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骨二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各具优缺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尽快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股骨颈骨折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47-02
股骨颈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主要由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质量下降,加之老年人骨折部位血供较差,容易产生持续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13例、跌伤35例及其他致伤12例,按照Garden分型标准,Ⅲ型34例、Ⅳ型2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4.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8例及冠心病5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4±5.1)岁;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9例及冠心病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在其髋关节的外侧作一个Hardinge切口,将其臀中肌与阔筋膜的中间处作为手术入路,将此处的关节囊切开,使其股骨颈暴露出来。对患者股骨颈的残端进行修整,并为其取出股骨头,清除其髋臼窝的软组织后,依次对其股骨侧进行扩髓,并为其安装股骨柄假体及人工双动股骨头。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复位处理后,检查其髋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度。使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冲洗,并为其置入引流管,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为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抗凝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
1.2.2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麻后,显露髋关节,切开关节囊,使患者屈髋内收内旋脱位股骨头,应用Hoffman拉钩充分暴露股骨颈,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进行截股,清理髋臼盂唇、髋臼窝内的软骨组织及骨赘,磨挫髋臼,直至软骨被磨除,软骨下骨有点状出血,然后选择合适型号的髋臼假体(均为生物学髋臼假体),按外展角(40±10)°,前倾角(15±10)°对髋臼假体进行植入。植入后,冲洗并安装聚乙烯髋臼内衬。接着继续处理股骨端,使患者屈髋90°,使患者的髋关节呈极度内收位,保持小腿与手术台面垂直。使用骨刀开口,使用髓腔锉扩髓。保持股骨假体前倾角15°~20°。扩髓完成后,选择合适型号的假体柄试模后植入(均为生物型假体)。关节复位后检查假体的稳定性以及活动度。放置引流管,缝合外旋肌,关闭切口。
1.3 疗效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情况;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量表评分,标准为:
①差:评分小于79分;
②一般:评分在70~79分之间;
③良:评分在80~89分范围;
④优:评分在90~100分之间。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优秀率43.33%(13/30)、良好43.33%(13/30)、一般10.00%(3/30)、差3.33%(1/30),优良率86.66%;对照组优秀率33.33%(10/30)、良好36.67%(11/30)、一般13.33%(4/30)、差16.67%(5/30),优良率70.00%。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8.7±23.1)min、(436.7±45.2)ml、(169.3±35.7)ml;(76.9±17.2)min、(254.8±58.3)ml、(99.2±21.7)ml。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高于对照组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适合于80岁以上[3]、伤前活动能力低、全身情况较差、难以耐受较大手术患者。但股骨头假体难以与骨性髓臼完全匹配,易在骨性髓臼负重区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髓部及大腿行走时疼痛,长时间引起骨性髓臼的磨损,需要进行关节假体翻修。而全髓关节置换可以使髓臼假体与股骨假体达到完全匹配,提供一个更为稳定和不痛的关节,且关节假体间摩擦较小,可以减少术后髓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延迟翻修的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全髓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全髓关节置换术术后髓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故此法较适宜年龄相对小、对髓关节功能有较高要求的人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虽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但术后髓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故较适宜生存预期较短、身体较弱、对髓关节功能要求不高的老年患者。
【参考文献】
[1]肖可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20-22.
[2]徐信龙,殷建华,张胜林,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2):110-111.
[3]徐鲁,余华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0):46-49.
论文作者:尹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股骨颈论文; 关节论文; 置换术论文; 股骨头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