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
中交一公局东非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埃塞俄比亚中国商会秘书
摘要: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期。“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是很多中国企业选择的一条试验性道路,在原有成熟经营模式中脱胎而出的新兴模式,它面对着地域化、国际化、专业化、领域化等多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复杂考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便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跨国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
一、前言
1、何谓‘标准化’管理
所谓“标准化”,即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叫做标准化。在当下的世界浪潮中,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一日千里,国际政治形势变幻莫测,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日渐凸显。“中国经济早已突破了地域性与领域性的界限,在保增长、防通胀、调结构、促改革的复杂局面中前行。”[1]就现代社会中的企业管理而言,“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一种“软科学”,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规律性地总结和整合,结合企业实际而制定实施一定的标准,进而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有利于打造企业的作业流程规范,帮助公司内部体系高效运营,优化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势在必行。
2、跨国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加快,鼓励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经营。其中,跨国工程承包作为全球化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经济政策的引导下,中国跨国施工企业逐渐参与到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中来并逐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形成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品牌。
二、跨国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必要与优长
管理是具有自身的价值观、信念、工具和语言的文化,同时具有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它是由诸多的项目构成的经营活动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特点。[2]面对在生产、人力、财力、资源、制度等诸方面的因素构成的项目施工,在企业施工作业中,往往很多以“传统经验”优先,而忽略了“科学的管理”,突出了个性,缺乏系统规范,由此导致庞杂、无效的作业流程,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而“标准化”在跨国施工企业的管理中,可以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政策、方针的基础上,规范生产监督,技术研发,设备维护运营,规范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核标准,职业道德准则,行政后勤保障,企业组织构建,产品销售运营,企业全面形象等,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可以为跨国施工企业良性发展疏通脉络,奠定基础。
因此,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被很多的企业视为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加以研发推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良好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已成为一种竞争力,是企业立足发展的基石。
三、跨国施工企业在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特殊性
跨国企业多是以总公司为依托的子公司实体,这便从根本上要求海外跨国企业根植着总公司企业文化的内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跨国企业的发展较本土化企业有较大不同,它着陆于异国文化、政治、经济的土壤,它在标准化推进的过程中,必要地需加入“入乡随俗”的定理,使企业更快速地适应乡土,将企业本身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对于跨国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工程建设涉及的领域广,内容繁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等亦较为广泛。这便要求跨国施工企业要熟悉所在国法律、政策,并及时更新,避免出现“不合法施工”,“不合法雇佣”等问题。
以笔者在埃塞俄比亚工作近七年的经验,由于跨国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该国基础建设技术力量薄弱,人力资源匮乏等因素,跨国施工企业的生产的人员构架较为复杂,多分为母国直接派遣,第三方人员引进,东道国直接招募。埃塞俄比亚属于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虽然大部分法律还不健全,但民法、劳动法、税法等工程实施相关基本法律相对健全,且严格执行,以劳动法为例,共有200多条,详尽的规定了当地雇员的权利,仅有2条是站在雇主的角度来解释雇主的权利。就连任意一次解雇都要写明违反了哪一条法律条款规定,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否则都可能成为“非法解雇”的原因。不熟悉这些法律条款不仅会造成时间和经济损失,更会对投资方的信誉和形象带来损失。
由于国家文化差异、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均衡、参差不齐等因素,易产生诸多在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导致文化冲突,延缓生产。然而一种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速食方式,直接强压、灌输给大众的。所以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以及职能部门依据本国文化及东道国文化综合的考量来制定一系列制度,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更便于东道国及第三方员工适应母国文化,使母国外派员工更能容乃吸收东道国文化,避免植入和折中策略对跨国经营带来的弊端。
四、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对策
1、以科技带动办公现代化信息化管理
建立人员信息库。以便实时掌握企业人员动态。同时,指定专人负责人事工作,及时保持与企业和各项目高效沟通,完成各工作报表及数据的更新,为管理工作和统筹安排奠定基础。
2、推进人员属地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推进人员的属地化,招募当地人才,定期培训。进一步加大高端复合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境内外间、跨单位、跨部门甚至跨行业的人才交流力度。逐步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自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结合人才结构调整。使企业员工成为推进企业标准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3、规范客户关系管理,用心维护客户资源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企业人脉和大客户图,策划人脉关系沟通和发展计划与策略,推进前后方的互动。
4、优化、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提高效率创造条件
深入调研,提高机关绩效考核内容的科学性,区分重点和一般的差异,在分值的设定上有明确的体现。充分利用考评结果,切实把考核结果作为实施干部奖惩、监管和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干部员工争先创优,形成考核出实绩、考核出人才的良好导向。
5、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积极加强对外形象宣传,建立有效的媒体沟通机制,注重防范当地公共关系危机和媒体舆情风险。以生动事例和实际业绩宣传企业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利用调研促进务实工作之风,满怀文化自信,促进海外文化落地。
6、加强法律事务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法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法务工作人员法律事务管理技能,改善法律服务质量。加强三项法律审核,提高审核质量。对重大决策、经济合同、重要制度加强法律审核,对项目法务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分,提炼经验,指导其他项目的法务工作。
7、加入境外商会,增进学习交流,规范自我行为
加入所在国中国商会,寻求合作伙伴,取之优长,充分利用与国际知名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机会,进一步加强人员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同时商会对企业标准化竞争机制起到一定监督和制约的作用,有效地帮助企业实行良性竞争,维持市场秩序。
综上,企业的标准化管理,通过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制定一系列的准则来规范,确保体系内部人员遵守,可以有效地简化拖沓冗长的施工环节,用明确的制度规范作业,确保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安全施工、合理用人,形成高效的组织规模,良好的企业文化,高素质的队伍建设,起到协调和优化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中国经济未来V加U形增加》,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929/02456803850.shtml
[2]《项目的定义和特征》 http://zuoye.baidu.com/question/76813e742f0ae901d73b50a5ade2ad8e.html
论文作者:王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企业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文化论文; 法律论文; 人员论文; 东道国论文; 埃塞俄比亚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