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漏损控制却是一个世界难题。本文从管网漏损分类入手,着重阐述管网漏损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
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供水生产成本的日益增长,以及能源的日渐紧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供水行业的重要课题,控制和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已经成为供水企业的迫切任务。《辽宁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辽政发〔2015〕79号)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省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要控制在15%以内。控制管网漏损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供水成本,还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管网漏损的控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供水企业的重视,许多学者对管网漏损的分类、规律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供水管网漏损分类
充分认识管网漏损的分类,才能有助于深入分析漏损水量和有效采取控制措施。
1.1真实漏损
所有的配水管网都存在真实漏损现象,即使是新铺的管道也不例外。真实漏损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⑴输配水干管漏失水量。
⑵水库或蓄水池的漏失和溢流水量。
⑶用户支管至用户水表之间的漏失水量。
前面的两类漏损水量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容易被检测到并得到较快修复,第三类漏失水量的检测较前两类困难得多,因此占了真实漏损水量的大部分。
1.2表观漏水量
表观漏损也称为“商业漏损”,包括用户已使用但未交费的水量。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水已经通过了水表,但由于水表计量不够精确而造成漏损。与漏失和蓄水池溢流不同,表观漏损是看不到的,这导致很多供水企业忽视了表观漏损,只重视真实漏损。
表观漏损具有四个主要构成元素:
⑴用户水表误差。
⑵非法用水量。
⑶抄表错误。
⑷数据处理和账面错误。
准确地分析漏损类型和漏损原因,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漏损。
2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企业管理问题,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管理涉及到公司的各个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和认识管网漏损水量的类型、去向以及漏损的原因,全盘考虑,综合管理,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管理和技术手段,分阶段、分部门地逐步降低和消除不同类型的管网漏损。
2.1供水管网建设优化措施
⑴城区旧管网维护改造管理。管网更新改造是降低漏损的长远性基本措施,必须每年有计划地投入大量管网改造资金。管网改造工作应该统筹考虑,建议编制专项改造规划。在铺设主管网的同时,为了减少分支管道和老用户水表的跑、冒、滴、漏,与用户协商共同出资改造分支管网。对老旧小区采取“一户一表,水表外移”措施。
⑵新建管网质量管理。供水管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材料的比选、施工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还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竣工阶段的管控等核心环节。故而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认真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以副总经理任组长的工程联合验收小组,进行新建管网工程联合验收,确保从源头上入手,降低管道漏耗。主要做法是,选用优质的管材,对进场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明、外观质量等进行查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施工过程中,明确施工人员责任,严格操作规程,规范构筑物的布局、尺寸等,对安装质量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2.2供水管网分区计量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是控制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漏失的有效方法之一。分区计量以准确的管网拓朴结构为基础,通过在主干管安装流量计将供水管网划分为若干个单独的计量单元,利用区域考核表,支管考核表,单元考核表,用户水表等建立起一个分区分级水量分析体系,结合管网调度实时监测系统(SCSDA),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营业抄收系统,管网巡检系统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实时掌握管网水量变化规律与趋势,及时发现管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漏水点,达到提高管网运行安全保障与降低漏损控制的目的。
2.3加强管网巡查和维护
管网巡查和维护是供水管网日常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网巡查和维护工作机制和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供水企业的关键。供水企业应结合自身规模、管网特点,管线的重要性及城市建设的现状等因素,合理制定管线巡检和维护周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置偷盗水,人为故意损坏和埋压供水管道及设施等行为。此外,还需要定期分析管网运行工况,逐年对爆管频率高、漏损严重、管网水质差的管道提出修复和更新改造计划。
2.4管网检漏和抢修
供水管道破裂,爆管和渗漏会造成大量自来水流失,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水,增加供水管网的无收益供水量,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管网的日常检漏和抢修,变被动检漏为主动检漏,尽可能缩短抢修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水损失,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供水,已成为供水行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2.5营业抄收和管理
供水企业营业抄表收费是整个供水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供水行业经济效益的最终体现。营业抄收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各用户的用水情况,分析抄收数据有助于发现用水异常的区域,为管道中漏损区域的定位,水表安装的检测以及偷水现象的发现提供参考。因此,做好营业抄收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整个供水生产销售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6供水计量器具管理
计量管理工作对供水行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以及广大用户的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也是直接影响供水管网漏损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供水企业需要建立严密的供水计量管理体制,实施精确的供水计量,这是深化供水企业体制改革,提高供水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
2.7管网压力控制
当管网压力过高时,将会明显增大管网漏损的流量,即使积极采取主动检漏、修补漏点的措施,也可能会不断出现新的漏点,造成“补老漏出新漏”的恶性循环。在确保供水管网满足用户压力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压力控制管理方法,尽可能降低管网供水的富余压力,可显著降低管网漏损流量。供水管网压力控制和管理并不只是对管网中的高压区域进行减压管理,同时还包括对管网中的低压区域进行调节。
2.8管网信息化管理和漏损控制
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是实现供水管网科学高效管理与优化运行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运行实时检测通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供水管网日常生产运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优化运行管理。管网漏损控制基于管网实时检测系统的信息采集与管理,有效支持管网系统的实时优化调度、压力管理、管网系统检修与维护,为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提供了有效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3结语
总之,在城市供水中,由于供水区域的环境、供水管材的选取、管道压力等的不同以及不同用户的需水量和用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给漏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结合已有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及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中多措并举,制定合理的漏损控制方法,不断提高漏损管理的效率,保证管网的科学合理运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肖建瓴.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2:63-64.
[2]张建华.探析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防控措施[J].上海建设科技,2014,05:55-57.
论文作者:孙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管网论文; 水量论文; 水表论文; 漏失论文; 措施论文; 企业论文; 表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