政治知觉的26个计量项目、知识分享的17个计量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初步数据分析,组织政治知觉包括六个特征值在1.0以上的主成分,累计解释了64.924%的方差;知识分享包括三个特征值大于1.0的主成分,累计解释66.374%的方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都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多维概念。

      2.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的确认性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缺点是无法进一步检验和分析因子的结构以及数据的拟合程度,某个计量项目在主成分分析中是某个因子的指标,但是在多重指标的计量模型中却可能因为缺乏外部一致性而无法与数据拟合(Gerbing and Anderson,1984)。同时,主成分分析更偏向于理论的产出,而非理论框架的检验,而确认性因子分析会依据严谨的理论和实证基础,通过对概念模型的构建,检验变量和因素间的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评估因子结构的质量,本文对组织政治知觉的五维度26个计量项目、知识分享的三维度17个计量项目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

      经初步数据分析,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计量模型中的个别项目标准化因子载荷较低,且个别项目在多个维度上的因子负载都高度显著、可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模型。组织政治知觉量表中删除呈交叉负载显著的1项计量项目(在一般政治行为、薪酬与晋升政策、领导行为三个维度的T值7.96、8.01、10.33均显著),并删除标准化估计值小于0.5的4项计量项目;知识分享量表中删除准化估计值小于0.5的1项计量项目,再次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在各自计量概念上的因子负载都高度显著,数据具有较高的会聚有效性(见表1、表2)。

      对数据判别有效性的检验,通常可采用波克兹和爱德华兹(Bagozzi and Edwards,1998)提出的方法,通过两次确认性因子分析,第一次将各组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固定为1.0,第二次将各组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设定为待估计参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行参数估计,再对两次分析结果的卡方值(

)和自由度(df)进行比较。如果卡方值有显著的差异,表明概念的计量尺度有一定的判别有效性。本研究分别通过十组和三组比较分析,检验五类组织政治知觉和三类知识分享的判别有效性。把两类变量的相关系数固定为1.0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显著降低,Δ

值为42.464~74.262(Δdf=1)。因此,五类组织政治知觉和三类知识分享均具有较高的判别有效性。

      同时,本研究选取表1和表2所示的指标评估计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一般认为当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为2:1~3:1,或P值大于0.1,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规范拟合指数(NFI)、比较拟合优度(CFI)、拟合优度指数(GFI)大于0.90,均方根残差(RMR)小于0.05则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很好。虽然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的p值小于0.1,且GFI略小于0.90,但是其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分别为1.595、2.578,均达到较好水平;NFI分别为0.936、0.944;CFI分别为0.975、0.964,均大于0.90;RMR分别为0.047、0.033,均小于0.05。经综合评估,计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

      

      

      3.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的二阶因子分析

      对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进行二阶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表明,二阶因子分析模型与数据的拟合优度较好。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薪酬与晋升政策、领导行为、同事和小团体行为五类因子与组织政治知觉二阶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显著;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知识分享行为三类因子与知识分享二阶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均呈显著(见表3)。因此,根据上述主成分分析、确认性因子分析和二阶因子分析结果,五维度组织政治知觉和三维度的知识分享是组织的重要属性。因此,假设H1、H2得到了证实。

      

      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都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多维概念。其中,组织政治知觉的五维结构由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的行为、薪酬与升迁政策的行为、同事和小团体的行为、领导的行为组成,验证了瑞斯等人最早开发的组织政治知觉五维测量工具(Ferris,1991;Ferris and Judge,1991)。虽然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并验证了组织政治知觉的单一层面(Nye and Witt,1993;Kacmar et al.,1999),以及三维度结构(Ferris and Kacmar,1992;Ferris et al.,1996;Kacmar and Carlson,1997),但从总体来看,单维度或三维度的结构都偏向测量与员工相近的某一项或几项行为,而五维结构重在概括整体的组织政治知觉,更适用于如本文的探索性研究。

      知识分享包括分享动机和行为两个方面。其中知识分享动机又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类,支持赫茨伯格和亨德里克斯等人的观点(Herzberg,1968;Hendriks,1999);分享个人知识、分享学习机会、鼓励他人学习三类知识分享行为也得到了验证,支持了圣吉的理论(Senge,1997)。

      4.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与可靠性分析

      通过测量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组织承诺和工作特征的均值和标准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组织政治知觉、组织承诺、工作特征与知识分享水平。如表4所示,知识分享各维度的均值为3.6~3.83、组织政治知觉各维度的均值为2.53~3.13,组织承诺与工作特征各维度的均值全部超过3.0。

      数据可靠性是指一组计量项目是否在衡量同一概念,它是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术界普遍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值)检验数据可靠性。当内部一致性系数大于0.7时,表示数据具有较高可靠性;当计量尺度中的项目数小于6时,内部一致性系数大于0.6表示数据是可靠的;在探索性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可以小于0.7,但应大于0.5。如表4所示,组织政治知觉、知识分享、组织承诺和工作特征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3~0.92,表明各个计量尺度都比较可靠,量表在项目的设计构思上具有一致性。

      

      (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文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首先构建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

=72.987(df=19),

/df=3.841;NFI=0.916,CFI=0.936;GFI=0.894;RMR=0.029。然后进一步分析各个变量路径系数的标准化估计值和显著性水平(T值)以及变量间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呈显著负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43;T为-4.30),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见图1)。

      

      (三)分层回归分析

      在探讨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关系的研究中,上述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无法有效控制员工的个人特征、工作特征以及组织承诺等变量对个人知识分享的影响效应。因此,本研究继续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探究多组自变量与知识分享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估计各个自变量组的参数值,还可控制其他变量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具体估计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方差的解释程度。

      各研究变量间的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呈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4);组织政治知觉五个维度,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薪酬与晋升政策、领导行为、同事和小团体行为与知识分享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17、-0.286、-0.436、-0.309、-0.340);组织政治知觉五个因子维度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变量中,两类组织承诺与知识分享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4、0.446);员工的教育程度与其知识分享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1);年龄和知识分享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工作技能的多样性、自主性、反馈性、完整性和合作性与知识分享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4、0.216、0.368、0.224、0.450)。

      为了进一步分析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知识分享为因变量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在控制个人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资)、工作特征变量(技能多样、工作自主、工作反馈、工作完整和工作合作)和组织承诺(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将组织政治知觉总维度、组织政治知觉五维度(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薪酬与晋升政策、领导行为、同事和小团体行为)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5所示,模型2中组织政治知觉被作为一个总维度进行回归分析,组织政治知觉和控制变量解释了知识分享共46.3%的变异量,总体呈显著;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可解释2.0%的变异量,在0.05的水平上达到显著水平;模型1表明,个人变量、工作特征变量和组织承诺解释了知识分享共44.3%的变异。

      进一步分析组织政治知觉的五个因子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力,模型3表明五个维度解释了知识分享共6.4%的变异,亦达到显著水平。对变量间多重共线性进行诊断,一般认为当容忍度(Tolerance)小于0.1、方差膨胀因子(VIF)大于5时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模型3中容忍度为0.252~0.845,方差膨胀因子为1.184~3.969,各变量之间未出现共线性问题(见表5)。

      从标准回归系数来看,模型2中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呈显著的负向影响(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190,p<0.05),表明组织成员对组织政治的知觉程度越高,其知识分享的意愿则越低。

      模型3五类组织政治知觉中,同事和小团体行为对知识分享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Beta=-0.299,p<0.01);薪酬和晋升政策以及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的行为对知识分享同样具有消极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一般政治行为和领导行为对知识分享呈正向影响,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综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研究假设H3得到了证实。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其知识分享具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论述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组织会具有不同类型的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的关注程度也不尽相同。当前国内外组织行为学术界,对具有较高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科技型或知识型组织中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其知识分享的影响研究尚存空白,相关比较性研究也十分缺乏。因此,本研究是在文献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本研究以S市公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机构为例,对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是一个包含一般政治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的行为、薪酬与晋升政策、领导行为、同事和小团体行为五个维度的多维概念,知识分享是一个包含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知识分享行为三个维度的多维概念;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组织成员对组织政治的知觉程度越高,其知识分享的意愿则越低。

      基于以上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的研究,本文认为组织政治知觉,尤其是同事和小团体行为,与组织承诺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组织政治知觉的程度会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对组织的认同,并逐渐形成组织内在的行事风格与价值判断模式,员工组织政治知觉越高则组织的气氛越差,使员工的组织承诺随之降低,为了消除或降低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的不利影响,管理者应注重培养同事和团队知识分享精神,消除同事及小团体的政治行为对知识分享的负面影响,以营造良性合作而非恶性竞争的组织氛围。完善开放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减少员工组织政治知觉的基本方式之一,员工感知组织政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信息的封闭和不对称。因此,组织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组织需要完善组织内部多方位的沟通平台,完善硬件设施和内部知识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的迅捷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丰富团队内部的交流渠道,强化对“小道”信息的关注,实时公布有关职务晋升和薪酬变动等人们关注度较高的信息,提升员工彼此之间和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充实组织内部的社会资本。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及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本研究仅以S市公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机构为例,虽然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和代表性,但仍存在一定的样本抽样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拓展至其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体分析不同行业中员工感知组织政治对其行为的影响;二是本研究在特定时间内对研究数据进行收集,属于横断研究,因此未来可选取特定的知识密集型组织进行追踪研究以考察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探讨当组织发生变革时员工政治知觉和组织承诺的变化;三是本研究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仅对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分享的结构维度以及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和分析,未来可综合考察影响员工知识分享的其他前置因素,以期更好地促成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从而提升组织知识管理效率。

标签:;  ;  ;  ;  ;  ;  

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