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张家港市香山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37;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44例行冠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4例,无冠心病者50例,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老年性ACS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P<0.05);Gensini积分0-1分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2-20分组、21-40分组、>40分组(P<0.05)。结论:与无冠脉疾病的患者相比,老年AC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范围相关,推测早期干预可预防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尿酸
【中图分类号】R54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74-01
研究发现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老年、胰岛素抵抗以及肥胖,存在相关性,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目前尚缺乏关于老年ACS患者尿酸与冠脉病变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AC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两者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0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年龄大于60岁的ACS患者94例,并行冠脉造影检查。另选择同期行冠脉造影检查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用标准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由两位高年资心脏专科医师用目测法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至少一支管腔狭窄≥50%视为病理性狭窄,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50%则排除冠心病可能。合并脑血管意外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长期使用利尿剂和大量饮酒者。
1.3 研究方法
1.3.1 一般情况: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等。
1.3.2 血液相关指标检测:禁食10h,于次日晨采集空腹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尿酸水平。
1.3.3 冠脉造影及积分 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主要评估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左主干发生病变时,无论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有无病变,均视为2支血管病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不同Gensini积分组临床资料比较来看,与0-1分组比较,aP=4.14705*10^(-8),bP=9.06965*10^(-14),cP=7.13269*10^(-15),均明显小于0.05;与2-20分组比较,abP=0.0935472,acP=0.017442965;与21-40分组比较,bcP=0.370260795。
2.1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 。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在年龄、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在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或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不完全或完全性闭塞,导致心肌供氧及需氧失衡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血中溶解饱和度有限,最大溶解饱和度为416umol/L,超过此浓度即可出现结晶,男性超过420umol/L,女性超过350umol/L就称为高尿酸血症。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肾小管钠重吸收来增加尿酸的重吸收【1-2】。血脂代谢分解产生的酮体又阻碍血尿酸的排泄,间接地使血尿酸水平增高。
血液中尿酸通过肾小球几乎100%被滤过,98%-100%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尿酸重吸收增加可能成为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因素。老年性ACS患者往往合并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脏微循环血管损伤,尿酸排泄减少,继发血尿酸水平升高;其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尿酸合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3]。
本研究以老年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ACS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研究显示【4】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无冠心病者,而且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相关,这点与我们的研究结论一致,但是我们的冠心病人群更细化,主要针对老年ACS患者。
本研究发现老年AC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其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对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应予以充分重视,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及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血尿酸水平,可能有助于防止及延缓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Ward HJ.Ur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Lancet,1998,352:670-671
[2]Alderman MH,Cohen H,Madhavan S,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successfully treated hypertensivy patients [J].Hypertension,1999, 34:144-150.
[3] Torun M,Yardlm S,Simsek B,et al.Serumurice acid levels in caidiovascular diseases[J].J Clin Pharm Ther,1998,23:25-29.
[4]郭倩玉,卢成志,夏大胜等.老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2,40(10):1002-1004.
论文作者:周娟1,蒋廷波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尿酸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冠心病论文; 老年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