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银行间竞争愈加激烈,在存贷款业务发展中展开价格战,随着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利息收入增长乏力,传统做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银行业盈利模式亟待转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转型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开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直接管制,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将货币市场利率作为中介,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率的决定、传导、结构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利率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银行业资金的配置效率,解决国内宏观经济发展问题成为当前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1、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模式,在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被迫寻求新的出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国家逐步放宽对存贷利率的浮动区间,利差将逐步收窄,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润的传统经营方式将难以保证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银行间价格的竞争战正在悄然拉开序幕。高额揽储现象屡见不鲜,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在利率下调情况下,定期存款客户趋向于保持原有高利率的存款,而贷款客户更倾向于将贷款提前还清,重新以低价格获取资本以降低自身成本。这种现象减少了银行净利息收入,进而降低了银行净利息收入水平。
2、提高了利率风险,考验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定价自主性加强,各商业银行为提高自身负债的稳定性,纷纷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提升了各档期的存款利率水平,其中,不乏高额揽储等短期行为。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和各档期产品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凸显了利率结构风险。同时,频繁的利率波动也间接为客户提供了套利机会。这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机遇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但是间接的推动了银行产品服务的创新。挑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但也加快了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步伐。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权,提升了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主性,促进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异质化的竞争格局,打破国内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同质化或轻差异化发展现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同银行在资金成本、目标客户、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将日趋明显。
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国家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传统盈利模式将受到冲击。存贷利差的进一步收紧,对银行业优化业务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脱媒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金向体外循环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国家“去杠杆”、“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资产管理、外汇、黄金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不断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条件。
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经营日趋集团化、国际化、综合化,要求银行提供融资加融智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银行应加快对传统的放贷模式、单一的项目融资改革,大力发展发债、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业务,以适应企业加强资金风险控制、控制资金使用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不断降低筹资成本的企业需求。主动的、创造性的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综合化服务方案,转变资金提供者的地位,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去。
五、对商业银行现阶段转型发展的建议
随着金融自由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增长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日趋变化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应该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变,业务结构的调整,增强对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
1、转变盈利增长模式,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是银行发挥金融中介职能所产生的有风险收入;而中间业务收入是银行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所获得的无风险收入,即无本金损失的经营收入,基本不承担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用于覆盖非预期损失的经济资本占用少,风险扣除低,盈利能力强,是银行分散主营业务风险的重要方式。利差收窄,转变盈利增长模式,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是近阶段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均加大了对银行中间业务的战略转型,中间业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的中间业务水平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仍比较低,差距较大,中间业务发展任重而道远。商业银行应加强创新,推动综合融资、综合筹资和综合服务能力增长,通过战略转型产品、项目的拓展,实现收入增长。
2、调整存贷款期限结构,通过合理的期限错配应对利率的波动。金融机构对于资金的运用存在明显的期限依赖性,商业银行在安排资产业务时,必须要考虑商业银行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等不同期限的负债来源,以保证银行有稳定的资产项目资金余额。随着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金融市场利率的不断调整,以及证券市场的日益兴起,相比于活期存款商业银行所能够吸收的长期定期存款份额不断下降。商业银行长期负债的不断减少,使得偿还负债的周期大大缩短,可以稳定利用的资金不断减少。一方面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缓解付息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通过提升对短期产品的利率优惠,引导客户增加短期存款产品。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贷款期限,使信贷业务收益最大化。当利率上行时,向客户配置短期限信贷产品;当利率下行时,向客户推荐中长期信贷产品。合理配置负债产品期限,实现信贷业务收益最大化。
3、加快产品创新,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为了满足利率市场化下客户的新需求,商业银行应加大在新产品创新和研发应用方面的资源投入,推动银行产品多元化转型。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银行竞争力。针对利率市场化新环境,不断研发固定利率贷款、结构性存款和利率互换等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大力发展例如债券投资业务等资产流动性强、盈利能力高的业务,以提高商业银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同时,可积极发展受利差减少直接影响较小的信托等业务,以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
4、调整客户结构,通过价格区分,优化客户结构。首先,结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契机,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客户质量。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地方品牌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营销。同时,在确保大客户不丢的基础上,提升优质小微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的营销。其次,通过差别化定价策略优化客户结构。将客户细分为重点客户、非重点客户和低端客户,兼顾效益性和战略性实施差别化的定价策略。对于重点客户的存款利率需求,给予较高利率优惠,避免客户和存款流失;对于非重点客户的存款利率需求,要有的放矢,合理定价,提升客户的综合贡献;对低端客户,要提高价格标准,是价格覆盖风险敞口。
5、培养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人才,提升利率管理水平和存款定价能力。利率波动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深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限将进一步扩大,差别定价将日趋重要。基层银行要着力提升差别定价能力。首先,要做好客户细分,根据客户金融资产总量、综合贡献度等因素对客户进行细分,实行差别定价。其次,简化定价流程,规范定价标准。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专业人才,梳理定价流程,使产品可以实现快速定价,做到收益与规模相平衡。
六、结束语
总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国际化,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盈利增长模式,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倪惠贤.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2)
[2]周岩,陈浩伟.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5(17)
[3]吴贤彬,刘博,张四建.中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4(05)
作者简介:
沈琳,女,中级经济师,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
论文作者:沈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商业银行论文; 利率论文; 客户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银行论文; 产品论文; 风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