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自觉论文,全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2)05-0041-05
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活动和及其成果的历史积淀,它不仅规定国民对社会现象的根本 态度及自身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等活动和方式,而且 作为一种价值观和哲学思维方式,还以其渗透性、扩张性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深刻影 响。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 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文化的整合与冲突。实际上,这仍然是本 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面对全球化浪潮,面对21世纪,如何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之既渊源于中华民族 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呢?
一 全球化不可能消灭文化差异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同质化、文化整合(统合)增强的同时,文化的异质化、文化的 冲突也同步增长。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学习与借鉴。与此同时,由于某 些问题本身已经带有全球共性特征,如能源、环境、暴力恐怖活动等,使得人们开始从 人类整体考虑问题,承认人类文化的某些共同性,于是产生了“全球伦理”、“全球意 识”等新的文化观念。这样,全球化的进程就使各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变得模糊甚 至有所丧失,呈现出文化同质化、文化统合的发展倾向。另一方面,与文化统合、文化 同质化趋势同时发展的还有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异质化。文化冲突和文化的异质化实质 上就是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正如法国思想家雷吉斯·德布莱所说的那样,在消灭地球上 的文化差异这一点上,全球化是完全失败了。
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消除文化差异,这是因为:
第一,旧的国际经济、文化秩序的存在,使得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不平等性, 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的意义上说仍然是西方文化的输出、传播。文化具有不同社会制度意 识形态的差异性,具有不同国别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的差异性。当前全球化的主角是西 方资本主义,主要动力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资本主义以自己的 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来整合世界的又一次努力。这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确立自 己对当今世界的绝对统治地位,因此,它们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对其他民族 和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模式来“规范 ”其他民族和国家。它们凭借自己的先进传媒和经济实力,使自己的文化获得强势地位 ,又通过文化霸权的扩张,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于反对文化 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精神和保存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民族情结和民族意识被强化了。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创造物,是民族生命与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一种民族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在民族的发展中长期存在而且发生作用。虽然民族文化不是 一成不变的,但是,相对于政治、经济的变化而言,民族文化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而且 它的变化也始终存在着继承、连续的一面。处于困难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意识到失去 传统会使自己一无所有,而通过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不仅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国际竞 争力,而且可以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其他危机,这样,就激起了不同国家对 自身文化阵地的坚守和价值观念的强固,加剧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
第二,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它总是同一定民族的传统或特点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过程中,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共同性与民族性、 时代性与地域性的有机统一。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区域的,然后才是世界的、人类的; 世界的、人类的也必须转化为民族的、区域的。一般来说,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 ,往往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就越能走向世界。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其民族性不仅不会丧失,反而会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通中得到强化和锤炼。 学习、引进外来先进文化,也不是要消灭或代替民族文化,而是要扎根于民族的土壤, 使之本土化、民族化,使异域的东西取得民族的形式和风格,打上民族的烙印。每个民 族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必然要对自己文化进行筛选、扬弃,使民族文化发生转 型。通过借鉴、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民族化,通过分析、筛选和扬弃民 族文化,使之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是创造民族新文化的过程,这也是文 化发展的辩证法。通过这两条途径整合成的新文化,当然也就是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 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
第三,每一种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就像 不同的自然资源会形成不同的市场一样,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由于政 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文化都集中在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 家和民族之中。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正所谓“寸有所 长,尺有所短”。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互相交流时,产生的现象 异常复杂,有交流,有汇流,有融合,有分解,有斗争,有抗拒,有接受,有拒绝。千 变万化,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世界民族,无论大小,无论新旧,都会有自己的文化 创造,总会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有所贡献。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承认:任何一个民族不是而 且也不可能是人类文化的唯一的创造者、施与者,而不是接受者。
不同的社会都会发扬它们独特的文化优势,从而强调市场的不同方面。例如,西方注 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这有助于激发他们成年以后成为敢做敢为的企业家;非洲部落 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儒家认为长远规 划比眼前结果更重要,这使得亚洲社会储蓄率较高。[1]因此,合力文化更能使世界经 济充满活力,更能使社会生活充满活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应当很公正地考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 性,从当今世界所存在的多元文化的事实出发,交流互补,融合创新,来构建世界文化 体系;任何国家和民族也只能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对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客观、 科学、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总结,取长补短,去劣存优,融合创新,来建设自己的民族文 化体系。
二 保持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 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 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雷吉斯·德布莱指出:“20世纪是一个重视自己在经济的生 产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的时代。在21世纪,至关重要的将是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文化中、 信奉什么样的宗教、说什么样的语言。”实际上,这里说的就是一种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 。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
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一种文化的 先进性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只是相对于原始社会和 奴隶社会以及同为封建时代的其他国家而言的,它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西方文化的 先进性,只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相对于封建文化而言的,它主要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世 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绝对完美无缺、一成不变的文化体系。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的重建 》中,塞缪尔·亨廷顿把不同于美国文化的伊斯兰、中国、日本和东正教等文化统统视 为异己文化而加以蔑视,宣扬“西方文化优越论”。在我国,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则把 儒家文化当作国粹,提出“复兴儒学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宣扬“东方文化 优越论”。这两种论调都看不到先进文化的相对性,看不到文化的社会历史性和时代局 限性,看不到本民族文化的缺陷和不足,看不到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因而是片面的 ,也是缺乏文化自觉的。
本来世界文明的冲突虽然有增强的趋势,但这并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其主流应该是 也只能是文化的对话、互补的融合。历史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生态社会), 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文化,而新的先进文化的创造又离不开传统。但是,正如先进的民 族文化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一样,新的先进的世界文化不可能是某一种纯而又 纯的民族文化,而只能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互补。这就需要各有所长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挥 自己的独特价值,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异质 文化的交流、碰撞,各种民族文化的单一性、局限性会日益凸现出来,人们必须开拓自 己的文化视野,把先进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世界文化融会贯通起来。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生长的土壤和环境,都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和发展空间。每一 种文化体系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都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某些 方面,民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是,在有些方面,民族文化又是难以比较,没有 先进和落后之分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特点,正是这种 文化的特殊性和特点,正是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使得世界五光十色,绚丽多姿。
文化自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随着历史时代的不断转换,文化必然改变其形态。随着 社会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有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一面, 也有与现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一面。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 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 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也就是说,既要立足于传统,又 要面向现代。立足于传统才能面向现代,面向现代才能挖掘传统。
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传 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是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而且,这一矛盾解决的好坏,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影响深远。解决好了,对立面达 到暂时的统一,文化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才能繁荣。
与文化自觉相联系,“现代化”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这种 意义上的“现代”是指当时的“现代”,“现代化”也可以叫做“时代化”。因此,对 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来说,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哪个历史时代 的现代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进行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中各取所需。不进 行文化交流,就不可能有现代化。
在全球化过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全球化绝不是要 消灭各种民族文化的差异,把多元多彩的民族文化整合成同质文化。强势文化不要借全 球化的强劲东风,一心想着同化其他困难文化,搞文化霸权主义;困难文化也不要过分 强调文化守成,希望一成不变地保存其固有文化,陷入文化部落主义。
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做到知己知彼,尽量消除文化之间的误解和偏见,互相取 长补短。既然文化是多元的,而且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那么,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就要从尊重这一事实出发,处理好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 、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兼容并包,取长补 短,综合创新。
从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趋势,从人类发展的前途来看,世界文化的大汇流、世界文 化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这需要极长的时间,几百年,上千年,甚至千年以上,但 是这种汇流终究是会来到的。
在未来世界文化的创造中,多种文化互补融合,这将是一个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的过程 。费孝通先生把文化自觉的这一艰巨历程精辟地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 与共,天下大同”。[2]
三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纳与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成果, 通过文化整合和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以培养一代又一 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是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地指出:“我国的文化的 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 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3]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又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以发 展民族新文化为己任。他说:“希望大家既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应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同时我们要 拓展眼光,积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代的文化自觉。
所谓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是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世界文化资源与 市场,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和科技,使之为我所用 。换句话说,就是要大搞“时代化”,时代的先进文化是反映时代本质和时代精神,体 现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文化更新,分析、 接受外来文化中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精华部分,如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而且,不 能只安于学习,还要在不断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异质文化转化成 自身发展的营养。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也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文化交流,吸取人类一切优秀的文 明成果,借他山之石来发展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思想文化,不管是东方 的还是西方的,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都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世 界各国人民本来就时时刻刻生活在文化交流中,并且从中既得到物质利益,也得到精神 利益。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历史上,对外文化交流频繁活跃 的时候,往往就国力强盛,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例如在汉唐时期。凡是奉行闭关自守 政策,“惟我独尊”,拒绝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不敢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往往就技术 落后,经济凋敝,国力衰竭,例如晚清时期。
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能全盘吸收,照搬照抄,而是要 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实行“拿来主义”,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有选择地吸收,使之本 土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就是要以本国文化为主,而决不能反客为主或喧宾 夺主。内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搞全盘西化在理论和实 践上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各种腐朽文化和反动思潮的渗透和侵蚀,要有效防止和 坚决抵制。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发扬传统文 化的精华部分,对其扒梳整理,加以时代的改造,使之与时俱进。也就是对传统文化在 扬弃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以推进中国现代化。这就是 中国文化的转型问题。
当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必须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 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必须把握“时代”, 弄清现时代的性质、特点,它的决定性矛盾,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只有对这些 因素作深刻分析,才能正确地制定出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次,必须熟悉和审 视“传统”,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把现代化等同于全盘西化,否定传统 民族文化经过改造、创新所具有的极大的世界意义和现代价值,忽视文化的历史性和民 族性,片面强调其时代性,这是极其有害的;相反,把现代化等同于儒学的复兴,否定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阻抗,忽视文化的时代性,片面强调其民族性和历史性,也是极其 有害的。
总之,不管是对传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要进行优化选择。在优化选择中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在优化选择中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一切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纬线和时代 性的经线相识而成的一匹锦。
以全球视野来观照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 人的价值的关注,其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倡导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世界大 同的宽容精神,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其对人伦关系协 调的重视,其强调“和而不同”、以综合见长的思维方式,等等,对我们消除现代社会 的弊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勇于和 善于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其文化体系的封建道德性质 已经落后于时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容主要有:从重道德轻知识的伦理至上型文化,转 变为求真务实、科学理性精神与道德完善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从重人治轻法治的专制主 义文化,转变为充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的文化;从重国家轻个体的臣民文化,转变 为尊重主体意志、将个体与整体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4]简言之,在文化形 态上,中国文化要学习和吸纳西方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 精神,不断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