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医院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华东医院2号楼6楼康复科
【摘要】本文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住院医师教学过程的可行性及具体要求,提出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形式、手段、环境等方面符合康复医学教学要求,值得各级医疗、教育机构推广使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康复教学;住院医师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合格的康复医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模式是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以E-Learning学习模式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具有突出的优势,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 -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应用可行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发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角色,又要满足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采用院内临床教学与院外网络书本自学教学; 采用各种符合现有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动画、生物反馈、3D全景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关键环节:
1、教学环境:主要是利用医院、科室、病房、示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计划:整体教学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和医院制订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
3、教学人员:主要为一线的临床带教医师或专职的教学秘书进行,由医院医教办、科教处等进行指导与监督。
4、在线教学:利用科室、医院、学校、家庭等的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完成。
二、康复医学规范化教学的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提出了完整的康复医学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除神经科(包括神经内、外科)、骨科、内科、辅助科室等临床专科的系统学习之外,着重培养住院医师掌握康复医学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中应以《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运动疗法学》、《骨科康复学》、《临床康复学》等优秀书籍为参考,结合教师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系统讲解;在后期阶段则进行临床康复的深入培训,进一步打好临床康复的基础,提高对各类常见伤病、疾患和残疾的评定与治疗的能力。
三、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康复医学教学的具体形式
1、教师课堂模块
(1)基本操作技术示范。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要求很强的学科,除了临床一般体格检查外,神经科、骨科的专科检查是重中之重,带教老师要进行操作示范指导,在带教过程中使住院医师能够了解该项诊疗技术的应用指征、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练和提高。
(2)严格要求医疗文书的书写。康复病历是有着专科特点的病历,在临床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发挥住院医生主观能动性,进行提问、纠正和示范,通过典型病例临床教学查房,住院医师要系统全面掌握该类病种的病情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及拟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3)培养临床思维与循证医学方法。
临床思维是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来进行的思维。康复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位,教学讲课、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相结合。以本专科特有的知识内容作为讲课题目,以补充教材与理论课的不足,如烫伤、跌倒的预防,各种理疗的禁忌症。通过教学查房与讲解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住院医师逐步掌握康复临床工作基本规则,如:先评定,再治疗,以及临床功能受限为切入点、团队工作模式、早期康复、医疗安全等的思维方法。
2、教师在线模块
教学计划可以采用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教学大纲来设计,在选择特定教学模式后,教师就需要分析其生理、生化、解剖基础,从必须的知识讲解开始到应用的展开,并用计算机技术录制教学视频、微课、制作教学PPT,同时应开展一定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例如在线的解剖软件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肌肉起止点、肌肉功能。讲课视频及手术录像等资源可由教师自己操作录制,也可以到网络上搜集整理合适的教育资源。教师应注意不断拓展学生的专业面,比如各种专业会议链接、国内外的重要学术期刊网址,相关疾病协作组织等。在线答疑与指导除了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外,也可以通过E-mail、网盘和手机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完成。
3、学生在线模块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典型学习活动可分为自主学习型、人际互动型、问题解决型和协作学习型[2]。实习期及毕业后职业教育都要求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可以直观的接收信息并与实践结合,例如职业评定、ADL评定等内容与患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搜集纪实电影等进行课外教学、答疑等,并积极参与(或关注)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并要求学生以项目管理形式开展项目的实施、总结、汇报工作。
四、总结
康复医学教学应综合考虑教学要求及专业特色,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将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任务中的重点,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混合式教学成为了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优势互补,解放了有限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康复医学教学理念与机制,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堂上扩展到了课堂外,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更加有效地提高了住院医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值得在各级医疗康复、康复教育机构推广使用,并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与规范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2] 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104-112.
[3] 张艳明,胡洁,宋为群.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74—175.
论文作者:沈利岩 郑洁皎 杨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医师论文; 医学论文; 在线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式教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