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全面改革”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_素质教育论文

切实抓好“综改”实验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切实论文,素质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物理教与学综合改革实验”是以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系统工程,是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八五”“九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其宗旨是通过实验把现代教育理论落实为一般教师都能掌握的可操作性行为,从而探索出使学生学得生动、主动,减轻学生负担,并能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优化教学途径。

一、实验设想

“中学物理教与学综合改革实验”(以下简称“综改”),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进行了11个年头。这项改革经历了“预实验”“探索提高”“适量推广”“与九年义务教育接轨”等几个重要阶段。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为“综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注入了更强大的活力。但多年的实践也使我们深深感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项时间很长又很艰巨的工作任务,绝不能指望出几个新奇招术,就可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坚持长期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才能收到成效。转向素质教育的真正攻坚战是课堂教学,其核心是教师的素质(观念、教学能力等)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综改”始终把目标定在了这一核心问题上。

柳斌同志讲“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当然不是指部分好学生,而是包括所有城、乡、好、差的各类学校的所有学生。实践证明,抓几所典型校易,促全局转变难。“综改”就是试图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提出让尽可能多的教师能接受并融于自己日常教学中的教学规范,以期使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得到起码的改善。全体转变的哪怕一小步,也要比个别优秀教师前进一大步有意义得多。许多优秀典型的成功并未带来教育战线大面积教学状况的改观,其原因是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之间尚有一个必需的中介过程,这是不可跨越的。实践表明,新的教学常规的形成过程应如下图:

上图中的“要素抽取,操作设计”这一中介阶段,是更为细致,更要耐心,而且必须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的过程。它是艰难的,又是常被人忽略的一个必要环节。许多成功的教改实验(或教学经验)不能最终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就是缺乏必要的操作设计所致。所以“综改”实验把方向定在了这一环节上,即:通过教改实验,抽取锤炼各种教学要素,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落实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和技巧,然后进行推广。

当经过前图所示过程完成了一个层次的转变后,所形成的新教学常规就成为教育现状,开始了下一层次的改革。只有经过若干次不同层次的循环,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

二、原则、目标、变量

(一)教学原则

经过多年的实践,“综改”确定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综合同步原则

教改实验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由此规定了教学过程必须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同步展开。我们既要重视认知结构、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且使这两者的发展同步。为保证这种发展,我们制定了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的目标体系,强化了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使教师摆脱仅为完成一章一节的教学任务而授课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可使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动态变化原则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其自身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这种变化规律,设计动态的教学过程,并且要用教学过程的变化引导学生的素质朝着预定目标变化发展。尤其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差异性,变化发展是建立在其差异特点之上的。

动态变化的内涵有如下两个方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形式。

动态教学过程较难把握的是确定学生个体的现实状态,然后提出一些新要求,即:确定学生各种素质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提供变化的时机和尺度的依据,这是我们教改实验的脉搏,需深入体会方能把握。

按照动态变化的思想指导教改,其起点始于学生的现状,学生无需被迫适应某一形式。学生在渐进的变化中,不知不觉被引导到有兴趣的主动学习境界。

3.学生参与原则

本原则的目的在于保证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没有参与,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只能是一句空话。由于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情境,提供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氛围,而参与的形式及程度,在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回答问题,互相争论,上台讲演,帮助演示,课堂实验探索,游戏教学,智力竞赛等等,都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运用得当,都是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有效作法。

4.反馈调节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需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我们的教改实验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获得自我反馈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反馈信息,同时进行调整的习惯。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意义。同时也是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这种能力不仅是学习能力,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生存、生活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逐渐掌握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5.怡情高效原则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注意影响、感染和塑造学生的情感世界。应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思想教育内容,适时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教师应有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品质的形成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要公正、平等,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和愉快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作为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应精、准、灵、广,完成教学任务的立足点就是课堂45分钟,设计教学过程必须以45分钟为基础(包括必要的练习)。任何侵占学生课余时间或其他学科的自习时间而求效益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教学目标

在实施教改实验的具体教学中,实验教师必须摆脱单纯以是否掌握一节课的知识来判断教学效果的观念,注重从总体设想去培养学生,时时掌握学生能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并且明确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什么,下一步将做什么。因此“综改”实验方案中制定了完整的目标体系。其总目标是:让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整体目标系统由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组成(内容略),从而确定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素质应达到的目标。

(三)教学变量

在“综改”的教学体系中,每节课大体均由5个环节组成,即学习准备、讲授讨论、总结强化、巩固练习、反馈调节。其中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基本模式如图:

根据教改实验的原则,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里,各教学环节的要求也应是变化的,因此教学环节在纵向上就形成了教学变量。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有效地控制各教学变量,而每个变量都没有固定模式,只有随着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变化。

实施的要点:开始时要充分认识学生各项能力的实际水平,这是变化的出发点。从此出发点开始,把握住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学,朝着预定目标循序渐进地变化。在教学全过程,这种教学变量的变化呈阶段性。“综改”详细地设定了各阶段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手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依据。

三、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迈向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应当是纠正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弊病。目前在课堂上教师存在共性的弊病有:

(1)教学就是灌输知识,一支粉笔,一讲到底。(2)极少阅读教材,不能让学生从教材中领会知识,更不用说自己再发现规律。(3)知识掰得太碎,生怕讲授漏掉一点,学生没有消化余地。(4)反馈、评价完全由教师进行。(5)复习完全由教师串讲,学生很难形成认知结构。(6)课堂提问目的性不清且处理不妥(如大帮哄、填空式问答)。(7)违反教学规律,总想一步到位,教学没有梯度,只求加大难度应付考试。(8)很少关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9)教师情绪化严重,常伤学生自尊心。(10)寻找规定答案多,鼓励异向思维少。

这些毛病在常规教学中司空见惯,同时也最集中地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方法呆板陈旧。虽然“综改”摸索出了教学原则和目标,有了教学环节(变量)的要求,但并不表示教师就能自觉地在课堂上将其落实,改掉弊病。必须告诉教师怎样去具体操作,让教师在操作中慢慢去“悟”,才能最终得其要领,使原则和要求变为教学现实。

“综改”的作法是在如下一些方面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创设情境、指导阅读、学生参与、优化提问、促学成功、整理复习、反馈评价……在这一系列环节中,提出简洁的可操作的具体要求。由于这些具体措施都是经过实践锤炼而抽取的,所以教师做起来并不费力。

“综改”并不是解决一切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它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决定一个教师教学优与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教育思想、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师素质、基本技能、学科知识基础、教学方法等。“综改”所要解决的是:(1)调整教师的教育思想,使其从单纯传授知识的状态转向注重素质教育。(2)为教师提供具体教法,使其教学行为能实现新教育思想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强调教师搞教改并不能代替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不能认为教改是万能的,只要按教改所要求的几条去做,教学就会立即改观。应当明确,丰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搞好“综改”的基础。

“综改”力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急功近利,不流于形式。设计的各教学变量,其发展起点都是建立在学生初学物理的基本状况上。开始时各项训练指标要求都很低,没有突变性要求。但必须加强训练指导,以保证各项能力按预期目标发展。“综改”要求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型,均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力图寻找一个教法体系,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尽量达到最佳匹配。

四、效果及体会

经过11年共5轮的实验,“综改”获得了初步成功,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更显出其强大的活力。通过“综改”的实践,锻炼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使他们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包括差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增大了思维密度,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容量也相应增加。大部分(甚至全部)课外作业可以在课内完成,甚至在中考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也不必加班加点,仍然能保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大量事实表明,参加“综改”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经过各种规范化的训练,他们的观察、阅读、语言表达、写作和自学等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品质等综合心理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据各试点学校的跟踪调查,实验班毕业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和其他同学相比都具有较大优势,且学有后劲。

“综改”的教学思想、原则及操作方法对其他学科也完全适用。为此,许多试点学校已主动尝试向其他学科迁移,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还有的试点学校将“综改”中的“情感目标”引入班主任工作,效果也很显著。

1995年4月东北三省高校物理教学法专家一行5人,来哈对“综改”进行了一周的考查,对这项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较教育专家刘力教授认为,这项改革的主要特征完全符合当前世界先进教法的四大特点,在国内诸多物理教改实验中处于领先地位。

多年的“综改”实践,使我们体会颇深的有如下几点:

1.教学改革是一个过程,所要寻求的变化只能是渐变,不可能是用一种新的状态(模式)迅速去取代原有状态(模式)的突变。教师希望通过搞某一项教改,在短时间内使教学状况焕然一新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2.教改实验中无论多有效的作法都有个需要把握的“度”,过则走向僵化。比如“目标”可以使教师教学目的明确,尺度把握准确,若过份强调“目标”则会反过来成为束缚教师教学活动的因素;“自学”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中一项非常重要而基本的能力,应当在教学中给予充分重视,但夸大该能力的训练,就会徒然增加学生负担,甚至使稍差学生学习感到盲然;“讨论”是教学双边活动中最活跃、最有灵性的形式,若不能把握时机,适时地展开讨论,而是硬性追求讨论的形式,则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所以“综改”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求各种教法中有益作法的“度”和适用范围,使它们最终被广大教师所掌握。

3.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民主作风、平等关系等至关重要,尤其在初中,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一切具体教学手段;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成功机会,并且向差生倾斜,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作法。大量实践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如下图:

可见“成功”和“参与”是使学生素质整体发展的必要教学因素,这是“综改”多年来最深刻的体会。

我们深知,在“综改”进入总结阶段之时,也正是下一步更艰巨的攻坚战之始,未来的工作有待我们和所有教师一道去开拓。

(“中学物理教与学综合改革实验”获黑龙江省第三届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标签:;  ;  

做好“全面改革”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