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0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对一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排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乳腺癌为女性患者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预后不佳等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现阶段临床多应用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治疗,临床应用发现该种治疗方式不仅会破坏患者的形体美,术后化疗还会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机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示临床应重视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2]。我院本次针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40例患者入院后经常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乳腺癌,且均行改良根治术配合术后化疗治疗。采用单双号法将340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两组患者均为女性。研究组170例患者的年龄在39-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1.6)岁。一般组170例患者的年龄在41-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9±1.4)岁。统计学方法处理发现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我院本次研究知情,患者家属均同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一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因担心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问题,较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3]。因此,在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及术后化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对于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一些成功治愈的病例,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多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临床治疗[4]。
1.2.2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院定期组织开展疾病知识讲座,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加,促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乳腺癌,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此外,护理人员将乳腺癌疾病知识制订成健康教育手册,定期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治疗依从性[5]。
1.3对比指标评价标准
①焦虑状况: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该量表的中国常模标准分界值为50分,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评分大于70分表示中度焦虑。②抑郁状况: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状况采用抑郁自评测量表(SDS)进行评价,该量表的中国常模标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评分大于72分表示重度抑郁。③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共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研究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等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t进行差异检验,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x2检验组间差异,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出,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患者(P<0.05),详见表1-1。
3.讨论
相关医学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逐渐年轻化,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现阶段手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术后患者机体的生理变化往往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对患者的术后化疗效果产生影响[6]。
为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本次研究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一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平.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3(10):683-684.
[2]罗英,罗莉,陈红.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药,2010,12(4):2265-2266.
[3]蒋小莉.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30(7):169-171.
[4]吴怀芹,焦艳,隋春波.门诊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卫生产业,2013,18(9):44-45.
[5]吕文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0(12):370.
[6]伍淑文,苏连花,陈培雪.心理护理对11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3(7):5657.
论文作者:冯程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癌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抑郁论文; 量表论文; 焦虑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